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时代 奋斗温商路】闯关东的温州人

温州网 2018-09-06 07:06:33

  温州网讯 长春长春,四季长春。

  来到长春,正是仲夏。北国凉爽的仲夏夜,让人丝毫不觉暑热。已在吉林省扎根多年的温商,更是开玩笑说:“现在回温州,都觉得不适应了,夏天太热,冬天太冷。”

  一方水土一方人。生于南国、长在北方,无数温商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在北国扎根成一棵棵腰杆笔直的白桦树。骨子里那股坚韧不服输的劲头,让温州人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潇潇洒洒地闯关东。

  吴木铎:民资办医的探路者

  可能是出于职业的缘故,当吴木铎初见记者时,他打量了一下,说道:“你偏瘦了一点,可以增点肥。”后来一介绍,才知原来他是春城温商里唯一一位“院长”——他首吃螃蟹,成为长春当地民资办医的探路者。

  和其他地方的温商不同,吉林省会城市长春大地上的温商,他们私底下见面聊天,也是讲普通话,而吴木铎普通话里还带着点东北口音。要不是家乡人介绍,还真以为他是长春当地人。

  “我现在也算是新吉林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三十来年,很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环境,现在回温州,反而有点不适应了。”吴木铎坦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是在长春成长、学习。但他还是有家乡情结,希望儿女们有机会能回南方。目前,儿子在吉林大学读研,女儿去年底在杭州落了户,成了一名金融白领。

  年轻的子女一辈,也许听惯了父母以“想当年”开头的忆苦思甜,对30年来的变革缺少感性的体验。但30年前,父辈年轻时的筚路蓝缕,仍有说不完的奋斗故事。

  时间倒回到30年前,可能连吴木铎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跟医疗健康行业搭上关系。他的办医经历,源于一次偶然。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家庭,想要出人头地就要靠自己打拼。”1989年,22岁的永嘉小伙吴木铎,跟随几位温州老乡来到长春,踏上了寻梦的征程。

  起初他经营服装、皮鞋等小店铺,能维持生计。在长春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下,很快适应了东北的环境,找到了立足之地。

  1998年,一个夏天的傍晚,店里常来的顾客领着一个“小胖娃”,走进了吴木铎的视线。“这孩子走起路来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吴木铎立马放下手中的业务,听“小胖娃”讲述减肥的苦衷。他们走后,吴木铎心里埋下了一棵种子:长春这么大一个地方,肥胖儿童这么多,怎么没有减肥的地方啊?为何不想办法让这些孩子找回健康呢?

  说干就干。从1999年起,吴木铎停止了小店铺的经营,重新确立了奋斗目标,探索中医在减肥领域的技术和方法。

  5年后,也就是2004年,社会力量办医的政策东风,在长春大地吹响。吴木铎抓住时机,创办了长春康达医院,成为当地首批30家民营医院之一。

  采访吴木铎的当天,他的手机一直在响,都是医院里的员工向他请示的各种事情。他的微信号头像,就是“康达”商标,每天推送医院里的各种动态信息。如今,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开设了内科、中医科、减肥科等主要科室,占地6500平方米,床位200多张。天南海北的肥胖病患者,不远万里,有的甚至从俄罗斯、韩国赶来,追寻他们获得健康身材的梦想。

  没有一点医学背景,吴木铎在民间资本办医领域,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吃过不少苦,但他不言放弃,率领“康达”在长春100多家民营医院中脱颖而出。

  采访过程要录制视频,吴木铎是“一条过”,语言表达没有一点磕磕碰碰,这在采访对象中是比较少见的。从温州话到“温普”再到“东北话”,口音的转变,折射的是一名温州人在外奋斗30年的不易。

  接下来,吴木铎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希望把“康达”这个品牌开到全国各地,让健康送达每一个人。

  潘进荣:创业40年三次转型

  在潘进荣的创业故事里,追随时代创新的步伐,永远不怕太迟。

  “我是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一听采访组的采访初衷,白城温州商会会长潘进荣快人快语。

  1978年改革开放,潘进荣和着时代的节拍,于1979年来到黑龙江,开启了此后长达40年的创业之路。他的经历里,有很多令人觉得“新”的事。之所以说是“新”,因为他涉足的产业在当时都很新颖;也因为他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选择从新出发。

  蜜蜂、编织厂、地产、驴,这四个词组合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于潘进荣而言,这是他40年里的每一个挑战,“你说对了,我就是一个爱挑战的人。别人能干的事,我们干成了,就没有快乐;别人干不成的事,我们干成了,就会有成就感。”

  潘进荣16岁那年,从温州瑞安出发,来到黑龙江,第一桶金是从养蜜蜂开始的。“那个时候,养蜜蜂这个行业刚好在全国放开来。”潘进荣回忆道,他养了10年蜜蜂,头几年一年能赚好几万呢。

  在那个“万元户”时代,一年有个1万元收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但潘进荣并不满足。为了让事业有个更好的高峰期,他选择了第一次转型——塑编厂。

  上世纪90年代,潘进荣和平阳的朋友一起,代销编织袋和各种温州礼品。慢慢地,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地区的面粉厂用的面粉袋,都改用了潘进荣的编织袋。

  “一个布袋当时大概是7块钱,1个编织袋只要1块钱左右,一百万的袋子费用,改用编织袋能省下500多万呢!”尝到编织袋的甜头后,1997年潘进荣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同时办了2个塑编厂。2001年他在乌兰察布又建了一个厂,并将呼和浩特的厂迁往此处。当时,一个厂的员工有300来号人,产值近3亿元。

  然而,不久之后,潘进荣选择了二次转型——商业地产。2005年,刚好是全国商业地产的快速成长期。潘进荣大手笔在乌兰察布布局他的商业地产。2年间,温州商业街、温州商场、温州建材市场、温州步行街,一系列带有“温州”特色的项目,在内蒙古叫响。

  野心不止于此。2012年,潘进荣将目光瞄准了吉林省白城市。“白城所有的商业交易都将汇聚到我这儿来。这里将是白城的商业中心和地标。”潘进荣信心满满。去年,他投资的白城建材家居物流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一期涵盖居然之家、港原国家商贸城、皮草城、灯饰城等10多个综合体,目前正处于最后的装修阶段,9月份即将开门迎客。项目二期也已开工50多万平方米。

  潘进荣的第三次转型,也是出人意料,选择了驴产业。去年,他成立了“歌珊”农牧业有限公司。“‘歌珊’是古埃及的一个地名。那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既适合于耕种也是良好的牧场。我们希望能打造吉林的‘歌珊’。”潘进荣解释道。目前,他收购了吉林省最大的养驴集团——佳佳香农牧业集团,并与吉林省通榆县部分贫困村结对,通过自己养、合作社养、农民养三方结合,助当地百姓脱贫。

  潘进荣道:“在外多年,心中不能忘的始终是家乡温州。这几年也在与老家对接,想在瑞安落地,毕竟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吉林温州商会会长王建敏

  金名片

  长春市温州商会成立于2001年5月,是长春市首个地域性商会。随着温州市委“31+X”建立省级商会策略的提出,吉林省温州商会于2015年应运而生,是以吉林省域内长春、吉林、延边、通化、白城等五大地级商会为骨干和温州籍在吉林省登记注册的温商企业自愿组成的非营利联合性社会团体,首任会长王建敏。

  两年来,商会以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反映会员企业呼声,维护会员企业权益为宗旨,以和谐、学习、服务、创新方针为指导,倾听乡音、凝聚乡情,整合资源,团结和引领温商企业不断发展,为吉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开展“学习型商会”活动,举办中秋乡情聚会,搭建交流互助、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年省域内各商会都会分别组织中秋乡友团聚会,迎新联欢会、迎国庆大型篝火晚会等联谊活动,温商们欢聚一堂,畅谈发展,共创未来。

  长春中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吉林省凯利置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阿满食品有限公司……近年来,一批有影响力的温商企业在吉林相继投资近20亿元,深耕于汽车零部件配套、机械制造、包装印刷、食品加工、电器电缆、服饰鞋帽、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还有不少温商作为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共同为吉林发展出谋划策。

  一直以来,吉林温商以“商行天下、善行天下”闻名吉林大地,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关爱弱势群体。

  每年春节前,所属各商会都会组织会员前往敬老院、福利院、贫困家庭等,为贫困居民、孤寡老人、孤儿送慰问金、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免费为初高中学生配制眼镜达2000余次,慈善捐助合计达55万余元;当台风“狮子山”突袭延边大地、当台风“莫兰蒂”肆虐温州,全体温商踊跃投入到义捐当中,通过商会向延边灾区捐赠15余万元,向温州捐款24万元;当温州学子因家庭困难不能按时交纳学费,商会立即捐助施以援手。

  2015年11月,吉林温州商会党工委成立,各地、市温州商会分别成立党支部。目前,商会党支部已有党员20人。

  来源: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记者:张佳玮严芒芒刘伟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白倩倩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