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恩的古堡守卫战

温州网 2018-06-06 10:10:10
时至今日,老人对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建筑都如数家珍,他会对年少者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述说着往事与传奇。正如他一次次强调的,“这是我的责任!”

4艘漂亮的花船在龙湾区永昌堡内河投入使用,游客们坐着花船穿梭在水清柳绿之中,领略与众不同的古堡水巷景致。 本报资料图 杨冰杰 王炎明 摄

  温州网讯 河道环绕,杨柳依依,在龙湾永昌堡的一座明代石桥上,一群身着青衫布裙的女大学生,在镜头前留下了纪念青春的倩影。而她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座距今450多年的“江南第一堡”内,曾发生过一段热血励志的护堡故事。

  30多年前,瓯海县白水乡(现为永昌堡所在地龙湾区永中街道)的乡民自发成立了“永昌堡文物保护管理小组”,他们集资百万,群策群力,修葺古堡长达十年之久。现年87岁的王国恩老先生是这一保卫战唯一在世的发起人,从文保小组成员、义务文物管理员、讲解员到永昌堡民俗文化研究会顾问……他的“后半生”与古堡紧密相连。“我生于斯长于斯,作为永昌堡创始人的第十一代子孙,有守土之责!”

  时至今日,老人对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建筑都如数家珍,他会对年少者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述说着往事与传奇。正如他一次次强调的,“这是我的责任!”

  “永昌堡只有一座,不要等毁了再保”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的永昌堡,是英桥王氏族人王叔果、王叔杲两兄弟为抗击倭寇,率众筹资所筑,既有固若金汤的城墙,又有水乡的秀美风光,是全国罕见的民间城堡……”

  永昌堡王氏宗祠里的图文展品,成为激励教育后世的生动教材。在其绿植葱茏的庭院里,王国恩缓缓走出,蓝白相间的条纹衬衫把他衬得愈发精神,虽然他耳朵有点背,但说话却铿锵有力。

  1981年,曾任浙江省委办公厅干事的王国恩回到出生地安享晚年,可他却一点也没有清闲安逸的样子。一位长者摇摇手说,“去他家老找不着人。”

  彼时,永昌堡刚被公布为市第一批重点文保单位,但因年代久远,破旧不堪,修复任务繁重。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当地兴修水利,大办畜牧业,拆掉了环海楼瓮城和南城墙200余米,尔后又开凿“四清河”,致使西城墙名存实亡。

  目睹这一破败景象,王国恩坐立不安,族人们也难以接受,“永昌堡只有一座,不要等毁了再保。”他们联合起来,守堡、“上书”,希望能挽救城堡的命运。

  1982年,国家文物法颁布,王国恩夜以继日地学。他把文物法摆在床头,圈圈点点,笔记本里写满密密麻麻的字。他和志同道合的王桃山、王体标,组成了文保法宣讲队,奔走于街头巷尾。他们贴标语,挂横幅,出墙报,挨门逐户地动员。尽管有时被当成“幌子”“傻子”,但他们依旧没有停下来。后来,还在乡政府礼堂召开会议,150多位村民代表悉数到场。

  “对待文物的理念太需要普及了!”

  当时,各种组织处于整顿之中,王国恩等人便自发成立永昌堡文保管理小组,组长由乡长王体标兼任,成员有王桃山、王福元、王金生等15人,这些业余的义务文保员多是退休老人。

  老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加入文保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边挨家挨户去“化缘”,一边发挥自己的关系网,戮力集资。

  1985年5月,一场名为“环海楼修葺集资”的恳谈会,在百位乡民重复的一句话中结束了。

  会上,王成东噌一下站起来:“我要捐五千”。接下来,是郑玉迪、王书、王木真……最终,筹得修葺费两万余元。

  一个月后,省文物局下拨永昌堡修缮款7万元。借着这一东风,文保小组再次发力,举行多场座谈会,凝聚了更多来自民间的力量——香港温州同乡会王国桢、王大兆先生汇款资助8000元,百余位社会各界人士集资4.6万元。

  “有救了!”王国恩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一年后,在市文管处的现场指导下,环海楼瓮城重建,修复了南北城墙长达1000米。王氏宗祠内还特立功德碑,颂扬歌颂善举者。乡民叫好:“捐资一次,流芳百世”。而后,又陆续筹集到修缮费数十万元……

  回忆起当时情景,老人有些激动: “大家对永昌堡是有感情的,它不仅承载了一代代人的记忆,更是让人敬畏的符号。”

  “修复城墙时,每天都蹲守在施工现场,像自己家里造房子”

  “哪儿发现了新文物,哪儿古建受损了,电话一打来,他拎包就走。”永昌堡居民王旭标告诉记者,“王国恩”这个名字在堡内如雷贯耳,他是古堡“守护神”。

  那几年,天蒙蒙亮,瘦小的老人就已出门,他身穿中山装,肩上挎一个早已褪色的皮包,手里握着夹着钢笔的小本子,走走停停,写写记记。“人对待文物,应该像对待自己家的好东西一样,即使不幸损坏了,也要好好修。”

  为了让古堡尽快恢复原貌,他同文保小组成员们拍照,画图,开了一场场讨论会,他不时强调:“要按原样修,尽量用上原材料。”

  为了把钱花在刀口上,他们拿“一块钱当十块钱用”。修复城墙时,坚持公开招标,不徇私情。好些人上门拜访,刺探底价,大家都严防死守,绝不松口。后来,听说龙泉的木材质量上乘,价格实惠,还派专人去采购,果然,比市场价便宜了百分之十。

  “那段日子,老人家每天都蹲守在施工现场,像自己家里造房子一样。”村民朱银妹每每念道,都非常感佩。

  可是,也有很多人并不“领情”。他们声称:“过去城堡的作用是抗倭,现在有飞机大炮了,还有啥用?而且,要发展就要先造路,围了城墙,村子的经济怎么搞得上去? ”

  这种抵触情绪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且越演越烈。他们上街咒骂,甚至动殴,个别村干部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成了“帮凶”。

  “当时压力很大,睡不好觉,连门也不敢出,受气的家人忍不住过来劝阻。但是,修复工程不能停。”

  王国恩向市文管处提交报告,很快,便有专员赶来处理。这场风波终于平息,老人如释重负。

  然而,永昌堡的修建并不就此一帆风顺。1986年,堡内花园墙惨遭破坏,有村民擅自拆毁墙体,王国恩苦口婆心,劝说不停,换来的却是谩骂与报复。

  “村民文保意识薄弱,十分需要我们的引导。”他对旁人反复说起这句话。

  就这样,老人不计前嫌,继续四处奔走,身体累坏了,休养几天,感觉稍微好点儿,就又跑出去。

  修缮世大夫祠时,现场已“沦陷”为“养鸡养猪的畜禽牧场”,他和众成员不分昼夜,逐户拜访,动员搬迁。身边人问起他的身体情况,老人总憨憨地说:“我身体尚可,还能做很多事。”

  1989年,永昌堡被公布为省文保单位,王国恩欣喜万分:“几年的辛苦和曲折,完满了!”

  在许多人看来,王国恩和文保小分队后来成了一个象征,只要他们一出现,人们就想起要保护文物。时任市文管处处长金福来告诉记者:“那时,我们主要是在技术上把关,因人力、经费有限,并无设立入驻永昌堡的专职机构,守堡责任落实到了当地。每次一有突发状况,他们都会及时奔走相告,甚至参与其中,群策群力,促成村民保护古建的共识,为文保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

  “物善其用,才能对得起祖先和子孙”

  在世大夫祠内,王国恩指着两侧的石器介绍道,这些是先祖遗物,有四百多年历史,极其珍贵,是25年前和族人苦苦追寻所得。

  “我年少时就听长辈说,茅竹苓上有八世祖东崖公之墓,《王氏世录》中也有记载,但后来去寻时,已没了踪迹。”

  当时,茅竹苓在驻温海军基地内,找祖坟并非易事。老人绞尽脑汁,百思不得线索。一日,一个“坟安屋”的说法突然在脑海里闪过,“父亲曾说,坟旁有座坟安屋,屋里有位守坟人……”

  “这就是突破口!”老人激动地从椅子上跳起来。

  此后一段时间,他逢人就打听,哪里老人多,他就在哪坐着,比如,老人亭。“老人家知道得多!”果不其然,不久便有了守坟人的下落。

  王国恩兴奋至极,“快马加鞭”赶去拜访。守坟老人告诉他,墓里放有圹记,以及石羊、石虎和石马各一对。因墓处瓯江口,地理位置重要,故建海军基地时被拆毁。老人还告知了时任施工队负责人的住址。后据负责人回忆,这些遗物就埋在一处盖了土的深水沟里。

  这些关键信息,让王国恩如获至宝。他立马赶赴市文管处报告。数日后,市府就集中保管王东崖墓遗物给海军基地发函,双方达成一致后,出土遗物的工作才得以开始。

  “由于东崖公墓不属文保单位,且已被毁,所以王氏后人自然就担起了这项重任。”1993年6月的一天,王国恩带着6位兄弟,每人负责一块区域,他们全身“武装”,铁镐、铁锹、铁板、铁条样样齐备。

  “一定还在这里!”王国恩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得先松开,下几铲看看。”

  几阵“嚓嚓”声后,众人已挖至一米多深。这时,一人惊叫,“有了!”这“哐哐哐”的金属声,确定是石器无疑。再挖了几下,一个马头探了出来。

  大家虽然汗流浃背,体力透支,可脸上的笑却像抹了蜜一样。

  “这匹石马至少有4吨重,你看它的马鞍、缰绳、环扣、脚蹬,雕刻得多么精细……”

  在众人惊叹之余,王国恩陷入沉思,“那么重,该怎么搬啊?”

  大家思索片刻,决定就地取材,租用对面煤场的铲车装卸,再用拖拉机承运。

  第二天,出土的7件遗物被“五花大绑”地转移至世大夫祠内,作为流散文物就地保护,供人欣赏。

  王国恩欣慰地说,东崖公王澈是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在明代嘉靖年间建王氏宗祠,所著的《王氏族约》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番将遗物完璧归赵,最能体现其“无价”的价值,“物善其用,才能对得起祖先和子孙。”

  2001年,永昌堡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次年,龙湾区成立永昌堡修建保护管理委员会,文保小组自行解散,但王国恩依旧热情不减,做起了义务文物管理员,加入了永昌堡文化研究会。年逾古稀的他浸淫史料,编著成《永昌堡》一书,他还担任讲解员,颂扬先祖经文习武、治国安民、造福乡里的业绩,给远道而来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乡爱祖教育课。

  现在,老人家还常在堡内转悠……他的后半生围绕着永昌堡一路运转,似乎怎么也停不下来。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王民悦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