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了浦东高度不断刷新(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9-19 05:41:34

  魏根生在拍摄浦东。

  “吊”起东方明珠。魏根生摄

  晨曦中的上海。魏根生摄

  奔流不息的黄浦江,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楼,提起上海,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这样的图景。而上海的天际线,如果在云端俯瞰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魏根生,上海建工集团一位已退休的塔吊司机,参与了上海多栋高楼的建设,278米的K11大楼(香港新世界大厦),333米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420.5米的金贸大厦,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都留下了魏根生工作的身影。他说:“我见证了浦东高度不断刷新。”

  常年在几百米的高空作业,云朵踩在脚下,鸟瞰是他的日常。特别的是,爱好摄影的魏根生将自己在高空塔吊上见到的景象用相机记录下来。这些照片里,不仅有绝美的风景,还有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点滴。有人说,这是“难得一见的绝佳机位”;有人说,这是“高天流云之上的顶级浪漫”;还有人说,这是“不可复制的上海记忆”。

  “我看过塔吊在云上的影子”

  “你看这张照片,云上有塔吊的影子!我这张照片一定是绝版。”

  “这张照片是我‘压箱底’的。你看,有蓝色的天空,有红色的晚霞,有塔吊。远处的灯光,那是虹桥机场的跑道。”

  提起曾经在高空塔吊上拍的照片,魏根生意兴盎然。百余张照片,他一边看,一边为记者讲解,如数家珍。翻着翻着,一张色彩饱和度不高的照片格外显眼。上面黄色的数字显示了拍摄日期,1998年8月5日。

  那是魏根生第一次在高空拍照,拍摄地点位于金茂大厦,设备是佳能的傻瓜机,还需要配胶卷。虽然这栋当时刷新了上海高度的大楼,魏根生只是短暂工作过,但这张留存下来的照片却记录了当年东方明珠一枝独秀、睥睨浦西的景象。

  魏根生更多的照片是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时拍摄的。从2007年破土动工到2010年竣工,这栋分别有250米和260米的双子塔建筑,虽然在高度上已算不上厉害,但彼时魏根生已经有了拍照的意识,他将一台佳能950型号的单反相机带到高空驾驶室里,这样就有机会抓拍到更多有趣的照片。

  “平常人看城市是平视、仰视,而我们塔吊司机是俯视。”魏根生占据独特拍摄位置,看尽上海的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但单纯的美景不是他全部的摄影语言,魏根生说他有一种塔吊情结。

  的确,塔吊是魏根生大部分照片的前景,也是魏根生照片独一无二的特色。如今,无人机航拍让人在平地就能获得高空视角,可是塔吊这一城市建设的独特标志却鲜少入画,更不用说塔吊将东方明珠整个吊起来的画面。

  在魏根生的摄影作品里,有一组照片被网友称为“修理”系列。这个系列照片共同的特点是,塔吊的吊钩同金茂大厦的尖顶成一直线,或者正好勾住环球金融中心顶上那部分悬空的楼层,看上去,这些巨大的建筑就像是被吊起来一般。

  说起这组被网友称赞“创意无限”的照片,魏根生直笑。“那是我指挥另一台吊车司机拍的。”原来,这是工作间隙,魏根生突然有了灵感,就让他的工友将另一台塔吊旋转到合适角度,趁机“咔嚓”拍下的景象。正如评论所说:“高空之中,皮这一下,很开心。”

  “1/3时间都在吊车里度过”

  别看魏根生拍摄的照片一张张都别有趣味,塔吊司机在驾驶室里的时光却是单调枯燥的。

  “塔吊24小时工作,我们3个司机轮换,工作12小时再休息24小时。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要么是6点到18点,要么是18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魏根生说,他1/3时间都在吊车1.8平方米的驾驶室里度过,喝的水得自己带上去,吃的饭则靠吊车吊上来。饭菜放在篮子里,还得放铁块增加重量,风大时就像放风筝楼层高时,等饭拿到塔吊司机手里,早已不热,于是,带个汉堡或几桶方便面,也是工友们的常态。

  建一栋大楼,钢筋、水泥以及各种安装设备都必须靠塔吊传递,塔吊司机们丝毫不敢松懈马虎。虽然只有起钩、松钩、回转等几个简单的动作,但高空中几厘米的误差,在平地上的落点却可能离了很远。魏根生觉得,开吊车要有精度,还要对其他人的安全负责。工友一句“老位置下”,他就知道应该对准哪个目标,误差只在1米左右。

  毕竟,魏根生算得上开吊车的“老司机”了。

  1975年,魏根生从空军地勤转业回来,报到第一天就“带着被子”去安亭汽车制造厂(注:现在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开吊车。在浦东,魏根生参与建设的第一栋楼是位于东方路、张杨路、世纪大道交汇处的汤臣金融大厦,那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率先落成的涉外办公楼。后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第一八佰伴在浦东落户,他也参与建设。回忆起来,魏根生口中好多“当年还是一条烂泥路”的地方,20年后都是高楼林立,到2010年建设上海中心时,陆家嘴已是“夹缝中造房子”。

  工作40年,从吊车到塔吊,从地基打桩到高空作业,魏根生亲身经历浦东和上海的“最高”一次次被超越。建K11大楼(香港新世界大厦),耗时两年;建世贸百联大楼,耗时38个月;建国际金融中心,耗时40个月;建上海中心大厦,又是3年多……一段段建设工期就是魏根生过往人生的记录。他说,“我看过上海最早的一缕阳光,也看过最晚的霞光。”

  不过,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大自然的美可不止晴空万里一种。天气恶劣时,风大到整个驾驶室都在晃。“一个雷打下来,眼前一抹黑,手心全是汗,胆小一点的早就哇哇大哭。”

  有一次陆家嘴下雨,魏根生却在高空驾驶室里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美景,他把窗户拉开一条缝,伸出相机去拍照。画面里,近处的陆家嘴大雨如注,远处的金山则阳光明媚。“那种美景不拍下来简直对不起自己。”后来有人告诉他,这张照片在北京地铁站展示了一年多,他很骄傲,别处的人们能通过他的照片感受上海风景。

  “我是浦东发展的参与者”

  魏根生见证了浦东高度,也亲历着浦东开发开放的速度、广度、深度。

  1988年,在“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年代,因建造南浦大桥,魏根生一家搬迁到了浦东,一家人挤在一间房里。他记得,那时候浦东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购物很不方便,过江要靠摆渡船,大风、大雾的天气,上班出行都会受到影响。

  30年过去,一座座跨江大桥建成,魏根生在浦东也有了完全自如的生活。女儿在张江有着稳定工作,他也有了独居的家,“买东西不用过江”,交通也方便。“杨高路以前是双向两车道,你看现在多宽啊!”

  变化的还有他最亲密的两样东西——塔吊和相机。塔吊的空间在变大,载重也逐步提高。最初,他驾驶的塔吊载重30吨,到建设上海中心时,魏根生开的是和建设迪拜塔同款的吊车,单车可以吊起100吨的重物。而他的相机,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款海鸥DF135胶片机,花一年的工资买一台相机,到现在变成可以更换各种大小存储卡的单反相机,家里有两台。

  不变的,是魏根生对于摄影的爱好,对于生活的热爱。2013年,魏根生的照片获得了上海双年展的摄影银奖,一时间,许多媒体甚至外媒约他采访,许多塔吊司机包括他的徒弟,也买了相机准备加入到“会拍照的塔吊司机”行列。魏根生说,“拍照片是要用心的。”

  2014年退休后,魏根生还是拍照,他的朋友圈里全是照片。前不久,魏根生再到上海中心顶上,他发了一条题为“水晶天鸟瞰”的朋友圈。这张图与此前工作时的一张照片角度相似,仔细一看,变化已经明显,黄浦江沿岸增加的大面积绿地在上海“水晶天”的照耀下更加醒目。果然,照片比人的记忆更清晰。

  如今,每次经过自己曾经建设过的建筑,魏根生都会情不自禁多眼一看,他说,这是他工作过、建造起来的楼,这种感觉就像看自己的小孩长高一样。“城市在发展,我是参与者、见证者。能看到浦东的变化,一幢幢高楼起来,心里蛮自豪的。”

(责编:袁勃)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