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该如何做文章?委员这么说

温州网 2019-01-10 08:17:00
但也有个别桥下空间堆积着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仅影响轨道交通的行驶安全,而且破坏了市容市貌。

  温州网讯 温州市轨道交通S1线预计将于今年春节前后投入试运营。先行投入试运营的有桐岭站、潘桥站、动车南站、新桥站、德政站、龙霞路站、惠民路站、三垟湿地站、龙腾路站、科技城站、瑶溪站、奥体中心站等12个站点,其中除桐岭站、动车南站和奥体中心站之外,其余9个均为高架站。

  对于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等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一直受人关注。昨天,记者在走访中发现,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管理状况总体较好,有的通过设立绿化带、花海、停车场等实现公共资源的综合化利用,得到不少市民称赞。但也有个别桥下空间堆积着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仅影响轨道交通的行驶安全,而且破坏了市容市貌。

  有的桥下有花有草有篮球场有的桥下却遭遇“垃圾倾倒”

  昨天,记者首先来到S1线潘桥站。该站位于市区福州路与前岸西路交叉口,与福州路平行设置。记者看到,潘桥站附近高架桥下方的土地已平整,地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绿色的草苗。该区域已被隔离,行人无法随意进入。

  紧接着,记者又来到S1线新桥站。该站位于瓯海区温州西站(国铁)站场南侧,海棠路与东四路交叉口,站点附近高架桥下方区域已被栏栅隔离,附近种植了大片花海,环境优美。

  在S1线惠民路站,该站附近高架桥下区域已经进行绿化管理,并种植部分树木,不远处还配备了停车场、室外篮球场,其中篮球场也即将投入使用。

  但S1线沿线有的车站高架桥下的空间却并非这样美好。

  近日有市民举报,一建筑施工方竟在S1线龙霞路站附近高架桥下非法倾倒垃圾。在温州市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协助下,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梧田中队和瓯海区梧田街道对这一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并责令涉事施工方限期整改。

  涉事的建筑施工方一名姜姓负责人称,他们在自身建设项目业务开展过程中未考虑周全,为图方便把移动住房的岩棉板和其他生活垃圾倾倒在此。他们已承诺在轨道交通S1线试运营前,清除所有垃圾,并拆除简易房设备。

  桥下空间实施保护性利用

  下一步将设置隔离,加强巡查

  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等资源的管理和运营,一直受人关注。那么怎样对该空间资源进行管理和运营呢?

  S1沿线土地现场管理负责人唐永敏介绍,2018年11月19日,我市发布《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试行)》,对在建和已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保护区管理予以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第三章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为特别保护区,30米内为控制保护区。办法还规定:除交通、市政、水利、绿化、环卫、人防等设施的工程外,特别保护区内禁止进行建设活动;作业单位或个人在控制保护区内从事施工作业活动,应当制定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并需经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意。

  唐永敏说,因公共利益需要,在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S1线运营安全的情况下,经市铁投集团同意,可对桥下空间实施保护性利用。下一步他们将对S1线地面线路、车辆段、停车场实行封闭管理,并按照规定对高架线路设施设置警示标志,在高架线路桥下空间设置隔离设施,并加强S1线全线保护区巡查力度,进一步确保营运安全。

  委员支招如何利用桥下空间

  S1线沿线高架线路桥下空间该如何有效利用?本期《委员观察》栏目有请市政协委员支招。

  市政协委员、市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光辉

  对高架桥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是温州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城市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们在城市主干道上建造了包括轨道交通S1线高架桥在内的很多大型的桥梁,对于这些公共区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有效利用。

  管理是利用的先行措施,相关部门要对城区的桥梁进行集中梳理,确认并编制可以利用下层空间的桥梁目录,进行统筹规划。此外还需进一步明确每座桥梁的管理单位,对已经建成的可利用空间,可以按公益性提供给社会,也可按市场需求,出租给需要的用户。

  很多高架桥都临近居民生活区、办公区域等,在不影响防汛、交通安全等前提下,可以将其建设成停车位,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还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市政协委员、浙江方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忠虎

  不仅要在规划管理上下功夫更要贴近生活,把方案落到实处

  轨道交通S1线高架桥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种,是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下的产物。闲置的高架桥下空间,一旦没能得到有效管理,往往会成为违法人员的“自留地”,非法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侵占了公共资源,也破坏了周边环境。

  高架桥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涉及方方面面。轨道交通S1线的管理部门应与高架桥所在地的街道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及时沟通,耐心引导,不仅要在规划管理上下功夫,更要贴近生活,把方案落到实处。这样类似的可以参照七都大桥下面的活动公园,能让居民享受到改造的便利,也为环境的维护奠定了群众基础,这样就少了不必要的争执,既很好地利用了桥下空间建设,又利民惠民。

  市政协委员、瑞安市滨江中学副校长周作瑜

  街道可与花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创新桥下空间绿化建设模式

  温州市轨道交通S1线的开通,给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的大运量公共交通服务,同时将更有力地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随之产生的S1线高架桥下空间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温州市轨道交通S1线贯穿温州市中心区域,沿线的风景关系到城市的市容市貌。按照“绿色理念”,高架站桥下所在的街道,可以结合自身区域情况和规划需求,创新桥下空间绿化建设模式。街道可以和花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约定企业在花圃经营过程中必须维持植物覆盖量,并做好监督、指导。

  这一块可以参照东瓯大桥旁的油茶花种植地,花圃的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区域人员流动,成为所在街道的宣传窗口,一举多得。

  来源:温州都市报

  见习记者陈恩欣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