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学子"医带医路"促交流 获尼泊尔前总理秘书点赞

温州学子"医带医路"促交流 获尼泊尔前总理秘书点赞

温州网 2018-09-10 18:56:00
8月24日,毕实努和他的队员们联合奇塔万医学院的4名口腔医生、耳鼻喉科医生走进奇塔万县勘达乡村,给当地居民开展常规体检活动,并为近200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义诊

实践队赠送卫生用品

尼泊尔前总理秘书Gautam发文点赞

  温州网9月10日讯(记者 鲍苗苗 通讯员 谢建伟 徐玲迪 摄影 毕实努)“勘达是一个十分偏远的山村,我们经过2小时的车程以及6小时的徒步攀登才到达。活动吸引了200多位居民来参加,他们很欢迎我们。”结束了一天繁忙的义诊,毕实努通过视频汇报了“医带医路”海外实践队尼泊尔分队的实践情况。

  毕实努,是一名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目前在温医大国际教育学院就读临床医学专业。来温后,一直热心公益。去年暑假,毕实努加入了温医大医疗服务团队,前往瑞安湖岭鹿木参加义诊活动。这个暑假,他则成为了“医带医路”海外实践队的队长,把义诊做到了尼泊尔。

  走进乡村进行义诊调研 尼泊尔前总理秘书点赞

  8月24日,毕实努和他的队员们联合奇塔万医学院的4名口腔医生、耳鼻喉科医生走进奇塔万县勘达乡村,给当地居民开展常规体检活动,并为近200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在尼泊尔,很多人因为小小疾病,无法得到治疗而去世。”他说,“我们希望把更多医疗资源带到家乡,为更多患病的人提供救助。”

  义诊期间,队员们调研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调研发现,当地87.2%的居民长达2年以上时间未进行过体检,这个村也没有任何诊所,如果居民生病了需要徒步6小时才能乘坐交通工具去诊所就医。

  为此,队员们撰写了当地的医疗水平现状报告并在国外社交平台上进行发布,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该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意外的是,这条信息获得了尼泊尔前总理秘书Gautam(高塔姆)的关注,并为实践队点赞,“温州医科大学学生在‘一带一路’开展的活动医疗服务活动非常有意思,并且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志愿者在服务中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希望我们的实践活动能够一直开展下去。”

  “一带一路”推动医学国际化交流 温州成温医留学生的第二故乡

  除了义诊,针对当地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实践队还开展医疗卫生宣传讲座,包括月经期间的卫生、个人卫生健康,给当地居民分发牙刷、浴室清洁剂等卫生用品。

  说起实践队的倚靠——温州医科大学“医带医路”医疗公益服务中心,毕实努介绍,团队现有305名志愿者,来自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些是已经毕业了的学生,还有一些温州医科大学的在校生。其中团队核心成员有7人,都是来自温医大的留学生,其中博士一人,硕士两人。7位成员里已经有3位拿到了自己所在国家的执业医师资格证,具有丰富的医疗志愿服务经验。

  为了解决沟通问题,学校还安排老师跟队,负责普通话和温州话翻译。“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健康学院,给社区居民开展公益医疗宣讲。”毕实努说,他觉得能把公益活动做到自己的家乡去,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毕实努说,公益活动让他更好融入到了中国,现在温州成了第二故乡,“温州人很随和,我去参加公益活动的时候会感受到村民们满满的爱,下乡的时候,老人们开心地给我递吃的东西,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让我感到很幸福。”

  实践队的带队老师谢建伟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十九大提出了教育的第五大功能就是国际交流。这批来温学医又反哺家乡的留学生,是“一带一路”结出的成果,是直接参与其中的参与者,也是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希望能有更多的留学生爱上中国、读懂中国、学好汉语、讲好中国故事,他们也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知华友华的中外交流友好使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