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浙江日报 2018-03-07 10:05:00

  早春三月,春意盎然;浙南热土,祈盼切切;瓯江南北,生机勃发。

  过去的一年,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突出以环金湖核心区建设为载体,主攻产业、强攻工业,加快产业集聚、推动高端发展、产城融合,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5亿元,增长9.1%,工业总产值581亿元,增长11.5%。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凝神聚力,攻坚克难,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加快滨海产业新城开发建设步伐;过去的一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勇当深化改革排头兵,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集聚区“一区七园”地区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高,城市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产业形态更加成熟,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集聚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浙江省先进开发区”、中国开发区30年30强“产业创新奖”、浙江省特色品牌园区和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单位、浙江产城融合示范新城,并入选第一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和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成为温州东部新增长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全区各方面的提升源自全体“浙南人”上下齐心的扎实工作,正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通道”,才有了集聚区沉甸甸的成绩单。

  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这一年,集聚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向改革要活力,向转型要质量,向创新要动力,聚焦招商引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瓯飞区域开发利用,高标准高质量加速度推进核心区开发建设,把集聚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产业发展平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产城融合:一座城市的理想生活

  城之发展在于谋。

  2015年,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第15个获批的省级产业集聚区,以昂首姿态立足于东海之滨,短短几年间,随着产业、生态、人文演绎着新的城市变奏曲,一座“温州城市东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城”强势崛起。

  几年前,与成熟的老城区相比,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曾是困扰浙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显著短板,直接影响到辖区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如今,集聚区通过打造“家门口好学校”和“20分钟医疗圈”,使这两个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占地近千亩的滨海职教中心在2017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区内制造业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给成长中的现代产业工人,打造从学校直接抵达企业的就业“快车道”。

  针对浙南产业集聚区区级公立综合医院缺失的现状,由温州滨海新城投资集团和温州海坦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温州滨城医院已经动工,总体投资额3.5亿元,设置床位234张。此外,滨海新城计划在3年内确保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每3万至10万服务人有一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培育建成15个左右的标准化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力争实现“20分钟医疗圈”。

  作为温州未来发展的重心,瓯飞工程快速推进。目前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3亿元,6.64万亩的瓯飞一期北片提前一年实现全线龙口合龙,完成3621亩造地纳入国土收储,用于平衡占补平衡指标,谋划建设1万亩海洋生态湿地公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3.445万亩的瓯飞起步区主体工程实现整体完工验收,围区各类用海审批有续推进,部分区域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为发展储备充足的空间。

  每一天,这里的人们收获着来自“生产、生活、生态”的三重幸福体验,并用高涨的建设热情,热切回应着时代对这座城市的期许,奔腾不息的东海终将见证并铭记这一段新的温州发展史。

  “人们期待的一座城市的理想生活应该是空港物流交通发达、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高端人才与优质资本交汇集聚的现代化宜居宜业生态新城区,而在集聚区,这样的生活日益向我们靠近。”说到此,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唐爱敏神情坚定,目光灼灼。

  招商引资: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产业升级

  眼下,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因此,集聚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工程”,围绕先进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关联产业、配套产业,通过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做强主导产业的集聚、初步形成“引进一个、发展一群、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2017年,集聚区成功引进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其中,浙江中电汽车有限公司年产3万辆纯电动物流专用车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同时,在外温州上市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纳税大户等温商重大回归项目上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成功推进合泰汽车智能电子转向系统项目、智能电器开关等一批实力温商项目落地,又促成北京多弗控股集团总部迁移至集聚区,该项目注册资金200亿元,到位资金100亿元,成为全市到位资金中单笔最大额。2017年,集聚区招商引资增速位列全市第一,走在全省同类产业前列。

  “我是温州人,在家门口办企业,不仅是为了光宗耀祖,更是为家乡作贡献。”中电汽车副总经理张恩贵自豪地说。

  如果说中电汽车掌门人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对家乡有着深切眷恋和殷切期盼,那么,不远万里而来的外资企业则更能说明一切。

  2016年,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百威啤酒落户集聚区,作为开发区历史上引进的最大单体投资制造业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百威啤酒项目刷新了温州市外资新纪录。

  “百威啤酒的入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吸引了更多国际、国内一流的食品饮料企业入驻,对集聚区今后引进重大项目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集聚区相关领导表示,这也意味着对集聚区投资环境不断得到认可。

  “开发区为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专人陪同,每个办事环节都畅通无阻,大大推进了我们的工作进程。”回想起入驻历程,百威英博温州项目处相关负责人郑联平感慨道,在历时一年的谈判周期中,开发区为百威开了30多轮洽谈协调会议,将“店小二”式服务不断细化、深化。

  深化改革:持续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巢好引凤栖,花香蝶自来。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中央、省、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要求下,浙南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推进上市等重点工作,注重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切实用更简化的审批、更有效的监管、更优质的服务,打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高地”,助推浙南产业集聚区的经济腾飞。

  重点改革步伐稳步深入。全区成为深化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后,成立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076项,国地税联合办税窗口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窗受理、深度融合;推广浙江国税电子税务局,设立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区,多端融合力促“零跑腿”;市场监管窗口推出智慧服务、智能引导、自助办理“三智一体”的“企业之家”服务站,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全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降低企业成本。2017年以来,已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医疗保险费、水利基金等各项税费1832.39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10357.73万元(增值税6163.74万元,企业所得税4193.99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5392.57万元,74户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15795.75万元;出口企业退税67592.97万元。

  “浙江中电汽车去年4月底才签约落地,11月初就是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这是招商服务中心完善的服务职能和行政审批局‘最多跑一次’改革所共同体现的成果,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才能早出效益啊!”开发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宣传开发区招商项目、加强对外招商联络工作等招商活动,同时对入园企业在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等环节加强服务和督查,集聚区去年下半年特别成立了招商服务中心。自今年5月正式运行后,该中心即为多家入驻企业提供各类审批代办和协调等“管家式”服务,包括项目落地后的备案、环评审批、初步设计方案审批等一系列审批流程。

  招商项目落地后,最繁琐的过程自然是各类审批手续。如今在开发区,一家企业从取得土地到开工建设,审批用时不超过50天。作为全市首个行政审批局,施工许可并联审批、容缺办理、承诺备案制等改革举措屡屡创新,大大压缩了各类审批环节。如浙江瑞昭科技有限公司实行承诺备案制,审批用时仅14个工作日,既为企业早开工早投产赢得时间,也为招商服务中心“管家式”服务的承诺做出背书。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集聚区一直争当“改革模范生”,力争实现改革红利最大化,让企业受惠获利。

  智能制造: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两化融合”是主线,也是必由之路。

  在人本集团数字化车间里,12条已经建好并投产的生产线一字排列,每条生产线总长126米,共有磨加工、组装、检测、清洗等50余台设备连成一线,纵贯首尾。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自主研发的“IEM系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系统登录查看生产运行状态和调取相关运行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生产现场相关信息,及时处理和调整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有效防控,避免问题的扩大。

  不止于此。因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一套轴承用时不到3.5秒。在过去半自动化时一个班至少需要135人,现在只需要73人,几乎减少一半,但一个班能够生产3万只产品,相同时间段之内效率提升了50%。

  为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步伐,全面响应实现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温州东部经济发展主平台、主阵地,开发区积极引领和推动区内制造业智能转型。这些年来,通过培育示范群体与载体,加快企业成长性培育,使一部分优秀企业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大大提升了全区产业科技整体水平。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未来,集聚区将认真贯彻“中国制造2025”,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工业投资占比40%以上,完成重点项目备案30个以上。推进“两化”融合登高计划,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0家,建成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互联网及大数据运用,加快实施“企业上云计划”,新增“上云”企业500家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扬帆竞逐正当时。浙南产业集聚区正源源不断地焕发着强劲的生命力。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集聚区砥砺前行,足音铿锵,而它奔向未来的态势正好,前景正明。(记者:南苏吴正辉)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