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音,文化大赏!百名文化记者共赴楠溪雅集

温州新闻 2018-10-20 22:36:02

  浩空为庐,群山为幕。永嘉山水之间,一场文化大赏上演。

  群贤毕至,曲水流觞。10月20日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8年会暨中国百名文化记者温州永嘉行大型采风活动走进百丈瀑景区,一场以文会友的盛大聚会——“中国山水诗楠溪雅集”在这里举行,1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文化记者品着永嘉风味小吃,听优美的山水组诗,赏流动的山水画卷。

  昔日,永嘉先辈以耕读传家。当日,来自“瓯北镇中少年朗诵队”的永嘉少年郎们以集体诗朗诵《追梦——楠溪人》为活动开场,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嗓音洪亮,诵出对楠溪江母亲河的深深眷恋。这篇饱含深情的作品,是永嘉少年蒋依辰在10岁那年所作。

 

  倏忽间,珠落玉盘声声起。一位靓丽女士怀抱琵琶端坐舞台上,琵琶名曲《彝族舞曲》响起。演奏者是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琵琶学会东南理事蔡军,前几日,她还在韩国参加大型演奏会,为参加此次雅集,她在归国后马不停蹄赶来为远道而来的宾客们演奏。自指尖倾泻而出的美妙乐声真正让听众领略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所形容的意境。

  来到南戏故里,怎能不品瓯剧。此次副刊年会的雅集上,演出了由温州日报老副刊的编辑何琼玮老先生根据温州民间故事改编的瓯剧《高机与吴三春》选段“江心盟誓”。而担纲主角的吴鑫和王秀丽是来自温州瓯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身为“90后”的他们已在省市级曲艺大赛中荣获多个奖项,精彩的演出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在瓯越大地上流芳百年的古老剧种的勃勃生机。

  温州方言被誉为“中古语音活化石”,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胜武同时也是一名吟诵好手,曾做客央视用温州方言吟诵《回乡偶书》。当晚,他分别用温州方言和瑞安方言吟诵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和朱自清的《次韵答张棡》,吟诵声洋洋赢耳,韵味悠长,引得全场屏息聆听。

  夜色降临,古琴声起,一曲《潇湘水云》淌进场中。古琴名家赵家珍、龚一、朱晞先生之高徒、鹿鸣琴社的掌门吴映雪拨弄琴弦,描绘碧波荡漾、烟雾缭绕、云水翻涌的意境。而这支名曲的作者浙派古琴创始人郭楚望,正是南宋永嘉人。

  有琴不可无书。温州“书画传家三百年”的马氏家族第十三代传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马亦钊,在古琴与埙的伴奏中现场挥毫泼墨,写就对联“永嘉翰墨称山水,雄杰漱珠赞副刊”赠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潘建中也在此次雅集上,代表温州日报将另一副由资深报人沈智毅书写的书法作品赠予中国副刊研究会。

  从内蒙古草原到彩云之南,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成员遍布中国各地。中国副刊研究会这个和睦大家庭中人才济济,能写能吟能唱,此次雅集上,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研究会会员们分别用四川话、闽南话、陕西话等多种乡音吟诵孟浩然的《借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并献上最能代表家乡的歌谣,上演“民歌大联唱”,真挚而精彩、别致而不失趣味的表演为全场带来无限欢乐,将此次雅集的氛围推向高潮。

  空山幽谷,箫声最宜。温州日报的洞箫达人、鹿城区音乐家协会民乐学会副会长叶荔也携艺登台,为大家带来一曲深情的洞箫独奏《岫壑浮云》,古朴箫声如怨如诉,仿似从远古走来,吹动云卷云舒,令人沉醉。

  群山如黛,月光如水,“杜丽娘”款款而来。永嘉昆剧团的副团长、当家门旦由腾腾献演永昆《牡丹亭》“游园”选段,形象光彩照人,嗓音缠绵,一抹惊鸿靓影在巍峨群山间更显风姿。

  雅集接近尾声,我国著名的演播艺术家瞿弦和压轴登场。瞿弦和是温州人,也是副刊的忠实粉丝,为大家朗诵前,他倾诉对故乡的思恋和对副刊的喜爱。为参加此次雅集,他特意更改了北京演出的档期,风尘仆仆赶回家乡。当晚,他用迷人磁性的声音演绎千古名篇《兰亭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咏叙古人之事,又若畅今日幽情,为雅集划上完美句号。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查铁翔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