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明代温籍书家的踪迹

温州网 2018-05-16 09:37:08
任道逊(1422-1503),字克诚,号坦然居士,又号八一道人,温州瑞安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常寺少卿。
这么多年在野外拓片,陈佐已经成为个中高手。 刘伟 摄

  温州网讯 《任道逊书法集》近日面世。这是继2014年出版《姜立纲书法集》之后,西泠印社出版社推出的第二部温籍明代书法家作品集。两部作品均由我市青年书法家陈佐编著。

  任道逊(1422-1503),字克诚,号坦然居士,又号八一道人,温州瑞安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常寺少卿。任道逊少年早慧,12岁时因“神童”之名被举荐到朝廷。为官五十多年,以书法造诣和清廉名于当朝和后世。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先祖,温州瓯海区丽岙(旧属瑞安)的任氏族人自发集资建成任道逊纪念馆。于4月2日开馆,同日举行了《任道逊书法集》首发仪式。

  迁墓出书建馆,因为“八世公”是个了不起的人

  任道逊纪念馆位于瓯海丽岙任宅村的任氏宗祠内。这座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三层仿古楼阁式建筑,外观颇有气势,斗拱挑檐,雕梁画栋,在阳光下泛着华丽丽的光。

  任氏族人任克波介绍说,任宅村现有三百多户人家,绝大多数为任姓,都是任道逊的后人,尊任道逊为“八世公”。任道逊纪念馆原计划另外择址建设,因为征地等原因,目前暂时落户在宗祠三楼。

  丽岙是有名的侨乡。任宅村的年轻人也大多漂洋过海,游走在世界各地,剩下来的多是老年人,守在这片土地上,守住他们的根。任道逊纪念馆分为五个板块,依次为:总介,任道逊的书法、绘画、诗词、养生思想,均以展板的形式呈现。坐在纪念馆里,任氏家族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述说着他们对先人的理解和认识。在他们看来,这位“八世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任道逊出身翰墨世家,幼承家学,七岁能赋诗,能书写径尺大字,书法极有法度。他12岁时,明宣宗听闻他的“神童”之名,宣他上殿面试,试毕赞叹不已。任道逊由此成为最年轻的国子监生,开始以书艺供奉朝廷。他历官六朝,五十多年,洁身自好,恭谦谨慎,深得朝野器重。66岁告老回乡,耕读田园,吟咏书画,一直活到82岁高龄。

  任道逊不仅是明代书法史上的一位大家,还多才多艺,在诗词、绘画上也有极深造诣。他擅画梅花,和同样擅画梅花的夫人“时作合景长卷”,成为一时佳话。可惜他的梅花图未曾流传下来,现有三幅《集云山樵诗画图》藏于温州博物馆,笔法苍古清致,意境高远脱俗。而他的高寿,则与他身体力行的“八一养生法”大有关系,他自号“八一道人”,在《八一自娱说》里直言:养生要“看一会书、弹一曲琴、饮一杯酒、写一枝梅、着一局棋、静坐一时、熟睡一觉”。

  一位叫任友妹的老人说,他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清明,族人都会成群结队地前往瑞安进星村礁石山上,为“八世公”扫墓。后来因见墓地破坏严重,族人合力在2003年将墓地迁移到了任宅村金宝山上。

  2011年,他们集资700多万元建成了这座宗祠。后来,大家又商议要为“八世公”出书,2015年上半年,他们辗转打听到龙湾有一位陈佐对明代温州书法家很有研究,出了一部《姜立纲书法集》,任克波便带着一群族人兴冲冲地找到了陈佐。

  为了编著《姜立纲书法集》,陈佐曾费时长达13年之久。而在这漫长的寻找“姜立纲”的道路上,他已经发现了一个绕不开的人——任道逊,他比姜立纲年长十多岁,是同乡,也是师长。“凡书中提到姜立纲,必提及任道逊”,因此,陈佐只要看到有任道逊的作品,也会先收起来,打算以后有时间再出版一本任道逊作品集。如今,任氏族人找上门来,双方多次商谈后,陈佐爽快地接下了这个活。

  每件作品都来之不易,所幸心之所向心有灵犀

  “这里的每件作品,都来之不易!看着看着,就会想起很多事来!”陈佐俯下身,手指摩挲着滑过书里的一页页纸、一行行字。黑底布面的《任道逊书法集》,大八开,两百多页,捧在手里沉甸甸的。

  陈佐是龙湾瑶溪人,现任龙湾区文广新局副局长。他从小喜欢写字,也由此对被誉为“一代书宗”的同乡先贤、明代书法家姜立纲的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2年开始寻访姜立纲墨迹,终于2014年完成《姜立纲书法集》。

  接下任务,陈佐一边着手整理手头已有的任道逊史料和碑刻拓片,一边重点搜集新的资料,三年光阴一晃而过。

  如今,翻阅着这本厚厚的大书,陈佐感慨地讲述起书中收入的《佳城总题》诗碑拓片的来历——这13块碑,是2016年在平阳某地房地产开发时,墓主后人迁移坟墓后遗留在田间的。那天,得到一位朋友的报信:有古董商已经将这些诗碑运到苍南,打算出售。陈佐闻听当晚赶去,发现其中两块碑上有任道逊的落款。

  “据考证,墓主鲍辉,是明代名臣,死于土木堡之战。当时的名士文人为他写了很多悼念的诗文,集中刻于这13块碑上,每碑两首,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其中11块碑虽然没有落款,但从笔法来看,也应为任道逊所书。”由于担心这些碑会很快脱手,陈佐与古董商一番讨价还价,以极高的价格对两块有任道逊落款的诗碑作了拓片。

  第二天,他又得知这些诗碑已被运到市区,即将被运走。考虑再三,他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最终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将它们征收下来。而他得到的“奖赏”是:可以免费拓片。“连着拓了好几天!真激动”而让他尤其开心的是,这些珍贵的文物得以留在了温州。

  让他心存感激的是:“很多朋友知道我有这个爱好,会不时给我提供线索。”而一旦得到有价值的报料,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去,“习惯了,不及时赶去就觉得难受。”为此,他的车上常备着拓片工具:纸、墨、刷子,以及野外用的驱蚊药、风油精、人丹等用品。

  虽有线索,很多时候寻找也颇不易。像书中的《镜堂讲师寿碣碑》,实物藏于瑞安仙降的悟空寺。“我是在宗谱里发现线索的,当找到这个寺院,问了很多人都直摇头说不知道。”陈佐说,“我就自己慢慢找,忽然就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看见了它,四周杂草丛生,石碑也风化严重。我把它收拾干净,开始拓片。晚上,住持回来,很奇怪我是‘怎么找到的’,还告诉我这块碑以前被村民拉去磨豆腐,破坏很大,后来庙里征集过来,一直放在这里少有人知。”

  隔了五百年的时空,寻找真迹何其艰难!所幸心之所向,心有灵犀,陈佐说,他自己也很奇怪,经常会突然来了一种感觉:那里应该有任道逊的碑刻,然后就真的找到了!像那天到瑞安开会路过玉海楼,他忽然觉得这里应该有,就询问管理员,回答是没有。他径自走进碑廊,结果真的在入口的左边发现了任氏的作品《孙宏澄墓志铭》,虽然风化得厉害,还是可以辨认。这让管理员大为讶异。

  而野外拓片的难度,一般人并不知晓。书中收入的《明王[~公式~]墓志铭》,墓碑位于龙湾瑶溪街道龙岗山上。为了这篇任道逊小楷的代表作,陈佐和助手爬了五次山,前面四次不是拓到一半下雨,就是风太大不能拓,或是拓好了又觉得不理想,最后他改用贵重的朱砂拓片,才满意而归。

  姜立纲任道逊之外,明代温籍书家群值得研究

  《任道逊书法集》共收入任道逊作品33件,多为任氏晚年书作,以墓志铭、碑刻等居多,有4件在千字以上。不止是寻找、拓片,它们的碑文录出、校对、断句等后期工作,也让陈佐觉得十分费力。但他无怨无悔地做着这件事,感觉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将他和任道逊连在了一起:“他(任道逊)生前怎会想到,五百年后还有人为他出了这么一本书。一个人能有这么多东西留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么些年来,“寻找”已经成了陈佐生命中的一个关键词。由“寻找”姜立纲开始,他找到了任道逊,还找到了一个人数甚多的明代的温籍书家群体。在这个书家群体里,既有我们所熟知的明朝内阁首辅黄淮(1367-1449)、世称“张阁老”的张璁(1475-1539),和姜立纲、任道逊,还有:

  胡宗蕴(1372-1461),原名景珙,字豫章,号好古道人、爱梅道人。永嘉人。永乐初,以黄淮荐,由布政司吏征为中书舍人;

  黄养正,名蒙,号志彀。瑞安人。永乐中授中书舍人。朝廷碑刻、宫殿、坊匾,多其所书;

  黄采(1407-1459),字以载,又字伯华,号大罗山人。黄淮子。以能书入翰林,授中书舍人。官至太常寺少卿,书内阁机密文字。善诗文,精书法,亦能绘画;

  黄璨(1439-1501),字蕴和,号迂庵。永嘉人,黄淮孙,黄采子。从平阳吕大正习义经,以才器不凡举为礼部秀才。后为中书舍人、大理寺左寺副;

  柳楷,字文范,号万竹山人,瑞安人。四岁学书,七岁邑大夫以能书荐举,肄业翰林,由神童官至中书舍人。与廷宪同直内阁。诗文、书画,皆佳妙。山水苍秀有致;

  蔡鼎,瑞安人。少师吴子美。曾与任道逊、吴祚结清乐会,唱和吟咏。官大理寺副;

  以及王文焕(1373-1455)、金云鸿(1478-1542)、张承明(1514-1592)、周令、吴昂、张环、赵性鲁、张逊志、赵士桢等等。

  其中,黄淮、黄采、黄璨是祖孙三代,张璁、张逊志是父子。

  陈佐掏出随身带着的笔记本,本子右边是一张张写着这些书家名字的小纸片,这些年,只要找到与这些人有关的资料,他就及时记录在册,以备后用。

  说到这个书家群的形成,陈佐认为,这是因为明朝对书法极为重视,明初朝廷向全国招募善书的神童,还组成了以黄淮为首的二十八人的书法导师队伍,培养书法人才,对民间形成一种激励和导向。再加上温州人的乡土观念和抱团心理,使得温籍书家群体在明代早中期大放异彩。

  陈佐说,明代温籍书家群体的发现,对于温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将是一个极大的丰富和扩充。在这条漫长的“寻找”之路上,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大量的物力财力,有时候也难免孤独和彷徨,但是,作为一位后学,他坚信,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挖掘这些前辈、乡贤的珍贵资料,非常有价值,也很有意义。他会继续不断地走下去。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潘虹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