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的落“温”生根:从“吓跑”邻家小女孩到成为“普通温州人”

温州网 2018-12-29 07:52:00
2006年,他再度回到温州,从此落地生根,爱情与事业的藤蔓生出花叶,结出硕果,围绕成了他温州生活的美丽花园。
韩巍然一家人在温医大校园合影

韩巍然一家人在公园游玩

  温州网讯 1996年的夏天,美国大学生Warren Hyde获得了一个前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他曾在书本上无数次读到关于这个国度的故事,对于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之旅,充满了兴奋与期待。求学期间,他的老师为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韩巍然,取自谐音,也意为“高大巍峨”。

  他原本以为,短短一年的交流学习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小小插曲。那时的他也许不会想到,他和中国的情缘会这样深,在未来,中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会成为他温馨的家园。

  随着中国的大门越来越开放,2001年,这个美国男孩得到机会又一次来到中国,在温州医科大学(原温州医学院)担任外语教师,半年执教期满回国时,他对这座城市已是深深眷恋。2006年,他再度回到温州,从此落地生根,爱情与事业的藤蔓生出花叶,结出硕果,围绕成了他温州生活的美丽花园。

  从异国他乡到“我的家”

  上世纪90年代起,温州高校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2001年,在美国工作的韩巍然获得了一次前往温州医科大学就职的机会。

  韩巍然是一个热衷于中国文化又极富探险精神的人,所以他只是在地图上稍稍看了看这个江南城市的坐标,就背起了行囊远赴他乡。

  初到温州,这座城市送给他的第一份见面礼,就是一种“比普通话还要复杂的语言”——温州话。韩巍然笑着说:“温州人热情好客,见到我总要上前搭话,但他们都说温州话,好一些的也是‘温普话’,总是令我一头雾水。可现在,有人能直接和我进行英文对话了。”

  当时往来温州的外国人还不多,在他造访平阳时,邻家一个小女孩看到碧眼高鼻梁的他,竟吓得哭着跑开了。“我可能用了十年时间,才让温州的小朋友不害怕我。”韩巍然开玩笑说,“现在,我去学校接我的女儿放学时,小朋友们见到我都很亲近,还要跑过来跟我说上几句今天刚学的英文句子。”每天带着女儿散步时,总会有人看到小姑娘后,一边感叹着“好漂亮的混血女孩!”一边要和父女俩拍照,“但我女儿并不喜欢这样,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温州人。”

  2001年,韩巍然在一场婚礼上结识了英语教师、温州平阳女孩陈小红,两人一见倾心。执教期满回到美国后,电子邮件和越洋电话就成了月老的红线,牵系这段异国情缘。

  随着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越来越高,为外籍教师来温求职创造出更多机遇。2006年,他再度回到温州,先后在温大、温医大就职。2007年,他与陈小红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正式成了一位“温州女婿”。2009年,这对夫妇的“小公主”降生,给全家带来更多欢声笑语。现在已在温州生活多年的韩巍然偶尔还能说上几句温州话,浓浓的归属感让他更喜欢称这里为“我的家”。

  礼物盒里的“中国”

  韩巍然的家乡在气候宜人的美国西雅图,婚后,一家人几乎每年都会回到美国探亲。2007年,从温州前往西雅图的过程还颇费周折,夫妇俩一般都得先坐飞机到上海,在韩国首尔或日本东京转机飞往西雅图。这些年,随着中国交通的发展,一家人只需坐动车到上海,或乘坐飞机去香港,就能搭上直飞西雅图的航班。

  最初,夫妇俩会准备一些有中国或温州特色的纪念品送给美国的亲友。“丝绸、瓯绣、青花瓷、兵马俑小摆件……几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我在美国的老家布置成了一个‘小型中国博物馆’。”韩巍然说,每一年回美探亲,他和爱人都会通过这些小物件让家人走进中国、了解温州。

  与此同时,他们也热衷于用美食来讲述“舌尖上的中国”。说起温州特产,第一个蹦入韩巍然脑海中的就是温州鸭舌。“温州的鸭舌非常美味,所以店里刚一推出真空包装,我们就买了许多带去美国。”韩巍然说,吃过的人都交口称赞。

  又过了几年,他们的“礼物盒”又添了新的角色,韩巍然说:“我的女儿发现了一些小零食,虽然是美国品牌,引入中国之后却被开发出了很多独特的新口味,大家不由感叹中国人的创意。”

  “因为在美国的文化里,送礼物并不一定要多贵重,”妻子陈小红解释道,“送的是一份新意,也是一份心意。”

  过去,韩巍然夫妇赴美探亲总要带着许多当年拍摄的照片,山间的日落、城市的高楼、郊区的薄雾、孩子令人欣喜的成长……一张一张地跟居住在美国的父母亲友讲述在中国的生活。而现在,即使相隔万里,也能通过视频聊天第一时间取得联系,一段和女儿一起玩闹的小视频也逗得家人笑得人仰马翻,可谓是“天涯若比邻”。

  一位外籍教师眼中的变迁

  2011年,韩巍然来到厦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紧接着又完成了博士学位。在厦门的七年,将韩巍然的温医大教师生涯分为两段,加之2001年短暂的任教,韩巍然笑言:“我也算见证过三个时期的温州医科大学了。”

  谈到变化,韩巍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科技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这不但体现在教学设备的更新上,也表现在学生手中那块“小砖板”上。“最初,班上几乎没有学生拥有手机。”韩巍然说,“第二次回到医科大的校园,有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多数手机的功能限于通讯,不像现在,不仅人手一台,还都是智能机。”韩巍然开玩笑说,手机的普及与革新,也给他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出了一道小难题。

  “但不得不说,科技的进步和资讯的流通,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现在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英文原版学习资源,更多人愿意在闲暇时间观看英美剧集和原声电影,韩巍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提高,至少现在他们更乐于开口表达,不再局限于从前的“哑巴英语”。

  作为一名任职多年的外籍教师,韩巍然还看到,外籍教师逐年不断增加的同时,也蕴含着角色的变化。“曾经,外籍教师来校执教都仅仅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工作,而现在,更多的外籍教师任教Medical English(医学类英语课程),比如用以全英文授课的形式教授护理、基础医学等课程。”这样的教师资源,让学生既有机会体验沉浸式英语课堂,又能及时接触到时下最为顶尖的学科研究成果。

  近年来,温州高校办学更加国际化、前沿化,国际交流、专家访问、科研论坛层出不穷,外国人身影众多的校园就像一个“小小联合国”。韩巍然不无骄傲地说,在今年的温医大60周年校庆上,双语流利的女儿,还为来自美国、葡萄牙等国的专家学者引导解说,当了一回“小向导”。

  来源:温州晚报

  见习记者:尹恬然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