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让世界看见温州的神奇故事

温州网 2018-11-09 12:39:00
作为一位知名温籍海外华文作家,陈河用手中的笔,让世界看到了温州的文学实力。

  编者按: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温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在四十年的历程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启程,温州新闻网从今起将推出“新时代新改革去国怀乡归来时——‘十国百城’海外温州人故乡行”系列报道,通过走访一批海外温籍侨胞,挖掘他们回到家乡后的所思所想,形成内外温州人共同纪念和携手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浓厚网上氛围,敬请垂注。同时,欢迎广大网友为我们提供人物线索,联系方式:0577—88857266,邮箱:1181552640@qq.com。

  温州网11月9日讯(记者 张湉)坐在位于温州市区信河街的华侨饭店大厅里,陈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从小在这一带生活,目睹过这条街的发展变迁;直到后来出国旅居加拿大,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华侨。

  作为一位知名温籍海外华文作家,陈河与同样旅居加拿大的温籍女作家张翎,用手中的笔,让世界看到了温州的文学实力。2005年以来,他发表了大量小说,几乎每一篇都能引起文坛关注,先后将首届咖啡馆短篇小说奖、第一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第二届华侨文学主体作品奖、《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荣誉揽入怀中。上个月,他的长篇小说《致命的远行》在意大利出版,大受追捧,他也因此被意大利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最近,陈河受邀回温参加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会前,温州新闻网记者对其进行专访,聊聊他的作品,聊聊他眼中的家乡。

  创作灵感源于故土

  让世界看到温州的神奇性

  在陈河的作品中,总能看到温州的影子。早期的家乡记忆如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虽然后来远离故土,可是他小说想象力的落脚点,总归还是家乡。比如此次大获好评的《致命的远行》的故事背景和许多人物,就是他生活过的温州和接触过的温州人。

《致命的远行》意大利版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鲜为人知的高干子弟海外生活以及江浙一带草根华人传奇的异邦蛇头经历。真实的素材使小说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作品在意大利发表后,当地十几家主流媒体对该书进行整版报道。当地媒体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以前的一些作品只能让我们看到外围,看不到人物内心,这一次让我们真正看到中国人在欧洲的生活状态。

  “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让世界看到温州这个小地方的特色与神奇性。”陈河说道。他也透露了自己的下一个创作计划:自己在出国前曾在温州的运输部门工作过,那段时间里他在路上听到看到过许多新奇有趣的事。“在心底酝酿这么多年后,是时候搬出来,重新发掘了。”

  从门外汉到考古专家

  每一次创作都是在完成挑战

  实际上,陈河本身的经历就足够写一部小说。没出国之前当过兵,在企业做过干部,任过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远走阿尔巴尼亚开始海外经商,卖过药品,经营过饭馆,其间经历过动乱,遭遇过绑架,几经辗转到了加拿大,成为小有成就的商人。十年之后,再一次弃商从文,成为自由作家。远行的生活给了陈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素材,写作灵感源源不断。短短十余年,接连创作出了高质量的作品,几乎每年一本,成为中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大龄“高产”作家。

  但如果你以为陈河只会写自己的亲身经历,那就错了。曾对甲骨文一窍不通的他,花费近8年时间,打磨出长篇小说《甲骨时光》。写完书,他已近乎成为甲骨文专家。该作品于2016年摘得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大奖”。

  陈河说,《甲骨时光》是他从事写作以来历时最长、难度最大,故事时间跨度也最大的作品。下笔前,花了一年多时间查找资料,做“考古”功课。样稿完成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分感兴趣,但为谨慎起见,还是先将文字送到故宫博物院给专家鉴别审读。最终专家给出意见和评价:除了个别年份有些问题,基本都能找到出处,整个作品十分扎实。全世界写关于甲骨文的作品成千上万,但大多是对普通读者来说枯燥乏味的学术文章,而眼前这本能让老百姓看得懂,而且乐意看。

  “我是个有自我要求的人,所以每一次创作都在挑战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方向,希望每个新作都能超越上一个作品。”如今的陈河坚持每天晨起花3、4个小时写作、练笔,保持住感觉,厚积薄发。

  温州是个出读书人的地方

  为年轻作家创造更多机会

  近十几年来,温籍作家笔耕不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大影响力。为此,在2016年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中国文学的“温州现象”。

  对于温州文学现象,陈河这样理解:一是温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温州作家接受地域文化的滋养,包容性很强,使得写作叙事非常大气;二是与温州人精神密切相关,温州人敢于冒险、善于变通、勇于创新,这些品质既体现在作家身上,更是体现在这些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或多或少都具有温州人敢于“闯天下”的特征。“总之,温州人不是只会做鞋卖鞋,温州人同样崇尚读书,是个出读书人的地方。”陈河补充道。

  其实,陈河当初之所以在40多岁时弃商从文,也与当时的文学创作环境有关——2000年以来,或多或少受温籍作家林斤澜的感染和影响,王手、哲贵、吴玄、东君等一大批温州本土作者开始成长起来,在文坛崭露头角,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学创作氛围。这再度唤醒了陈河心中搁浅已久的文学梦。2005年起,他将手中的生意慢慢收缩直到停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写作上面,从此靠写作“吃饭”。

  如何为温州的文学再添一把火?陈河建议,政府和职能部门需要主动再多做一些事,比如强化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多与国内知名文学刊物接轨,让年轻作者有更多展现的舞台和发展空间。“希望能看到更多本土的80后、90后年轻写作者能接住这根‘接力棒’。”

  家乡更美交通更方便了

  积极参会共谋发展

  “其实,我现在每年基本都会回来一两次,回家乡寻找灵感,况且经常能在海外听到‘乡音’,所以对温州自始至终保有一种亲切感”。谈到乡愁,陈河如是说。

  但家乡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最近温州的交通建设发展很快,逐渐有了大都市的样子,环境也变得更加宜居,除了我小时候印象中的松台山,现在又冒出很多新公园,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变得越来越好。”

  长期穿梭在国内外的陈河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常年在海外创业打拼的华侨通常比较朴素“土气”,反而国内的老百姓倒是更显几分“洋气”。“这点上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快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变得越来越高。”

  对于即将召开的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陈河心中有着不小的期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大会,这么多国内外的温州力量汇聚一堂,凝心聚力谋发展,是一件好事、喜事。作为其中一员,感觉很荣幸,这次参会我一定会非常投入。”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