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士第一人”陈来情醉家乡“最美”

温州网 2018-09-04 07:4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哲学博士、温州籍著名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今年66岁,祖籍温州,他因为工作原因多次回到故乡,却很少有时间深入触摸其中,颇感遗憾。
陈来教授接受记者专访,畅谈家乡“最美”。

  温州网讯“要是早来一个小时就好了,就可以看到温州更多的自然美景了。”夜幕降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哲学博士、温州籍著名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站在酒店的玻璃窗前望着市区三垟湿地说。

  陈来今年66岁,祖籍温州,他因为工作原因多次回到故乡,却很少有时间深入触摸其中,颇感遗憾。

  昨天,陈来受温州市朱子学术研究会之邀主持今天的讲座《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平日里,陈来回答问题很简短。但一说到与哲学有关的人与事,就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经、史、子、集在他大脑里如同印刻在书本上。他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时时紧扣现实,寻找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契合点。他说,中华传统文化是道德教化的重要资源,可以透过教育,使其道德价值植根于民众心灵,不仅能培育民族精神,还有改善社会道德风气的现实意义。

  很期盼看到温州更多的美景

  “我不会说温州话。”陈来用不太熟练的温州话对记者说,尽管他只会这一句。

  上世纪40年代,陈来的父亲从温州中学毕业后,进入省联合高中读书,后来考上北京大学经济系,解放后留在了北京。陈来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儿时对温州的认知大多来自家里的奶奶。

  在陈来4岁时,在温州老家的奶奶来到北京,和他们一起生活。陈来说,奶奶会做温州菜,所以小时候家里都是吃温州菜的,印象最深的便是敲鱼。“每到周日不能出门玩,被迫要拿着擀面杖敲鱼,用淀粉和着黄鱼。”陈来回忆。

  “文革”前夕,奶奶执意回到了老家温州。1972年,陈来来到温州探望奶奶,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陈来先到了上海、杭州,然后乘船“夜经舟山,晨达温州”,在麻行码头上岸。“现在温州交通很方便,飞机、动车都有了。”陈来说。

  在1972年之后的46年间,陈来多次来到温州。陈来说,次数已经数不清了,很多时间都是因为工作,参加一些活动。他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在朋友的带领下,他参观了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医科大学等。他还去仙岩看梅雨潭,到瑞安参观玉海楼,看乐清雁荡山夜景,还在“天一角”食街尝温州小吃。

  “楠溪江还没去过,想去看看。”陈来说,楠溪江名气很大,他曾在电视上看到过宣传片。他很期盼看到温州更多的美景,可惜每次来行色匆匆。

  清华国学研究院

  出了著名温籍学者

  陈来年轻时便对文史很感兴趣。“以前没有选择,我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下乡,后来被推荐进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在那时候我就很喜欢文史,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也给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1976年,高考恢复、研究生招生恢复,我就报考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陈来说,他也成了父亲的校友。

  此后,陈来走在了“兴趣的路上”,1978年他成为“文革”后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1985年获北大博士学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哲学博士。师从张岱年、冯友兰等大师。

  2009年11月1日,陈来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2012年6月,陈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来说,历史上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培养了七十多名毕业生,其中有五十多人后来都成为中国人文学界文史大家,其中包括温籍的刘节、戴家祥等。

  “在北京的温州人不少,北京还有温州同乡会。”陈来说,不过他专注于学术研究,倒是了解不多。在工作中,他接触最多的是两位温州人,一位是曾任国务院参事室主任的陈进玉,一位是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

  用道德榜样的力量

  培育向善之心

  在朱熹诞辰888周年之际,这次来温州,陈来是受温州市朱子学术研究会之邀。

  陈来的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和现代儒家哲学。对朱熹深有研究,曾出版过《朱熹哲学研究》《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朱子哲学研究》等。

  2017年,陈来曾来到温州瑞安参加瑞安先贤陈傅良诞辰880周年和孙锵鸣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陈来说,永嘉学派比较实际,注重制度研究,不注重研究心性。他认为,永嘉学派和温州模式一样,主要是在实事上下功夫,不追求玄妙的理论。

  谈及温州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温州最美现象,和“温州好人”的宣传,陈来点头称赞:“很好啊。这也是我们的传统,表彰这些好人好事,用道德榜样和道德范例的力量,促进大家的学习,激发做好人做好事的积极性,从小培育孩子的向善之心。”

  陈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以前全民学雷锋,但每个时代都有新的道德榜样,要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他还表示,道德教育要与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当地市民感到更亲切,因为这个榜样很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同时这样的活动要持久,把好人好事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支撑起来,才不会受到时代风潮变化的影响,能一直植根在文化中。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其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精髓弘扬和运用起来。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周蓓蓓/文

  张啸龙/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