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麻纺布生意的麻行僧街

温州网 2018-12-07 09:10:44
温州的口语中少有“僧”字,唯有“和尚”之称。那“僧”字属书面语。因此,将麻行新街写成麻行僧街,虽仅一字之差,也透视了些许文人们喜欢作秀的味道。

图为麻行僧街码头 陈国浩/钢笔画

  温州网讯 麻行位于市区樊宅巷的东面,宋代也曾是三十六坊之一,叫什么酒坊来着,大概就因为用词太冷僻,叫不惯,故很快被人所淡忘。不过明代称为“广惠坊”,也长不了多少。倒是古代这里因开着几家交易麻纺为主的店铺,被市井以“麻行”称之,反显得实在又实用。清代,麻行因属城里人到江心寺游玩的必经之路,遂渐成气候,人走多了,街面便自然有些变化,于是也就有了麻行新街的称呼。当然,也有人称其“麻行僧街”,理由是“江心寺”名大僧众,南宋后期最多时和尚多达一千余人,这还不包括那些云游与取经的,把这江心寺几乎挤爆,处于“僧多粥少”的境地,于是麻行一带也就有人打起了和尚的主意,开些客栈之类,以供那些无辈分的和尚租住。此理由若成立,便可设想早年的麻行新街上,随处可见僧衣飘荡光头闪现了。

  其实,温州的口语中少有“僧”字,唯有“和尚”之称。那“僧”字属书面语。因此,将麻行新街写成麻行僧街,虽仅一字之差,也透视了些许文人们喜欢作秀的味道。

  然早年凡浙南地区的百姓都喜欢来此街上购买麻纺布肯定是真的。发展到后来,街面上的“畚扫堆店”逐渐取代了麻纺类的铺了,形成温州地区颇具名声的“畚扫堆店”一条街。方言中的“畚扫堆店”,即指那些经营竹类器用具的杂铺,诸如扫帚,畚箕、扁担、篓筐之类什么的,因为大多属农用类的非贵重物品,故也无需摆放整齐,店堂里随处一“堆”就行。

  在原麻行僧街北端的出口处,是古城七大城门之一的“永清门”,据说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市井俗称“麻行门”。那“永清”之意,如同永乐、永嘉、永定、永熙等等,只含吉祥,与温州后来的地名无关。永清门的北面即瓯江,早年也可以算是一道沿江景观带,伫立北望,便有“朝霞粼粼帆千艟,古屿苍茫瓯江中”之感叹。

  永清门外有一条细长的小巷,通樊宅巷而延伸至象门街那边。小巷名为“瓜棚下”,纯是城外“自留田”种植瓜果的缘故。那象门街上有无名石桥一座,架在与瓯江相通的塘河支流上。建炎四年,正是高宗赵构的到来,才使这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当时赵构以州治为行宫,游芙蓉里开元寺,再沿城墙四周察看,旋驾时入迎恩门,恰好轿过那座小石桥,遂问知州事卢知原此桥何名,卢为讨皇帝喜欢,答了个“上安桥”。高宗悦,命金书桥额。有清代戴文俊一诗单表此事为证:

  花发芙蓉古寺宽,早参神御集千宫。

  而今辇路萦秋草,犹自桥名说上安。

  有了皇帝的金书桥额,不但由不得象门不成街,且连地名也跟着变做了“上门”。象门街在明代已发展成码道,成年堆放着来自青田上游方向来的一些货物,故被官衙改称为“积货坊”。而那座与皇帝“沾亲带故”的上安桥拆于民国初期,当时是因泄洪与浚河需要,在象门北端即古时号称安定水门原址上扩建陡门。此举可说是一项民生工程,除泄洪,同时也使信河和百里坊河之水流动起来,即平时在瓯江落潮时让闸门微启,河水则外漏,便可达到全城水网盘活,澄清河水。

  来源:温州晚报

  □吕禅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