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帮扶助力阿坝州文化产业结出精品之果

温州网 2019-03-24 09:46:00

  温州网讯 精美的民族服饰,热情的舞蹈动作加上风格鲜明的音乐,连日来,壤巴拉锅庄展演接连在国际会展中心、五马街、星河广场等地热闹上演,不少市民被这民族舞蹈深深吸引并驻足观看。据悉,这是此次2019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上进行的壤塘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由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壤塘县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倾情演绎。作为温州市东西部对口援建县,阿坝州壤塘县、阿坝县、红原县受展会主办方邀请,“千里走亲”组团亮相此次文博会,全方位、多形式地展示藏区风情文化。精彩的展示内容背后是阿坝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市对其进行文化帮扶的突出成效。

  藏区风情文化精品颇受温州市民青睐

  在文博会主会场的5号馆,200平方米的藏区风情馆内,展现了奇异多彩的安多藏民族风情。展台现场人头攒动,阿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产品文化,吸引了不少嘉宾和观众前来参观,时不时会有人向参展商咨询相关情况。据温州市挂职阿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奚玉钿介绍,此次阿坝县组织了7家参展企业20余种产品亮相文博会。其中,唐卡绘画、纯天然藏香、木雕、传统裁缝技艺、手工艺制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备受青睐。

  在藏香展位上,第四代传人德金这几天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好多温州的老人和青年都对藏香很好奇,我都会认真给他们解释藏香的制作和功效。”德金介绍道,自己祖上三代都是制作藏香的,父亲一直很担心这种传统手工艺会失传,于是她便联系上了阿坝县政府和温州援建团的工作人员报名来参加温州文博会。“展会每天销售额都在两千元左右,这在我们当地几乎是一个月的销量了。”德金开心地告诉记者,文博会给了她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她一定要将藏族传统手工艺认真传承和保护下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温州援建团一直都在深度挖掘阿坝县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特别是此次还将藏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服饰和手工制品“引”到了文博会现场,成为了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亮点”之一。“一百多条羊绒披肩一早上全部被抢空,不少企业负责人和市民都加了我微信咨询订货。”阿坝神座荣瓦仓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索朗告诉记者,披肩采用了藏区纯天然的羊毛和牦牛绒,还有精美的唐卡图案,不仅寓意着美好和祝福,也是对藏族文化传递的一种形式。

  除了文博会上的产品展示,壤塘县这次还精心安排了为期5天的“壤塘文化周”,以非遗活态展示、电商交流、文化对话等活动为市民带来原汁原味的藏文化“特产”。此外,还在我市启动了“100幅唐卡100个城市”巡展活动,让壤巴拉文化与温州瓯越文化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有效地提升两地交流融合和扶贫开发新进程。

  文博会为藏区文化产品搭建了展示交流的舞台

  红原县此次共有6家特色企业在展会上亮相,带来了牦牛肉干、奶粉、地毯、唐卡、藏香、藏茶等民族特色产品,同时展览了反映红原文化、旅游、生活的作品,发放了红原旅游宣传册,展示了红原形象。

  “此次借助文博会的平台,红原县的参展企业认为将自己的形象带到了亲人家中,所以都很开心。代表红原参展的企业多是红原本土特色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对红原土特产的加工、包装和销售,能够带动部分贫困户增加收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温州市挂职红原县委常委、副县长吕金记介绍道。

  除了搭建展示的舞台,文博会还为藏族同胞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6号时尚设计馆,云品·瓯忆工作室的一些展品图案还带有我们藏族文化的特色,我觉得这就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在文创领域的融合和交流,值得我们回去好好学习,未来在文创方面也能吸引到更多温州企业到壤塘开展交流合作。”壤塘县委副书记达尔吉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也在文博会现场仔细观看了其他展位展出的产品,深受启发。他期望现在和以后,能继续借助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更进一步加强两地的沟通和交流。

  “阿坝州一带是藏区文化风情的‘富矿’,民族艺术精彩纷呈,这些艺术瑰宝应该走出大山,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据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文博会组委会特地远赴千里之外的阿坝州,邀请当地的文化精品企业参展,也是希望通过文博会的平台,让藏区文化精品走进沿海地区市民的生活,更能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专业领域的人士能够了解藏区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交流对接,帮助提升他们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非遗+扶贫”模式帮助民族地区深挖文化“富矿”

  记者在文博会现场看到,众多唐卡绘画、金属制品、木雕、传统裁缝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阿坝县得到良好保护与传承,并延续至今。事实上,这些非遗文化资源是当地的文化“富矿”,也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更是我市对口援建的“突破口”。这其中,壤塘(浙川)文化扶贫产业园项目正是我市通过“非遗+扶贫”模式,助力阿坝州地区深挖文化“富矿”的典型缩影。

  壤塘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是嘉绒、安多、康巴等藏文化交融交汇地,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壤塘立足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保护重任,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帮扶下,壤塘以本地丰富的非遗为引子,深入实施文化强县战略。

  “壤塘(浙川)文化扶贫产业园项目今年就要落成了,它对壤巴拉非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文化强县的建设添砖加瓦。”达尔吉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出台了《关于促进壤塘县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非遗传习所一次性建设补助,从扶持藏戏演出,逐步扩大到唐卡、藏香、藏茶、藏药、石刻、陶艺、觉囊梵音、传统服饰、川西北民歌等。

  目前已建起27个非遗传习所,已有3000余名农牧民群众从事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学习民间技艺,制作文化产品,拓宽增收门路,人均月增收300元以上,消除贫困人口1600余人。通过传习所积极鼓励农牧民参与文化保护传承,培育起一批文化发展“能人”和示范户,让文化不仅“富”群众脑瓜子,更“富”群众钱袋子。

  “文化产业是壤塘脱贫致富的关键。”达尔吉说,在温州援建组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交流的机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资金扶持,以及技术层面的保障帮助下,他们立足自身优势,确定了建设“一城、两县、三地”的发展定位,下一步将文化产业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旗帜,作为实现脱贫奔康目标最有力、有效的途径,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张晨 胡超然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姜蕾蕾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