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313个好人故事 电视栏目《温州好人》迎来开播6周年纪念日

温州网 2018-04-04 10:07:00
6年,她挖掘了一大批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以313期真诚温暖的好人故事,映现了一座城市的道德丰碑。
《温州好人》栏目组在红日亭采访拍摄。 赵用 摄

  温州网讯 3月31日,是一档本土周播电视栏目《温州好人》的6周岁生日。6年,她挖掘了一大批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以313期真诚温暖的好人故事,映现了一座城市的道德丰碑。

  该栏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市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创办,于去年底斩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优栏目。该奖项代表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方向和最高成就。

  “我们不是教育家,也不是慈善家,我们只是媒体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专业来奉献社会,通过善的传播和引导带来正气与和谐。”

  城市发展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市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陈振洲希望,温州好人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找到贴切的标杆,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善举,像接力赛一样续上自己的力量。

  “温州好人越来越多,有种拍不完的感觉”

  “哪有那么多好人啊,这节目撑不了多久……”

  《温州好人》创办之初,编导周军、周骏总会听到质疑声,就连他们自己也心里没底。然而现在,顾虑早已被打消,“温州好人越来越多,有种拍不完的感觉。”

  6年前,一则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的消息“温州永强机场员工王宁拾金不昧”,激荡起善的涟漪。时任温州市委书记专门批示: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千千万万个王宁。从此,《温州好人》这档思想道德类专栏节目诞生了。

  这档在温州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原在瓯江先锋频道)周日晚7时15分播出、每期十分钟的黄金时段节目,以不插广告、不求高收益的姿态走过了6年,她的定位清晰且远大——做好道德模范人物的报道,让“好人温州”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

  于是,替儿还债的“诚信老爹”吴乃宜、重回火海救人的“傻父亲”周震寰、勇救落水儿童溺水身亡的“最美教师”胡小丽……313个温州好人构筑起文明道德的精神图谱。他们中,有3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6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浙江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6人获“浙江好人”称号。对此,中央文明办赞许:“四个直辖市比不上温州一个市。”

  “找好人,我们有一把严格的标尺。”

  除了市文明办推荐的,栏目组对来自网络、报刊和观众等各方面的线索都会层层把关,“能入镜的必须是真榜样,是经得起考验的真人真事。”

  “曾经有一支为残障人士保驾护航的‘公益出租车’,成为我们心仪的选题,可越接触越觉有猫腻,后经多方探查验明真身,原来所谓的公益是为了作秀,即使很多媒体争相报道,我们也不会滥竽充数。”

  6年的追寻好人之旅,让栏目组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事,也让他们对继续办好节目有了更为强劲的动力与信心。“我们要打造一个‘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的载体,让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

  《温州好人》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激发出民间孕育的莫大道德力量——

  保安陈明德,急急忙忙坐上一趟通往湖州市长兴县的列车,因为他的银行卡里突然多了一笔50万元的巨款,他要马上归还,“这是我应该做的,该还就要还!”;

  编外警察林秉义,11年来早出晚归,抓获小偷500多人,病逝时留下一句话:“贼是抓一个少一个,总有一天,治安会越来越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医生们,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用爱心和医术,让数万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扎扎实实做片子,是对自己和好人的交代”

  郁郁葱葱的毛竹林旁,一座两间石木结构的老房静静伫立。屋里,75岁、身材单薄的蔡金当将饭菜微微吹温,送入中风的老岳母嘴里,镜头转至一块洗得发白的餐布,一排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小家具,还有蔡金当那双土黄色干瘪的手……

  这是《温州好人——21年如一日,他待岳母如亲娘》里的一幕,没有过多解说词,朴素的镜头,就已让人感动不已。

  “不要正襟危坐说教,哭哭啼啼煽情,也不用剧本式的编排,能打动观众的不是太过宏大、震撼的场面,而是他们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看似平凡却不凡的细节。”

  编导们盯着显示屏,手指娴熟地在键盘里快速切换,他们正在剪辑最新一期的《温州好人》。屏幕里,是一段段冗长、无序的拍摄素材。“我们会在人物身边待上一两天,周遭的环境,一整天的生活,还有目击者等等,都是拍摄内容。”

  从选题、采访、拍摄到最后剪辑、修改、成片,栏目的制作周期大约是五天。

  但是,栏目组承接的可不只有这一档节目,作为“顶配”团队,电视剧、微电影、宣传片、纪录片都是他们的“菜品”。因此,见缝插针,不是奔波在路上,就是加班在夜里。

  这个栏目组人数不多,编导、撰稿、剧务、片审,加起来也就四五人。

  他们时常披星戴月,为了拍摄清晨打扫山路的乡间老人,四点就出发;

  他们时常翻山越岭,背着重重的器械,走在坑坑洼洼的地上……

  为了节省制作经费,当天能拍完的就不过夜,遇到春节,住宿费用翻倍,就在村民家里打地铺……

  他们的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画面、声音,不放过一点瑕疵,临近播出前一天,即使还有一个不满意的镜头,也要重新补拍、制作……

  “这些都不是难事,难的是找到肯拍的好人。”

  原来,许多好人都喜欢默默无闻,不愿意被宣传,还有一些觉得“风头霉头两隔壁”,低调点好。为此,需要反复沟通,磨破嘴皮。

  正是因为这样的热情、这样的精品意识,《温州好人》喜报频传——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等同时斩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优栏目,是全国唯一获奖的市级电视台栏目;同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黄河电视台结盟选送百期节目对外宣传,入选全国城市台十大品牌栏目;由此改编的纪录片《温州好人——伊凡·戴维斯》、微电影《天大的官》获第17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两项一等奖,微电影《袋子村长》斩获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作品一等奖等等。

  多项大奖在身,栏目组更觉身上的担子重了,“扎扎实实做片子,是对自己和好人的交代。”

  “不能‘播后不管’,要多为好人做好事”

  “助人又自助,这任务过于繁重。” 《温州好人》栏目制片人黄碧红认为,这是当下不少好人的困境。

  2013年台风“潭美”来袭时,为救人累倒的平阳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徐志坚突发脑溢血,却未被认定为工伤。医院虽免去了部分治疗费用,但对于40岁未婚、只能由老父老母照顾的他,还是远远不够。

  “拍摄时,老人泪流满面,我们也特别难过。”

  “不能让好人心寒啊!”栏目组立即向市文明办汇报,很快就引起了省市领导的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在市政府和各界的帮助下,工伤鉴定终于通过,垫付的几十万元医疗费和工伤待遇得以圆满解决。

  黄碧红意识到,他们不能“播后不管”,要多为好人做好事。

  2015年底,《温州好人》栏目组发起“暖心公益行”,集结红日亭、慈慧义工、七都双源义工等多个爱心团队,他们带着日用品,慰问金,奔向好人之家……

  那一天,和暖的阳光铺满徐志坚的家里,大家围着他,为他加油鼓劲。两位古稀双亲说:“现在能走点路了,但生活还不能自理,我们每天都寸步不离,像照顾宝宝一样。”

  黄碧红握住老人的手,“阿姨,我们找了一位中医,他的按摩可好了!”

  栏目组发现桌子上的数字卡,这些卡片是徐志坚每天的功课,从1认到10。

  “你相信能好起来吗?你爱爸爸妈妈吗?”黄碧红拍拍他的肩膀,一字字地教了好几遍,忽然,徐志坚说了:“我一定能康复,我爱爸爸妈妈!”

  这是双亲在他患病后第一次听到的完整句子,在场众人,包括徐志坚自己都热泪盈眶。

  “这是爱的奇迹,爱的力量!”栏目组将这些温馨画面一一记录,播出后感动了无数人。

  那个冬天,他们还号召多个公益团队,赶赴瑞安、泰顺、苍南等地,他们给蔡金当的屋前贴上火红的春联,来自温州眼视光医院“明眸工程”的医生还为他做了白内障视力检查,送上了免费治疗的手续清单;他们把保暖大衣、大米、洗衣机等等生活用品,送进了好人王梅建立的“仁爱之家”,陪那里的孤寡老人们聊天,给他们剪头发……

  村民见状,纷纷竖起大拇指,“看了你们的节目,村里好多年轻人有孝心多了,会帮家里人做事了,变化很大……”

  一次次走访让栏目组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借助媒体的资源优势,为道德模范残疾人张青青牵线搭桥,帮助她再度创业;联合各地多个部门举办“温州好人走基层”活动60余场,走进军营、社区、校园,让好人、善行更加深入人心……

  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吕朝晖说:“这个栏目成功诠释了温州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希望接下来能通过拓宽网络传播渠道,制作微视频,建立‘温州好人’公益团队等等,让更多好人走进市民心中,走向全国各地,让栏目成为城市品牌,让‘大爱温州’传得更广,让‘温州人善行天下’行得更远!”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王民悦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