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垦荒精神到拓荒牛精神 温州老知青回忆灵昆下乡点滴

温州网 2018-07-05 09:07:48
对于“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来说,那段难忘的下乡之旅,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他们一生都无法忘却的记忆。
6月21日下乡知青聚会合影

  温州网7月5日讯(记者 黄梦思 许淑瑞)“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有大作为的。”这是五十年代温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耳熟能详的口号。据了解,当时近1000名知识青年背井离乡,前往荒凉的灵昆岛,用青春灌溉那片陌生又火热的土地。

  今天,“下乡、上山”已经成为了历史,而对于“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来说,那段难忘的下乡之旅,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他们一生都无法忘却的记忆。

  灵昆的破败景象  吓哭城里小伙

  家住鹿城区鼓楼街的李家,家中有兄弟姐妹七人,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老二李江弟和老四分别下了乡。

  1964年12月12日,年仅15岁的李江弟,离开母校温六中,下乡至灵昆公社民胜大队。

郑高华前往灵昆摄影采风 市区与灵昆的交通工具---灵机2号 郑高华/摄

  轮船随着潮涨潮落,经历了3、4小时的海上颠簸,到达灵昆。刚踏上灵昆的土地,李江弟和同行的知青林永嘉傻了眼,这跟居委会宣传时所说的完全不同,岛上是一片破败的景象: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石板路,全是泥土地。

  李江弟和林永嘉被分配到全村最穷的一户困难户家中,住在猪栏隔壁破旧的小木厢里,地是一片盐碱地,四周的木板支撑在几个垒高的砖头上,窗户仅用几张破洞的纸简单糊上,木板床上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两人手中的行李无处安放。林永嘉当场嚎啕大哭,李江弟也被现场的环境吓到。

  就这样,两人在这个破旧的小木厢度过了在灵昆岛的第一个“惊魂”之夜,这也让李江弟永生难忘。“小木厢后面种着不少芦苇,夜里寒风凛冽,芦苇叶相互拍打,很吓人。”李江弟说,这与城里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两人一时无法适应,被吓得整夜无法入眠。

  淳朴灵昆人感化年轻人  满腔热血投入劳动中

  初来灵昆,因一时无法适应环境,一位当地的老知识分子劝告城里的小伙子,“百忍百让增寿福。”意思是,凡事都要学会忍耐,以后必定会有福报。

  既来之,则安之,李江弟听取了长者的忠告,慢慢学会适应当地的环境,跟着当地的农民老师,投身于劳动中。人手一把锄头,一根扁担,面朝黄土背朝天,开始耕地、插秧、浇水。

  “当时,最有意思的是评工分,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工分是10分,我们年纪轻,最多只有4分,我当时只拿到3分。”李江弟笑着说,每10个工分可以换2毛8分钱,用于平时日常开支。但由于知识青年年纪尚轻,工分少,一年下来才几十块,根本入不敷出。

  农活干得辛苦,收入又低,这帮年轻气盛的知识青年也曾“罢过工”。大家伙们心里想,“一天辛辛苦苦干下来,才几分钱,根本不够吃饭,倒不如不干活,也不吃饭。”

  但是一天下来,肚子总是最诚实的。饿得慌时,善良的灵昆农民总会给这帮可爱的城里年轻人送些吃的,填饱肚子。如此下来,城里的知识青年慢慢地跟灵昆农民打成一片,犹如亲人一般,无话不谈。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也逐渐被农民淳朴的心感化,满腔热血地投入劳动中,再苦再累的活也没有阻拦他们那股冲劲儿。

  隆冬知青接力开河  如今成为靓丽风景线

  与李江弟同批下乡的还有18岁的顾国雄。

  如今74岁的他回忆起当年下乡期间的点点滴滴,往事历历在目。

郑高华前往灵昆摄影采风 《打塘》郑高华/摄

  “现在灵昆不少大河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那都是当年我们这些知青亲手开挖的。”说到这儿,顾国雄十分自豪,到灵昆后,挖河、修水利这件事儿最令他难忘。

  当时适逢冬季,瓯江口的风极大,灵昆的冬天冷得不行,知青们赤脚站在泥土地里,排着小长队,接力传递一块块枕头一般的泥土。一天下来,一个个被冻得鼻青脸肿,身上一身的泥巴,犹如泥土堆里滚过一般,俨然就是一个小泥人。

  “那个冬天真的是太冷了,我们都是光着脚丫,脚趾被冻得麻木,各个都生着冻疮,但是活还是继续干!”同为“战友”陈国松说,由于天气太冷,他的脚脱了一层皮,拿下来时,就像一双有形的袜子。

  而如今,看着一条条大河成为岛上风景区的一部分,也让顾国雄、陈国松等人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老知青回城不忘“乡情”  每年来回灵昆多趟

  1964年11月5日,16岁郑高华也下乡至灵昆公社胜利大队第20生产队,这一呆便是16年。

  景象破败的灵昆同样让郑高华很是震惊,他如此形容:晴天没水吃,下雨路难行;女儿嫁灵昆,不如埋泥堆。

  好在吃苦耐劳的郑高华比同龄人的适应能力快一些,很快便适应了灵昆艰苦的生活。干起农活也很带劲儿,插秧技术可以说是大队里数一数二的。

  为了下乡,郑高华没能完成学业,虽然有些许小遗憾,但在灵昆学会了一身本领。他跟着老师学习维修农业机械技术,并为农户解决了不少问题。

  “当时,灵昆没有电,为了生产需要,有些农户家里会用发动机,但是机器用着用着,总会出现不少小毛病。”郑高华说,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灵昆当地农民总会想起这个会修机器的城里小伙子。热心的郑高华便亲自上门服务,不畏劳累,免费帮助农民们修理机器,如此一来,他便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修理匠”,也跟当地人建立了更深的感情。

  回到城里后,郑高华凭借一身技术,进入瓯海区农林渔业局,成为一名工程师。每当有新的农业设备研究出来,他总是不忘灵昆的这帮老乡亲,带着新设备给农民们试用,改善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

《灵昆草屋》养殖场人员临时住房 郑高华携友人前往灵昆摄影采风合影 郑高华/摄

  “回来后,我每年都要去灵昆好几趟,用照相机记录灵昆一点点的变化;带着孙子们,去看看曾经我们生活过的地方;到挨家挨户走走、聊聊,谈谈他们现在的近况。灵昆的父老乡亲,犹如亲戚一般,我一直难以忘怀。”郑高华说。

  如今,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初露峥嵘初展新颜,海涂围垦后取得大发展大建设的喜人成果,瓯江口人的拓荒牛精神离不开知青下乡灵昆垦荒精神,这也让这帮高龄老知青们十分欣慰。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