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暖暖的红糖 闪闪的眼镜

温州网 2019-02-27 09:26:00
飞云江孕育了深厚的河流文化,滋养了多彩的农商文明,马屿镇农耕发达、物产丰富,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亮点纷呈,一边是广袤的稻田和甘蔗林,一边是偌大的眼镜光学产业园,这无疑是马屿最具特色的风景。

成片的甘蔗林。

眼镜是马屿的支柱产业。

  冬日,江风很凉,江岸边落了霜,我的脚步还徘徊在飞云江马屿段。马屿镇地处瑞安市西南部,飞云江穿境而过,上接高楼镇,下达瑞安港,建设有马屿渡口,是飞云江流域重要的客货码头和交通枢纽。飞云江孕育了深厚的河流文化,滋养了多彩的农商文明,马屿镇农耕发达、物产丰富,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亮点纷呈,一边是广袤的稻田和甘蔗林,一边是偌大的眼镜光学产业园,这无疑是马屿最具特色的风景。

  马屿红糖暖着我们的岁月与记忆

  去马屿,最好的时节应该是秋末冬初。马屿的甘蔗开始收割,搭建在田野上的红糖作坊火光焰焰,正在烧制土红糖,糖香弥漫着田野,也飘进了村庄。刚出锅的糖浆,金黄而黏稠,轻轻地剥来舔在舌尖,是一种带着甘蔗原味的甜香,这搁浅在岁月中最纯粹的甜香,让人顿觉生活的美好。

  瑞安的古法制糖业闻名遐迩,特别在马屿、陶山两镇,有种植甘蔗和古法制糖的悠久历史,传说始于南北朝,是医药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在陶山隐居时推广甘蔗种植,并教导民众榨汁熬糖,作为药引。一直来,每到甘蔗成熟之时,马屿和陶山的田间地头,是蔗农采收忙碌的身影,路边道旁,是小山丘一样的甘蔗堆,这些甘蔗或现场售卖或运往制糖作坊。

  我在柴上村见到了年轻的村支部书记郑式良,2016年,他在马屿创办了轩尔甘蔗红糖有限公司。他说:马屿和陶山,地处飞云江下游上段,土质肥沃、多砂疏松、滤水性强,加上向阳透风,种出的甘蔗水分和糖分多,味道清爽。后来甘蔗发展成两类,一类是皮脆肉松、专供生吃的果蔗,也称甘蔗,陶山大量种植这一类;另一类皮硬肉实、含糖分高,专供榨汁熬糖,称为糖蔗,马屿种植的就是这种糖蔗。

  郑式良说:“我为什么要从事制糖业,与我的家庭有关。我外公是蔗农也是糖工,他与我外婆住在飞云江南岸的永丰村,那里是马屿制糖业的发源地。柴上村在飞云江北岸,我家在江口,我小时候经常坐渡船去外公家。每年入秋之后,糖蔗都长得袅袅婷婷,田野充满无限的灵动,外公外婆就忙碌起来,要给糖蔗打叶割壳,保证蔗茎清秀整洁,有利蔗田通风透光。蔗叶长达一米,边缘有锯齿,锋利如镰刀,外公外婆在蔗林里猫着腰,在叶子间穿梭,尽管他们小心躲避,脸上手上还是被割破。到了暮秋,每天晨光初现时,外公就去田园里收割糖蔗,我跟过几次,看到早晨的秋霜涂抹在糖蔗的叶片上,薄薄的一层。外公手抄一把砍刀,手起手落,一株糖蔗就倒下了……”

  永丰村有几家红糖作坊,但村里蔗农多,只能排队轮流制糖。糖蔗储存期不长,每年村里的糖坊制糖期也很短暂,大约从农历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最长也就一个半月的时间。糖蔗收成时,糖工们便在上年留下的烟囱旁挖土砌糖灶,用毛竹、稻草建棚屋,两天就可以搭建完成,像一座高大的茅草房,这就是季节性的糖坊,当地人叫糖棚或糖厂。此时晚稻已经收割完毕,稻田正闲着,糖坊周边堆满了糖蔗,还有面积庞大的蔗渣堆。

  我在马屿用了半天时间参观了3家糖坊,制糖都是使用原始的“连环锅”。当糖蔗送进糖坊后,第一道工序是榨汁取水,汁水流进一口大缸,经过粗滤布过滤后倒入第一个煮糖锅加热,再倒进木桶里沉淀过滤后,进入第二个锅内煮熬,这样一锅接一锅地反复煮熬浓缩,进入第十一个大铁锅时,原白色糖汁已经变成了金黄色、十分黏稠的糖浆,这时得由经验老到的师傅来把关,靠嗅觉、视觉、味觉来判断是否可以将糖浆舀进糖盂里,这是古法制糖的第一个关键;舀早了会嫩,做成的红糖不香;舀迟了会老,做成的红糖有一股焦味。糖浆在糖盂里慢慢冷却,这时需要4个糖工用平铲和木槌反复快速地碾磨滚压,这是古法制糖的第二个关键,若稍有拖沓或错误,就会成为黏巴无清香的“牛皮糖”,只有碾磨滚压到位,待糖浆变成色泽黄白的固体状,才制成质感松绵、易于融化、蔗香浓郁的红糖。红糖加工流程非常紧凑,每个环节之间的接应也需要极为熟练的人员,每个糖坊至少需要12个糖工。到了农历十二月初,红糖生产完毕,糖工们拆除棚屋和糖灶,收走铁锅等器具,还能赶上冬种。

  用古法制作的马屿红糖,保存了糖蔗中的营养成分,能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排毒养颜、化淤止痛等功效,是温州女人做月子的必需品。近些年来,马屿的甘蔗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1亩地能收获1万斤左右的甘蔗,100斤甘蔗能制作10斤左右的土红糖。这样的一个产量,还是供不应求,消费者大多是老瑞安人,他们说:市面上的红糖基本是工业化生产白砂糖的附属品,口感黏腻,容易上火,马屿红糖温胃暖心。

  马屿眼镜创造了一个“致富神话”

  因境内有山形如马鞍而得名的马屿镇,从宋朝开始,成为飞云江流域的水陆要冲,商旅来往频繁。到了清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把温州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马屿作为“浙闽两省通衢”,地位更加显现。加上天井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马屿商业兴盛,民众有经商传统。商业薪火绵延了近千年,今天的马屿镇商贸经济格局明显,眼镜、被服、家纺等行业形成规模,其中眼镜生产与销售尤为闻名,在马屿缔造了一个“眼镜王国”,创造了一个“致富神话”。

  成立于1993年的浙江方氏眼镜制造有限公司,占地24亩,生产车间12000平方米,是温州屈指可数产值超亿元的眼镜企业。我慕名来到了该公司,采访董事长方孔利。方孔利说:“1982年,十多岁的我与哥哥一起跟随卖眼镜的姐夫到东北摆眼镜地摊。第一站是石家庄,在那里居无定所,到处漂泊,哪里有集市,就挑着担子往哪里跑,挤公交,赶火车,不在话下。我赚了第一笔钱,35元,去买了一件风雪衣,把自己穿得暖和些。当时马屿约有5万人在全国各地做眼镜生意,大家亲戚带亲戚,走南闯北,沿街叫卖,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眼镜销售大军。后来我还去了郑州、济南等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积攒了一点钱,就到市场里租赁柜台,开始站柜台卖眼镜了,并做代理商。当时许多马屿眼镜商也与我一样,有了资金实力后开始租店面或和百货商店联营销售眼镜,开出了2万多家眼镜经销店,掌控着全国大多数眼镜销售渠道。同时,也有一些人拿着资金回老家办工厂。我是九十年代初回来的,也办了家庭作坊,业务做得顺利,到了2000年,我想把事业做好做大,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建设现代化办公楼和厂房。”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马屿人外出摆眼镜地摊了,马屿“眼镜王”王瑞政是代表人物,他的传奇人生在马屿传为美谈。王瑞政出生于1937年,10岁起帮父亲打渔,踏上颠簸的渔船,从飞云江出发,到东海搏击大风大浪。长大成人后,他去代课、做挑砂工、给人画铅笔肖像画,均收入微薄;就卖掉家中唯一值钱的一块表,购置工具材料,在马屿老街开了一间修配钢笔眼镜的小店。凭借着心灵手巧,他修出的钢笔、眼镜让顾客满意。农村里老花镜销路好,他又尝试自己“制造”,利用晚上时间,在煤油灯下做实验,他把铁皮剪成细长条,拿榔头敲出凹槽,用钳子夹住焊成框架,装上镜片,再安上长脚。经过多次实验,在某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马屿历史上第一副自己生产的老花镜诞生了。他满怀喜悦,又接连做了几副,但当时政策不允许“单干”和销售,他向大队申请多次,终于办得一张证明,可以到周边地方推销眼镜。那天他出发,过飞云江用掉了5分钱的渡船费,身无分文,直到下午才做成了一笔生意,饥肠辘辘的他才有饭吃。

  马屿段的飞云江波涛滚滚,日行夜奔,远方有它的前程。王瑞政也像飞云江那一脉水流,不愿重复古老的宿命,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挡他前行的豪情,十几年间,他的足迹遍及浙、闽、赣、川等地城乡,1978年秋天,他开始“闯关东”,带上徒弟去东北做眼镜生意。1983年,王瑞政和儿子王鹏在长春正式开办“王鹏眼镜店”,之后创办磨片车间,事业的框架初步形成。

  商业基因一直潜藏在马屿人的血脉里,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迅速生长,瞬间便枝繁叶茂。这个飞云江畔的小镇,经过一代代眼镜商的闯荡拼搏,现在拥有大小企业100多家,产值超10亿,80%的产品出口美国和欧洲各国,占地207亩的眼镜光学小微园建成,解决了马屿许多眼镜企业的用地问题。马屿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研发、配件加工、表面处理、成品包装、市场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方孔利带我参观他公司的生产车间,9条生产线上,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熟练地操控着机床。方孔利指着一批正在调试中的成品眼镜对我说:“眼镜产业是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产业,消费需求正在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意味着未来市场的潜力还很大,竞争也很大。为了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在悄然中调整步态,把产品做出品牌特色,与市场同步,与时代合拍。”

  来源:温州日报

  曹凌云文/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