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家太庙在温州

温州网 2018-12-10 10:10:05
宋高宗曾经驻跸江心屿,今江心寺有“高宗道场”碑。

宋高宗在温州题写的“清辉”两字。

  温州网讯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里面安奉着其祖先的神主,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所谓神主,即牌位,就是将祖先的名号写在板子上,进行供奉、祭祀,寄托哀思。太庙一般设立在皇宫的东面,表示对祖先的崇敬,因为中国历来以日出方向为尊。在南宋,这个作为皇帝家庙的太庙曾经设立于温州。那是宋室南渡之初,高宗赵构南逃,南宋建炎四年(1130)正月二十一日进入温州港,二月初一日,御舟至江心孤屿,驻跸江心普寂禅院。后登岸驻州治,改州治衙门为行宫,州治住宅为宫禁,谯楼为朝门。

  迁设城内开元寺

  宋高宗驾到温州后,张纲《华阳集》记载他“时巡东南,钦惟宗庙未获妥灵,肆命有司,奉祠于近郡”,太庙因此也暂时设在温州。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称(建炎四年二月)“己丑,奉安景灵宫祖宗神御于温州开元寺”,有人据此认为太庙是建炎四年二月设立在城内的开元寺改名的天庆宫,后又将太庙天庆宫移至华盖山顶。其实时间、地点、经过,均误,产生错误的关键是李心传将福州误为温州,而后人又混淆太庙和景灵宫的关系,以及神主和神御的区别。

  所谓神御,即肖像。御,谓御容,就是皇帝或其配偶的塑像。大量供奉帝王祖先的塑像始于宋真宗,据《宋史·礼志九》:“国家道观佛寺,并建别殿,奉安神御。”由于它供奉的塑像,作为皇权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象征,所以礼节在不少方面比太庙还要隆重,这些别殿中,以景灵宫为最重要,相当于第二太庙。

  宋室建炎南渡初,沿江战事紧张,朝廷决定将原放在开封景灵宫、随同南迁的北宋历代皇帝的塑像存放于后方安宁之地,由御前军统制王躞任祖圣容礼仪使,护送塑像,与塑像同行的还有庞大的仪仗队、乐队和僧人道士组成的队伍,从间道走扬州后,将景灵宫塑像迁于福州,而将永安军会圣宫、扬州章武殿的塑像迁于温州。据熊克《中兴小纪》:“二月,戊子,诏万寿观、会圣宫,章武殿之神御至温州天庆宫奉安。”景灵宫塑像当时未至温州,更没入开元寺。又据罗大经《鹤林玉露》:“福州启运宫,在开元寺,有七祖御容塑像,乃西京陵寢之旧。南渡之初,迎奉于此。”可见此开元寺在福州,《建炎以来系年要》误为温州。

  天庆宫是自宋真宗诏天下后设立的,温州天庆观是本州重要的官方道观,将塑像安放在温州华盖山上的天庆观,本为上优的选择,所以没有必要先将开元寺改名充当。而己丑比戊子还迟一日,哪有先为名天庆宫,次日又改回开元寺的道理,开元寺改名说,于情于理于据皆不成立。渡江后,自宋代皇帝塑像,皆寓温州天庆宫,是指会圣宫和章武殿,非景灵宫,更非太庙神主。

  至于温州太庙的设立时间与地址,明嘉靖《温州府志》有明确记载:“冬十月,遣祠部郎郑士彦奉送太庙神主至州,冬十一月,奉安于开元寺。”可见太庙设立时间为建炎四年十一月,地址是城东的开元寺,今址为市区公园路东南大厦。

  下诏保护,严惩失火

  太庙的神主是当作皇家祖先的化身,认为祖先的灵魂就在神主牌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早在建炎元年七月十九日,高宗赵构在扬州诏:迎奉神主赴行在,寓安祖宗神主于扬州寿宁寺。到建炎三年高宗南逃,四月二日,太庙原背负太祖皇帝神主亲事官李宝至瓜州被金人驱虏,遂致遗失,后朝廷以重赏求之。

  建炎四年十月四日,以祠部郎官兼太常少卿郑士彦充护从,奉迎太庙神主往温州。原先温州太庙所只称神主所。对此,度支郎中侯懋认为:“恭以清庙乃国家严奉祖宗之所,自历代迄于本朝,皆以太庙为称。昨以车驾临幸东南,有司一时申请,遂以迎奉神主为名,无乃渎慢在天之灵,望改神主所之称,止以太庙所为名。”温州以前只有太庙之实,至绍兴三年,温州才有太庙之名。朝廷曾任谢伋除祠部郎官,温州主管神御,王铚《送谢景思假太常少卿奉祀温州太庙先至三衢省觐》诗作赞云:“神游眇邈海边城,捧诏躬祠盛此行。九代衣冠汉原调,百年礼乐鲁诸生。东山世德声名早,南省仙班气象清。晓雨都门携锦帐,路人更羡采衣荣。”为了神主的安全,绍兴二年三月二日,高宗下诏:“温州太庙百步内,居止遗火者,徒二年;致延烧奉安寺观,流三千里。”在法律上保证其安全。在这严格的管理下,开元寺一直平安无事,后太庙迁回临安,开元寺就失去旧日的显赫地位,故遭不测,于绍兴十年毁于大火。

  随着战事稍有好转,绍兴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祠部员外郎兼权太常少卿、太庙景灵宫提点江端友倡言太庙在温多有不便,应该在临安府行宫门内修创太庙。不久临安太庙落成,五年二月四日,诏差祠部员外郎、权太常少卿张铢奉迎太庙神主赴行在所。高宗下旨在温州举行盛大的祭祀送行仪式,其温州祭享等事,令温州通判权管,至此温州太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促进温州经济文化发展

  渡江后,自宋圣祖(赵玄朗,即财神赵公明)以下塑像皆寓温州天庆宫,其官员以祠部官兼知州。其职责不仅负责景灵宫,同时还负责太庙。赵构为帝,是为昭慈皇后孟氏封,故高宗对她十分尊敬。绍兴元年,孟氏亡故,绍兴三年,高宗遣户部员外郎徐杞奉昭慈皇后册宝,入温州太庙,制其塑像,以信安郡王孟忠厚为礼仪使,将塑像迎入温州景灵宫。

  当时奏告迎奉仪式繁杂隆重,费用极昂。故绍兴三年十一月九日,温州知州程迈上奏:“逐时供奉酌献,并一行官属请给等,一年费用钱粮共五万七千余贯。窃缘逐时酌献及官员衣粮不敢违缺,兼近迎奉昭慈圣献皇后神御、册宝,又有支费不少,望赐支降。”于是高宗诏令礼部给降两浙路空名度牒、紫衣共二万贯,以三分为率,二分度牒,一分紫衣,付给温州专充前项开支。度牒是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僧尼可免地税、徭役,官府可出售度牒;紫衣、师号是道士地位的象征,由官方颁任,在宋代也作为有价证券买卖,其收入以充军政费用。

  绍兴六年,高宗下诏把在温州的天章阁、万寿观帝后塑像,令干办官黄彦节迎奉赴行在,惟圣祖像留温州,据《建炎以來朝野杂记》,后者一直至绍兴十三年二月,才被迁移,等于说赵公明的塑像在温整整停留了十三年。由于皇家太庙与宋帝塑像在温州多年,也间接导致温州经济迅猛发达,文化因而繁荣鼎盛。

  来源:温州日报

  潘猛补/文南航/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