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水源保护“第六大工程”迅速推进 护得水土安宁

温州网 2018-12-10 08:00:00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水土保持座谈会上,全省首个大型水源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珊溪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经验被作为典型案例在会上推广……

  温州网讯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水土保持座谈会上,全省首个大型水源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珊溪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经验被作为典型案例在会上推广,其规模之大、举措之实受到与会者普遍关注,并获省水利厅充分肯定。

  为保障全市5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我市将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珊溪水源保护“五大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六年来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库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水土流失导致的面源污染却已逐步成为“后整治时期”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尤其在2016年,“莫兰蒂”台风带来特大降雨,部分水域出现持续浑浊现象,水土流失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保护好温州人的“大水缸”依然任重道远。

  为此,从当年10月起,市水利局(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迅速启动专题调研。经过一年科学谋划,市政府于2017年11月出台《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水土流失治理作为水源保护“五大工程”的延续——“第六大工程”来实施,在全省率先启动大型水源地水土流失集中治理,计划总投入2.56亿元,其中水利部门1.2亿元,在2019年底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5平方公里。

  眼下,库区文成、泰顺、瑞安两县一市均已完成工程总体立项和EPC总承包招投标工作,并陆续进入施工阶段。通过推进“5+3”八大举措分类施策,全面打响库区面源污染攻坚战,确保两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5+3”精准施策 打响库区面源污染攻坚战

  日前,记者在飞云湖畔的泰顺县筱村镇夏明秋家庭农场看到,3米宽的生产道路及配套截排水沟已开始建设,预计明年3月完工后,将使库周农业生产条件跃上一个新台阶。

  连日来,位于珊溪水源地上游的泰顺已率先启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记者了解到,为克服治理项目点多面广、进度难控制等缺点,我市在全省率先采用EPC建设模式治理大型集中式水源地水土流失,实行统一设计、施工、管理,由属地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业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的整体性和进度的可控性。

  水土流失原因复杂多样,今年初以来,我市结合水源地实地踏勘调研,对不同区域“症结”开出“八味猛药”:包括造林和封禁治理、裸露面修复、经果林整治、小流域治理、灾害点治理5项工程措施,以及强化监管执法、加大预防力度、加强动态监测3项非工程措施。

  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指向改善库周生态。比如,占珊溪水利枢纽集雨区近半面积的文成,库周水土流失面积达260平方公里,护岸、封育、生态清淤等任务在三地最重,仅裸露边坡治理涉及库周12处“生态疮疤”,其中,珊溪镇乡村道路东侧需治理面积达1.5万平方米。水库上游的泰顺则更需注重植被涵养,将重点开展经济林治理、封育等。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方案》中还明确提出,结合我市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以及库区乡镇产业特色和文化特点,推进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计划在泰顺县司前镇、包垟乡及文成县双桂乡等地打造一批具有水源保护特色的示范工程。此外,建设具备水土保持和景观工程于一体的沿库彩色林和村旁绿化带,同样将为建设全省“浙南后花园”打下生态基础。

  3项非工程措施,则相当于在库周撒下一道“长效安全网”。通过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网络和预报制度,对水土保持生态和水质定期动态监测,为监督执法、综合治理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珊溪水源保护属地联合执法队伍常驻库区开展长期化、常规化的监督检查,持续保持水源保护高压执法态势。

  四个“统一”机制 打造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在珊溪水源地流域内,16条一级入库支流和100多条河道就像一条条血脉,贯通了库周文成、泰顺、瑞安25个乡镇,滋养着沿途每一处村子,共同维系着我市500多万人的饮用水源。

  在库周开展一场如此规模宏大的水土流失治理,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确保到2019年底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珊溪水源水土流失治理动员会上,市政府与属地及林业、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分别签署责任书,明确了各自职责与任务。而作为珊溪水源保护“第六大工程”的水土流失治理,将继续延用“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机制,由市珊管办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及考核。

  一纸责任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治理清单”。各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特别是对一二级水源保护区进行重点治理。农业部门牵头开展库周经果林、农田综合整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利部门负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预报制度,强化项目水保监管和审批,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林业、国土、交通各部门推进植树造林、地质灾害点整治、裸露面修复等,完善“林网、路网、水网”。

  除各部门已有的治理方案外,经市珊管办与属地政府实地踏勘,统筹规划了综合治理方案,涉及治理经济林580公顷、封育9876公顷、农田护岸19000米、裸露面治理64000平方米。可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0.82万吨,年增加水涵养量290.3万方。这一降一增两条曲线,将为珊溪水源地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与此同时,我市多方筹措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走“以水养水”市场化路子,专门设立“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支持属地政府。在项目完成后,根据其进度、质量、效益等因素予以奖补。同时,我市将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目前,我市已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以“考核指挥棒”确保项目进度。将珊溪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纳入对属地政府以及市级有关部门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考核内容。由市珊管办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的督查工作机制,采取提醒、督促、预警、约谈等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市还将同步健全水土保持设施的长效管护,动员库周各行政村制定村规民约,落实管护队伍,加大对水保设施的保护力度。同时,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库区转产转业结合,通过发展全域旅游、生态高效产业,使群众从生态保护中得到实惠,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郭乐燕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