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书”APP软件悄然走红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温州网 2018-04-21 09:14:47
欢迎者觉得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反对者则认为这样的阅读太功利,影响了真正的阅读体验,对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并无帮助。
▲一款“浓缩书”APP截图

  温州网讯 如今,不仅咖啡能浓缩,连书籍也可以。多款关于“浓缩书”的APP软件悄然走红——通过书摘、内容简介等方式,一部数十万字的书籍可以浓缩在几页之中。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人士。对于“浓缩书”,有人欢迎,也有人反对。欢迎者觉得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反对者则认为这样的阅读太功利,影响了真正的阅读体验,对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并无帮助。

  记者体验:

  一本经济类书籍被浓缩后,10分钟可读完

  记者上网找到一款资讯阅读App。据其APP介绍,它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浓缩知识文库,致力于浓缩优质书籍,帮你开脑洞、省时间等。

  在这款APP中,记者通过邮箱注册,便可以获得一定时间的免费阅读体验。在随后的浏览中,一本本厚厚的书会被浓缩成“导读”、“要点速记”、“get新技能”等板块,APP会替你概括好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记者看到,这款APP首页有《消失的美国企业》一书,就被浓缩成了这些内容。导读上写着“充斥着外包、企业狙击手、互联网和‘平台资本主义’的当下,美国的大型上市企业正在消亡,而伴随其消亡走向毁灭的是中产阶级的工作和职业发展”;“Get新技能”中,点出“了解美国的大型企业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所经历的兴衰史”等书中最主要的三方面内容;“要点速记”里,围绕“20世纪美国企业的兴起”、“企业关注点的转变”、“二战后大型企业面临的后续压力”、“美国的去企业化“等板块展开。

  记者花了约10分钟时间,就将以上内容浏览了一遍。在这款APP中,暂未发现文学名著,首页推荐的基本是时间管理、历史、健康、幸福感等方面的书籍。

  观点争鸣:

  支持者说省时,反对者说破坏阅读体验还会误导人

  在昨天的采访中,赞同“浓缩书”的人士中持“省时”的观点最多。市民李先生说,这样的阅读方式节省了不少时间,满足了对阅读效率的追求。

  “就好像有人给你做了读书笔记,把最重要的部分摘出来,让人很快能知道整本书的内容。”李先生说,“能精读一本书当然是好的,但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完整读完一本书不太现实。与其不读书,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几本浓缩书。有读总比没读好。”

  市区一所学校的老师说,她最近也注意到一些“浓缩书”的APP,如果看了浓缩书,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可以再把原作找出来看,这也是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筛选好书的一种方法,“书太多了,利用浓缩书去找好书,是不错的方法。”

  从事媒体行业多年的林先生认为,很多人并非学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每年选几本深读即可,其他的书浅尝辄止也是一种选择。

  反对的人士中,主要列举了浓缩书的两大弊端。一大弊端是“浓缩书”伤害了阅读体验,对于提升阅读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并无帮助。

  市民张先生是市图书馆的常客,长年坚持精读书籍。他认为,阅读不能太功利,要享受阅读过程,注重阅读体验,体会阅读的乐趣。“看‘浓缩书’,就好比你蔬菜水果都不要吃了,就吃维生素片。”张先生说,阅读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阅读中想象,在阅读中思考,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

  另一大弊端是“浓缩书”在浓缩的过程中容易出错。市民刘女士说,她要求读初中的儿子每个月读一本书,然后说出读后感。“前一段时间,我发现他说的读后感都是通过搜索‘浓缩书’看来的,不少东西不准确。”刘女士说,“‘浓缩书’对全书的理解是否到位、对精髓的把握是否准确,或和作者原来的意图是否相符,这些都得打上问号。”

  专家说法:

  对于文学作品,“浓缩书”不能代替深度阅读

  市图书馆馆长胡海荣说,对于“浓缩书”,不能一概而论。“浓缩书”适合于快速获取知识的人群,对于需要系统学习、需要提升阅读能力的人群而言,浓缩了不一定全面。

  胡海荣认为,学生还是需要精读书籍,尽量避免“浓缩书”。“浓缩书”只给读者一个结果,没有一个过程,如果能在“只知然”的基础上,更“知其所以然”,阅读的价值才算真正实现,而这不是单靠“浓缩书”能达到的。

  温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徐旭东认为,在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浓缩书”是有其现实需求与价值的,但如何使用、什么样的人群使用、以什么动机使用是关键。

  徐旭东称,如果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需要看一些观点类和工具类的书籍时,“‘浓缩书’能起到简化步骤、提炼精髓的作用。“我也经常看浓缩书,宏观把握书的结构和大致内容,今后就能为我所用。对于没有一定知识积累的人来说,精读是有必要的。文字的优美、文章的逻辑,这些都是需要精读去体会的。”

  徐旭东说,如果只是了解一些基本情况,浓缩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自身专业领域的书籍,精读是必须的。因为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

  徐旭东表示,对于文学作品,“浓缩书”不能代替深度阅读,不能准确传达书中的内容。文学作品里,一些情节、一些细节恰恰是作品的精华。如果是一些工具类书籍,需要快速掌握要点,不妨使用“浓缩书”。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夏忠信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