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古道行:茅竹岭古道

温州网 2018-09-19 09:49:16
茅竹岭古道横穿大罗山,是一条东西走向,条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也是永嘉盐场通往温州城内的主要通道,建于唐天宝元年(742)。

  温州网讯 茅竹岭古道横穿大罗山,是一条东西走向,条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也是永嘉盐场通往温州城内的主要通道,建于唐天宝元年(742)。

  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茅竹岭又名丁公岭。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人称皇佑三先生之一的丁昌期和父亲丁廉夫寓居茅竹岭,构筑“醉经堂”,聚徒讲学,后演变为茅川私塾,是龙湾区内最早的教育场所。

  茅竹岭海拔约100米,位于龙湾区状元茅竹桥东面,与瑶溪街道白楼下村西交界,北临瓯江,南与前岩山交界,西靠茅竹桥和茅竹山。它就像巨大的屏障,蜿蜒向东北。据志书记载,此山是温州历代重要的海防基地,清康熙元年(1662)筑城驻防。山坪有平山寺、茅川精舍、便止亭遗址、碑刻、海防哨所、海军信号台、炮台遗址等古迹。围植被深厚,气候宜人,因多植毛竹而得名。明王瓒过茅竹岭时曾咏道:“茅竹岭西千树竹,繁荫如盖坐多时。”

  永嘉盐场的开发,造就了千年驿道茅竹岭的辉煌。当年行走在这条驿道上的,不但有步履沉重的盐夫、行色匆匆的商旅,还有满腹经纶的书生。这些饱学之士怀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寒窗苦读多年后,从茅竹岭走向省会、京城,走向广阔天地。自明清以来,从茅竹岭走出了一批批名臣政要、文人大儒,如王瓒、张璁、项乔等,光是蛰居英桥的王氏一族,就出了13名进士。

  古道不长,约600余米,由白楼下太阴宫门前张老祠宫丁仙岭上山,石板路宽2.2米,坡不陡。

  古道起点是茅竹岭下道院(俗称领脚下杨府殿),该院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清咸丰六年(1856)重建,此间曾经兴替,历尽风雨沧桑,文物古迹破坏失踪,现仅存玄壇财神经碑记残块(现已重刻),主殿供奉杨府王。自前住持周大仁宗师(1985年)进堂开展道教活动以来,香火日旺,八方信众慕名而至,香客遍及瑞安、永嘉、洞头、鹿城、瓯海、天台等地。

  短短的600米古道,浓缩的却是历史的精华。踩着镌刻着沧桑的石条阶梯行进百余步,来到岭背一处平地,面前便是平山禅寺(平山寺),建于清嘉庆元年(1801)。因寺在茅竹岭背山坪而得名。该寺保持着清代建筑风格,寺后进西侧墙壁上立有古碑二方。近年,因开展佛事活动,在寺后扩建了部分建筑。寺院面对青山,左右交通便利,沿后小山岭而上,俯瞰江水滔滔,足以使人襟怀开阔,心旷神怡。经平山寺、茅川精舍(岭北)、性空亭、缘起亭(岭南),西行至茅竹桥,岭背平缓,舒坦,岭西基本保持原状。古道条石阶梯镌刻着组组花纹,有锯齿状、波浪状、鱼鳞状,还有回形、棱形、云形等,一级台阶一个样,密密匝匝,粗犷古朴。沿古道下行,各种树叶铺地,成了天然的毛毯,每段路都如同仙境般。古道西边,数不清的古树名木绵亘成廊,遒劲苍老,绿荫匝地。

  现如今,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古道茅竹岭再也没有昔日游人的喧哗和那种由永嘉场人前往状元茅竹桥赶坐河轮的热闹场景,更没有小贩的吆喝,只有古道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沧桑,静静地诉说那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来源:温州日报

  林文 文/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