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平:华峰屹立 惟有创新

温州网 2018-11-09 14:28:00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 资料照片

  有什么比股价还让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更关注的呢?

  作为温州首家在境内上市企业——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股价是动态的。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取决于股价的涨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比股价涨跌更重要。”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尤小平就是这样回答记者访问的。

  尤小平坦言:“对于华峰集团来说,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回顾华峰集团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华峰集团之所以能屹立华夏之巅峰,正是依靠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创新。

  步步创新

  谱写温州民企新传奇

  有人说,尤小平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传奇。

  而尤小平说,他只是个普通人。他的创新来源于生活。华峰的创新只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工作中积累,然后产生质变的结果。

  那么,就让我们跟着尤小平看看,他如何引领华峰发展方向的。

  1994年,尤小平对瑞安塑料十一厂进行技术革新,引进了一条聚氨酯鞋用树脂生产线。

  对于尤小平来说,这是在他领导下华峰进行的第一次产业转型,标志着华峰集团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跨越。

  对于华峰来说,这是从一家普通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向全国最大聚氨酯生产企业迈出的第一步。

  对于温州民营企业来说,这却是从“低、小、散”的传统生产模式向代表着技术、资金集约发展的“新温州模式”的标志性转变。

  经过这次产业转型,华峰集团成功进入了极具发展潜力的聚氨酯产业。在尤小平的带领下,华峰集团于2003年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制品生产企业。同时,这也极大促进了当时作为温州主要产业的鞋革业——对比之前使用的进口原料,华峰生产的鞋用树脂产品大大降低了温州鞋的成本,让温州鞋革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鞋都功勋企业”的光环,也因此被戴在了华峰的头上。

  “创新是所有企业的最强烈愿望。”这对尤小平说来意味深长。因为这种愿望点燃的火苗不仅燃烧在他的心中,更烧在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上。

  1999年的冬天,尤小平按照“从母体突破,在体外新生,促整体提升”的制度创新思路,打破了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组建了华峰集团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中高层员工的股份占据了较大比例,形成了家族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合理股权结构。这就是尤小平为上市量身定做的“新壳”。

  作为一名温州家族制企业管理者,他眼中的上市何尝不是个美味却又烫手的山芋。面对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公众企业转变中的众多困惑和阻力,尤小平说:“必须向金融、资本市场进军了,单靠华峰自己,无法迎接全球化挑战。有些时候,必须要懂得扬弃,必须要敢于突破。”

  2002年8月,华峰氨纶接受上市辅导,开始了上市的步伐。此后,尤小平带领华峰氨纶三易券商、两历政策变动,终于在2006年8月23日敲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市宝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众公司,温州首家境内公开上市的民营企业。

  领先半步

  追求创新与和谐的统一

  面对华峰取得的成绩,尤小平最先肯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所身处的时代。他说:“企业的发展与大环境是紧密相扣的。华峰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没有社会的和谐安定,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华峰走不到今天。”

  尤小平始终认为,华峰需要努力地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强壮自身。他说:“要发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突破,先人而为,使企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让尤小平在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民营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坚持产业与产品的优化提升,坚持“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当年温州民企给人的印象都是作坊式家庭企业,多以量的扩张占有市场。但是尤小平觉得这并不等于民企的进步。产业结构、管理水平、制度建设等很多方面,民企都有弱点,这与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尤小平另辟蹊径,进入了高分子材料行业。“要不断冲破面前的障碍,甩开后面的追兵,永远比别人快半步”,是尤小平对华峰的一直要求。

  为了这“半步”,尤小平始终坚持推进产业提升,把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作为华峰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做强做大聚氨酯产业,坚持适度多元化发展,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是他为华峰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

  为了这“半步”,尤小平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制创新,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视为华峰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华峰打破了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构筑起了家族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股权结构。

  为了这“半步”,尤小平不惜一切代价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把增强管理团队的市场驾驭能力视为华峰发展的重要保证。他重视人才,珍惜人才,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华峰的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

  求发展,更求和谐。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尤小平一直都很重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企业与员工的交互作用。在他的眼里,无论是市场信息,政策导向,抑或是员工情绪,周边居民看法,都是承载企业发展之舟的水面。

  为了切实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尤小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员工关怀、社区和谐和社会公益等工作。他为失学儿童、贫困农民、各类基金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扶贫等项目累计捐款超过3000多万元,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投入超过5000万元。“关注员工健康、关注环境、关注社区民生已经不是企业愿不愿做的事,而是必须做的事。不这么做,企业内部和谐不了,社区环境和谐不了,企业发展也就长久不了。”

  聚心合力

  广纳人才为创新源动力

  “我的员工要有霸气,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知识、理念,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尤小平眼里的优秀员工。

  尤小平知道人才对于企业的价值,他把人才视为华峰最大的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华峰氨纶上市时他就说过:“家族毕竟只是家族、温州也毕竟只是温州,人才都有限的,如果企业能面向整个社会引进人才,那就能取得丰富得多的资源。”

  在引进一名高级工程师来华峰的过程中,他曾说过:“知识财富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收藏就会贬值,只有得到运用,产生物质价值才能永恒。”这说明,他懂得用事业去吸引人才,更懂得用良好的环境,公平的机制和客观的价值体现平台吸引人才。

  在华峰的基层管理人员中,一半以上是引进的人才;在中层管理岗位上,引进人才也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在公司高层,华峰氨纶的总经理是从江苏请来的氨纶专家杨从登,其同乡的高工杨清文则成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而来自黑龙江的段伟东也因业绩突出被任命为华峰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通过引进这些高层次管理人员,充实了华峰的管理队伍,同时,也带动了原来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使华峰管理团队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为了更好的留住人才,尤小平提出并身体力行着“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这四个共同理念,让员工切实体会到在华峰是能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我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尤小平说。在最初的股权改革中,他一方面向减少自己家族的持股比例,另一方面让广大中高层管理干部和基层骨干持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华峰是全体华峰人的企业,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

  同时,尤小平提出要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让广大员工都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让全体员工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此外,他还强调要实行全员的长效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知识层次。“现今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已经不再是要素制约,而是思维、观念的制约,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惊喜。”

  在此之上,尤小平毫不松懈对自身的要求。“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打造自己,去掌握现代的手段、思维,用现代的方式制定发展战略,并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不断调整战略的发展方向。”

  正是在尤小平这位极具创新意识的舵手的带领下,华峰巨轮正以高昂、稳健的姿态,驶向新的彼岸。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