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朱立科的“牛人”三章

朱立科的“牛人”三章

温州网 2018-11-09 14:45:00

  “一鸣”采用利拉伐全套挤奶设备,使奶源的安全卫生在技术上得到有力保障。资料照片杨冰杰摄

  温州网讯 没有解释,没有宣告,一鸣公司的总经理朱立科消失了两个半月。一鸣奶吧的店员甚至不知道老板曾经“不见了”。

  两个半月后,记者在市区学院大厦一鸣公司办公地见到朱立科。他穿着浅色衬衫,黑色西裤系在外面,走起路来飕飕带风。

  很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有几个标签都可以贴给他:靠一杯杯卖牛奶卖到十个亿的“牛人”,让422头澳洲奶牛坐飞机来温州的“敢想者”,把传统养牛变成融合一二三产业链的实践者……在别人眼里,朱立科这一路走得很顺,总能变出一些让人想不到的新花样。他自己却说,创业至今走过许多弯路,好在像只打不死的“小强”,就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然后也总能走出一条阳关道。

  曾有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他,当好第二代创业者秘诀是什么。他迸出三个词:传承、规范、创新。在今天看来,这三个词恰是一鸣过去20年创业的写照,更是今后20年发展的指路引领。

  在两个20年之间的节点上,养牛人朱立科用两个半月画下两道分隔符,标出自己追逐创业梦的三个篇章。

  【第一章】

  创二代

  “别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磨难从未成为前进路上的荆棘,反倒点燃了他创业的激情。

  朱立科自称“创二代”,因为父亲朱明春养鸡,拿过全国劳模,是家里第一代农民企业家。

  出生于1972年的朱立科,孩童时代就经常帮父亲养小鸡、打疫苗,眼见了父辈创业的艰辛与坚韧。这让他懂得,“不服输就是温州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也让他悄然形成了主导一生的决定。

  高中分班时,全班56人,很多人选医,选农的就他一个。高考填志愿时,三个志愿从北农大填到浙农大,都填畜牧专业的,也就他一个。毕业分配时,同学们忙着找工作,他却整天待在寝室翻畜牧业教科书。同学们纳闷,朱立科,家里人给你找好工作了?他不多作解释,心里自有十二分的坚定:工作早找好了,那就是回家,帮父亲创业。

  成功从不从天而降。创业之初,朱立科面对的便是种种历练。那年,中国第一波奶业到了最低点,低潮波及温州,奶农纷纷开始倒牛奶。原本养鸡的朱明春,担起农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弃”鸡养牛。

  学了四年怎么养鸡,家里突然改行养牛。一切突如其来,但朱立科丝毫未动摇和父亲并肩作战的决心,“他不怕输,我也绝不退缩。”就这样,朱立科在温州奶业最艰苦的时刻,开始创业了。

  永远别小瞧温州人,尤其是一心要创业的温州人。戴个眼镜的朱立科,讲起话来斯斯文文,像个教书先生。但文气的外表下,有一种目标明确坚定、不服输、不怕吃苦,闯劲十足的温州精神。

  卖了鸡收了奶,家里接近一穷二白,还要面对这么多牛奶怎么保质,怎么加工,加工成什么样人们才买单等一连串的问题。眼前分明是暗流湍急的“黄河”,他却不知畏惧,不知哪来一股拗劲,非要劈出一条前行的路——白天到牛场收奶、进车间做工,晚上扎进实验室,不厌其烦地把溶液从这个试管倒进那个试管。

  失败无数次光顾他。想研发蛋奶,却总是解决不了鸡蛋遇热就凝固的难题;想加工鲜奶,做出的产品却经常变苦、分层;想规范化生产,花大价钱引进的设备却糟糕得不行……朱明春眼见儿子屡试屡败、屡败屡试,从不责怪。这份默许和宽容让朱立科更深切地体悟到父亲的“不服输”,也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不死心”。

  好运,向来垂青有韧劲之人。

  创业次年,朱立科成功攻克“鸡蛋遇热凝固”技术难题,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新产品“一鸣蛋奶”一鸣惊人,迅速“攻占”温州老百姓的早餐桌,打出朱家转行后第一场胜仗。朱立科的创业故事,就此写下漂亮的第一篇章。

  【第二章】

  创新者

  “发展永远大于发财。”——不论处于哪个阶段、采取何种方式,这句话始终是他创业创新的准则。

  今天,大街小巷的“一鸣真鲜奶吧”成为市民的一大餐厅,也是投资者纷纷加盟的合作对象。可她的成长壮大之路,却没像今天显得那么光鲜。

  2002年,在成功开发“一鸣蛋奶”的基础上,一鸣公司提出了“牛奶+谷物+苹果+鸡蛋”的早餐新理念,并开出首家“一鸣真鲜奶吧”,打响温州人“早餐革命”第一炮。

  但事实上,把温州人从“稀饭+肉包+油条”的早餐习惯中拉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段时间下来,首家奶吧没赚钱。换了别人也许要赶紧“收摊”,朱立科倒好,一口气再开7家。他说,“我观察很久,发现这种新业态让年轻消费者很喜欢,说明奶吧有前途。”

  也就是这一年,朱立科为他的“闯新路”找到了理论支撑。他经历了改变人生的一堂课,学到两句话。一句是“平凡坚持到底就是伟大”,如今写在一鸣公司的墙上。另一句没写墙上,但永远记在了心里,作为他不断创新的根源——“发展永远大于发财。”

  果不其然,奶吧模式赢得市场,迅速入驻市区各社区,并向周边城市拓展。

  发展大于发财,引进澳洲奶牛亦如此。

  2008年,中国奶业遭遇阴霾——三聚氰胺。虽然一鸣产品没出问题,但朱立科从别人的失败中察觉危机,重新思考了发展与发财的关系。短期看,奶吧模式无疑能发财,但从远期看,一鸣不能光靠奶吧,还必须有独特的定位。

  于是,他“异想天开”,要把产奶量高、奶质好的澳洲奶牛空运到温州。一时间议论纷纷,澳洲牛能在温州养?就算养活了怎么保证品质?422头不是小数目,平均一头3万多元的花费,搞砸了可要血本无归。

  “真是压力山大。”他笑,虽然看起来是引进牛,实际上是改变整个饲养方法和理念。因此要解决的,不只是奶牛水土不服,还有工艺、流程,乃至人员技术、资金运转等一系列问题。

  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一鸣攻克重重难关,试验并创新了“澳牛温养”的先进饲养方式,推广到泰顺等地,搞成生态循环农业,践行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定位。

  然而,与成长相伴的总有质疑。“一鸣牛奶曾经查出抗生素超标?”“奶吧鲜奶是奶粉泡的?”“鲜奶24小时到家能做到吗?”

  应对猛辣质疑,朱立科主动约请媒体记者参观养殖场和加工厂。去年,一鸣还拿全年利润跟IBM公司合作信息化项目,打造智能产业,光是生产设备就要花1.3亿元。这套智控体系包括奶源追踪功能,自动记录生产过程的每个细节,质量可追溯,安全有保障。

  如今,一鸣奶吧多达673家,遍布整个温州、辐射全国;澳洲奶牛数量翻倍,“一鸣澳奶”产量飙升……每一步成果都印证了他的坚持,发展永远大于发财。

  【第三章】

  创未来

  “一个人走得快,一伙人走得远。”——他说这是震撼最深的一句话,因为逼他去想领导者不在时,企业该怎么办。

  今年4月,朱立科杳无音信地消失了。正当一些朋友紧张他时,他又回来了。

  原来,“消失”是因为一次特殊测验,源自几年前一堂MBA课程。那堂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假设你离开公司,去一个没有任何通讯的地方待半年,离别时你会对团队说什么?学员们答得五花八门。最后,老师给出答案:这个问题其实是要大家思考,一个企业领导者如何做到自己离开时企业运转得更好。

  这堂课让朱立科深受震撼,竟真的去实践中测验。结果证明,团队在他离开时能够继续前进。他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几年来的团队建设开始起效。

  一鸣的团队建设起步于2006年,全员参加学习,全面梳理企业战略、使命和工作方式。学到“疯狂”时,公司包车把40来人载到广州、深圳、上海,一学就是4天3夜。每天上午8点半学到晚上9点,再自习到凌晨2点多。这种狂热的学习持续了一年多,培养出今天一鸣的一批骨干。

  不仅出去学,朱立科还把咨询机构引进来,建起一鸣自己的“黄埔军校”,形成自己的培训体系。今天,哪怕随意一个奶吧服务员,上岗前也都经过一鸣的集训。

  谈及这些让朱立科感慨和自豪。他说,一鸣能走到今天,首先离不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企业发展就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持久。光我一个人走得快没用,得一伙人有能力才走得远。

  借这次“突然离开”,他不仅测试了团队,也梳理了自己的创业历程、重新思考了一鸣的未来。洋洋洒洒几万字方案,描绘出企业今后发展战略,还取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标题——《2014年夏天,一鸣再创业,继续成长二十年》。

  的确,在温州这几年深受金融风波影响的背景下,一鸣仅用短短5年时间,实现乳品主业从年产3亿元到10亿元的突破,给外界的感觉有点一鸣惊人。但朱立科却在外人的称赞中,看到了内在的忧患和压力。一鸣未来的增长动力在哪里?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必须要及早谋划和行动。这个夏天,他提出把“与员工共享、与客户共创、与环境共赢、与公司共进”作为企业新的文化基因,再谋二十年成长。如果非要从中选一样,他说会选第一个。因为,只有整个团队有活力有希望,一鸣才能不断创造出长远的未来。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潘建中 姜巽林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