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礼堂:让农家的家风家训亮出来

温州网 2018-12-10 10:40:00

  温州网讯(卢洁)12月23日,星期天礼堂日,永嘉桥头镇梨村文化礼堂好不热闹。这一天,该村文化礼堂的家风家训馆迎来开馆仪式,村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共同学习传统道德文化,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

  仪式开始前,文化礼堂讲师陈学军在“白云讲堂”开展“墨香梨村”主题讲座。梨村向来有“浙江书法村”的美誉,陈老师结合书法在村中的文化传承介绍了千年古村——梨村的历史变迁,讲述了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榜样事迹,让村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村史,让孩子们成为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者。

  讲座结束,大家一起移步家风家训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永嘉县委宣传部部长叶朝阳与桥头镇党委书记尤建夏亲自为家风家训馆揭牌。馆内展示了陈氏宗谱、乡贤们的书法作品以及践行忠孝美德的动人故事,还有老一辈革命家流传下来的红色家风。大家在一一观赏后,一份涤荡精神的感受涌上心头,不知不觉间,每一个人心中都觉得多了一份传承的责任感。

  在文化礼堂书画室里,不少书法爱好者们各展其能,执笔书写自己的家风家训,有工整有序的楷书,有行云流水的行书,还有大气磅礴的草书,一幅幅承载着优良家风的作品在眼前一一展现,在场村民连连称赞叫好。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梨村文化礼堂家风家训馆的开馆是这几年温州文化礼堂建设中弘扬家风家训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几年,温州通过文化礼堂建设,让传统家风家训或在文化礼堂集中展示,或是分姓氏、族谱喷绘于自家外墙,又或是邀请书法名家书写、装裱悬挂在自家门口——这些行动,不仅让群众从这些传统家风家训的光芒中汲取道德精神力量,把“忠、孝、仁、义”的博大情怀世代相传,也充分展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日益蓬勃发展的文化自信。

  挖掘:家家有家训户户好家风

  为充分挖掘本地家规,传承优秀家风家训,2016年8月,温州市首个家风家训馆——英桥王氏家风家训馆在龙湾区永昌文化礼堂内正式落成。该馆以英桥王氏家训对永昌堡人民抗倭历史的长远深厚影响为背景,设置了展板区、互动游戏区以及观影区,将一万两千余字的《王氏族约》家风家训所蕴含的“为官体国在乡惠里”的家国情怀和“崇儒重教勤俭守法”等家训渗透在王氏家规和家风故事中进行展示,以声、光、影结合的的表现形式来展现龙湾区优秀家风典范。

  相较于英桥王氏家风家训馆的集中展示,平阳昆阳镇鸣山村将“家训上墙”的做法,也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鸣山村分布着30多个姓氏,几乎每个姓氏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祖训家规。在文化礼堂创建过程中,鸣山村的30多个姓氏家训“走出”族谱,通过每个姓氏的家训绘于自家外墙上,以彩绘山水画和古代家庭美德代表人物以及古体文字等具有“古味”的“家训墙”,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座座具有独特教育意义,又不失韵味的家训墙在绿树清水、白墙黛瓦的衬托下,显得非常生动美丽。

  “一孝父母、二和兄弟、三序长幼、四睦夫妇、五训子孙、六亲宗族、七联内外、八慎职守、九遵法纪、十行文明。”这是鸣山村蔡家家训;“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勤与俭……”这是鸣山村徐家家训片段之一;“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这是鸣山村朱子家训内容之一……这一个个家训不在再如“隐士”般藏匿在家谱里,而是掀开了那层层神秘的“面纱”,刻在墙上,凝聚成“鸣山家风”,让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也让群众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路灯下,月色中,村民们经常围在一起,讨论着墙上的家风家训,也督促自身严格遵照这些方面的标准去做。

  培育: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培育好家风,形成好民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将好家风更“接地气”,几年来,鸣山村以文化礼堂作为家训家风的传承场,利用所中的“横阳讲坛”这一平台,开展道德讲座等,通过诵读《朱子家训》、《劝善词》等名篇佳句、上台讲述“我的家风”好故事等形式,在汲取经典精髓的同时,努力传承文明家风文化。同时,该村举办祭祖、敬老、祈福等民俗活动以及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将家训搬上舞台,通过喜闻乐见的吟诵、舞蹈、歌曲等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家训文化内涵,将好家风更深入地融入家家户户。

  这几年,类似于鸣山村、梨村等培育家风家训的做法,在温州各地乡村的文化礼堂时有上演。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不少的经验和做法值得点赞。今年6月份,鹿城区发布自采自编的“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系列读物,撷取了20个来自寻常百姓家的好故事,依托文化礼堂进行推广,成为了百姓的精神滋养。当时,在广化街道文化礼堂,推出了以“耕读二十四节气”、“走进老人尽孝道”为主题的大地学堂,联合鹿城区共建单位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师生一起制作家风家训的细纹刻纸作品,在无声的手语中传递家风精神。同时,鹿城区还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在文化礼堂举办“送家训对联联传文明家风”送对联、送月饼、送粽子活动,来自各界的书法爱好者纷纷走进文化礼堂,为群众写对联送祝福。

  另外,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纪念改革开放40年·寻访温州好家风——我们一起走过的40年”国际家庭日活动也在鹿城举行。当天的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有知名书法现场书写好家风好家训,还有家庭教育咨询、法律咨询服务、亲友团晒图宣传集赞等活动。据了解,该活动前期,通过各文化礼堂组织推荐、家庭自荐等形式,全市范围内寻访到了40对家庭和美、家教严格、家风优良的夫妻,专门为他们提供免费婚纱拍摄并制作成册,为他们记录下改革开放40年一起走过的路,留下美好芳华,并以这40位夫妻的家庭故事为素材拍摄主题微视频。

  传扬: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坚定农民文化自信

  “好家庭是孩子的天堂,好家风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好家教是优良的精神家园。”温州市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化礼堂建设之中,只有将家训家风融入进去,才能改变“干巴巴”的状况,让文化礼堂充满“家”的感觉,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于是,在瓯越大地,挂家训成了近几年来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比如乐清市乐成街道景贤文化礼堂及其家风家训传承基地,几乎每户村民的门口,都挂上了自家的家训,令人赏心悦目。景贤人文馆、东溪书院、周氏爱莲馆等场馆,处处体现着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样在永嘉苍坡村,挨家挨户的宅院门前都悬挂着各具特色的家训。“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家庭以和为贵,人生以善为本”、“有爱才有家,有德才有福”……一条一条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家训,成了百姓每日出入家内外时,都会见到的文字,这些文字逐渐也成了百姓们做人做事的一把标尺。

  永嘉苍坡的村民李金平告诉记者,他家的家训是“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这一家训,时刻警醒他要和睦亲人,友爱邻居。而乐清景贤文化礼堂的村民告诉记者,通过文化礼堂建设,当地六大姓氏都挖掘、提炼出了自家的家风家训。当地洪氏家族的代表洪方云自豪地向记者说道“洪氏家训是‘达不失礼、强不凌弱,穷不丢书、贫不遗志’”。

  “家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一代代人受益匪浅。每当我们家有人外出,或读书或经商,我们都会在出门前一顿晚饭桌上将家训说上一说,一来坚定家人们在外地时的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二来也重申做人做事的准则,不能忘本。”永嘉桥头梨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家风家训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人民数千年的伟大实践。家风家训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凝聚家庭人心、实现家庭梦想的精神动力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何依托文化礼堂使家风家训成为坚定农民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着重要在‘写起来’‘展出来’‘融进去’上下功夫。‘写起来’就是充分挖掘各地优秀家风家训文化,整理汇编成册;‘展出来’就是把家风家训展现在文化礼堂,润物无声地送到百姓身边,关进大家心里;‘融进去’就是把邀请专家讲家风家训,发动典型家庭传家风家训,利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家风家训等日常工作生活相融合,以此弘扬和奏响家风家训,使之成为新时代‘育新人’的有效路径。”温州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专家指导团成员、温州市文明办副主任丁柏强说。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