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上首位状元 治水能臣徐奭

温州网 2018-08-09 08:04:00
一千多年前,少年徐奭随父徐骏,从泰顺木棉村迁至岭下村,又从“温州大路”走出了大山,开始了他精彩的科举之路。

  徐奭中状元后宋真宗敕给的圣旨抄件

  泰顺岭下沙墩徐奭墓遗址

  有着千年历史的泰顺廊桥

  27岁,他就高中状元,而且还是温州历史上的首位状元。他的名字叫徐奭(音“是”),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熟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古代乡贤。

  在泰顺县城城东方向,有一条名为“状元岭”的古官道,相传因宋代状元徐奭曾多次往返于此而得名。这条泰顺最早通往温州城的官道,始建于唐代,被称为“温州大路”。

  一千多年前,少年徐奭随父徐骏,从泰顺木棉村迁至岭下村,又从“温州大路”走出了大山,开始了他精彩的科举之路。

  27岁成为温州史上首位状元

  徐奭(985~1030),字武卿,出生于瑞安义翔乡五十九都木棉村(今泰顺司前畲族镇溪口村一带)。迁至岭下村后,徐家在今垟畴村建立田庄,称徐庄;在今书院村建有专供族内子弟读书的徐家书院。

  少年时期的徐奭和弟徐奕、徐达及堂兄弟一起在徐家书院学习。徐奭少时聪慧过人,能熟背《论语》《春秋》《礼记》等经典,并能融会贯通。及长,在家乡娶妻,育有长子未艾、次子添和少女。

  北宋时期,福建一带名人辈出,人才荟萃,书院众多,科举上榜率高。宋咸平元年(998)闽人叶齐高中文科状元,福建遂成各地学子梦寐求学之地。徐奭结婚生子不久,为求良好的学习环境,便和弟徐奕随父移居闽地。

  在闽学习期间,得益于良好文化氛围的滋润,徐奭学业大成。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徐奭在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参加发解试。同年秋,他前往汴京(今河南开封),三个月后参加由礼部主管的省试,高中省元。翌年三月,参加由宋真宗主持的殿试,徐奭一举夺得状元,时年27岁,为温州历史上首位状元。

  欧阳修曾为他留下千年名句

  徐奭的殿试答卷并没有流传下来,所幸欧阳修《归田录》中保存了他的试题《铸鼎象物赋》中的两句:真宗好文,虽以文辞取士,然必视其器识。每御崇政赐进士及第,必召其高第三四人并列于庭,更察其形神磊落者,始赐第一人及第。或取其所试文辞有理趣者,徐奭《铸鼎象物赋》:“足惟下正,讵闻公餗之欹倾;铉乃上居,实取王臣之威重”,遂以为第一。

  徐奭因这两句深有理趣,而被真宗钦点为状元。徐奭殿试的名句“为时人所推重,名噪天下”,后人将其解读含义如下:鼎足平正,没有听说鼎中之美食倾斜倒掉的;王朝永固,取决于君王大臣的威严重信。

  高中状元后,宋真宗给他下了一道圣旨。千年过去,圣旨实物已失,所幸泰顺《仙居(徐氏)祖传历代祖宗画像》题款,留下当时的荣耀:“敕状元徐奭皇帝制曰:窃惟入侍经筵,必资多闻博学之佐;出使藩臬,宜简穷材硕德之臣;非闻望素优,曷得吏民帖服?今科一甲进士徐奭龙首高登,蜚声唧唧,鳌头独占,鸿誉魏魏,不特海内惟尊,抑亦天朝倚重。兹特委尔荣行,须朕简命,宣我威信,俾国体之共尊,振尔纪纲。令君命其不亵如,朕亲临尔其懋哉!大中祥符五年八月。”

  从一帆风顺到跌入低谷

  状元徐奭进入仕途被授苏州通判,任满后召试入馆,除授著作佐郎、直集贤院。馆阁是王朝的储才育才之地,作为进士及第第一人,徐奭的入馆,正表明了宋王朝对他的器重和期望。

  馆职清闲而前程远大,徐奭入仕之初,可谓一帆风顺。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天禧二年科场舞弊案事发,徐奭的政治生涯,瞬间跌入低谷。

  天禧二年(1018)年,徐奭任开封府发解试考官。考试结束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或许是因人请托,徐奭竟“潜发封卷视之”。因私拆试卷事发,被贬为洪州(今江西南昌)监当。由直集贤院的清优之位,被贬为洪州酒类专卖事务官,几乎是一贬到底。

  太湖治水,得到朝廷嘉奖

  所幸徐奭在洪州监酒的位置上并未蹉跎过久,从文献的记载来看,至迟在天禧四年(1020),徐奭已经重回朝廷。这一年,他参加了注释真宗御制文集的工作。

  宋仁宗即位(1023)后,徐奭调任苏州通判,不久升任为两浙转运使。作为南方最发达之地,两浙路是北宋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柱,所谓“两浙之富,国用所恃”,由此看来,宋廷将“经度一路财赋”的两浙转运使一职授予徐奭,也确可称得上委以重任了。

  徐奭在担任两浙路转运使时最大的政绩就是治理太湖。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太湖地区再次发生水灾。是年,“苏州太湖塘岸坏,及并海支渠堙废,浸民田”,八月,宋廷诏令徐奭和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赵贺“领其事,伐石增堤,浚积潦,自吴江东赴海”。

  由于兴修水利有功,徐奭得到朝廷褒奖,升迁礼部郎中,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

  以丰富经验成功治理黄河水患

  徐奭在任知制诰期间另一值得关注的事,则是在滑州参与治理黄河水患。天圣五年十月乙未,宋廷遣徐奭前往滑州祭告黄河。

  滑州,在今河南滑县东南,位处黄河下游地区。是唐宋时期河患最为集中的地段之一。宋廷耗时十几年,终于将黄河大决口堵住。依惯例,治水成功后须得遣使祭告神灵。

  徐奭这回的差遣,应该说很是轻松。但徐奭到了滑州以后,并非是祭告一回便告了结,而是以他丰富的治水经验发现隐患。并于十二月十二日上书云:“近至滑州鱼池埽,最是紧急,闻得旧有减水河,望令开浚埽。”徐奭的建议得到了朝廷的重视,“诏滑州相度,本州岛言应役夫二万八千余,一月工毕。或以兵士渐次兴功,计役万二千人七十日。诏差军士兴葺之。”

  卒于开封府尹任上,年仅44岁

  徐奭在知制诰任上表现出多方面的才干,然而很长时间内没能得到升迁。直到天圣六年才由宫内直接下旨,擢拔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从翰林学士选任宰辅,是宋代一项行之有效的选官制度,《石林燕语》卷七即云:“祖宗用人,多以两省闱要,而翰林学士尤号清切,由是登二府,十常六七。”徐奭还兼领权知开封府的重要职位,洪迈《容斋续笔》卷三“执政四人头”条云:“国朝除用执政,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进拜,俗呼为‘四人头’。”可以说,徐奭很有机会升至宰辅之位,只可惜他于天圣八年九月暴卒,未能完成这最后的辉煌一步。

  天圣八年(1030)九月,徐奭暴病死于任上,年仅44岁。死后,朝廷封他为晋宁侯。归葬故里,墓在泰顺岭下沙墩。

  据说,泰顺岭下村尚有“照坪”“楼前”“鱼塘底”“荷花池”“马栏基”“马栏底”“马栏前”“马栏道”等地名,这些都与当年徐奭可能在岭下修建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宅有关。

  七十多年后,宋徽宗赐其号“冲晦先生”。

  徐奭之后,泰顺在宋代人才辈出

  徐奭高中状元后不久,其弟徐达18岁进士及第,初任杭州于潜县丞,后任梅州知府。其大弟徐奕及子徐盛、徐戍在建州山表安家著籍,父徐骏和徐达返回原籍。

  自徐奭之后,泰顺在赵宋之际“文物渐盛,科甲肇兴,人才辈出”,出现了以科举而著名的九个大族。

  作为温州历史上的首位状元,徐奭对泰顺乃至温州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来源:洪之渊《温州首位状元、北宋能吏徐奭》、泰顺文化《温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白倩倩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