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碧莲镇缸窑村:曾经因缸而名 期待因缸而富

温州网 2019-04-24 09:13:00
如今,他们已经修复了被一度废弃的古老的龙窑,大力发展缸文化旅游事业。

缸窑村里,最多的就是缸。

  温州网讯 永嘉碧莲镇缸窑村,曾经以缸窑制作和生产为主产业,村名也以此命名。

  2012年,缸窑村的最后一名制缸匠人在村里的龙窑里完成了最后一次烧窑,此后,这个承载了300余年的缸窑制作,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4年,缸窑村的村民把独有的缸窑文化通过展览馆的形式留存,融入到文化礼堂的建设中,取名为《缸窑记忆》,要把这段历史文化永久保存、记录下来。

  如今,他们已经修复了被一度废弃的古老的龙窑,大力发展缸文化旅游事业。

  缸窑展览馆,

  留存失落的记忆

  漫步缸窑村,可见村内摆放着众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缸制品,酒酲、酒缸、水缸、米缸等。曾经这些都是该村的特产,在浙南一带小有名气。如今这些却无一产自本村,都来自外地。对于这种失落,缸窑村的村民深有体会。

  于是在2012年,当缸窑制作退出历史舞台时,该村就有了想法,筹建一个缸文化展览馆,把这段历史文化永久保存、记录下来。2014年起,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碧莲镇政府的帮助下,从集资、设计到施工、收集展品,古朴而又丰富的展览馆落成。

  走进展览馆,门口排列着各式各样的缸制品,上方的“缸窑记忆”似乎把众人拉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制缸年代。入口处的玻璃地板下用原先的碎瓦做装饰,这些都是村里的烧窑遗址出来的。而馆内的缸制品如盐罐、缸锤等制缸工具,都是从村民家里一样一样地收集过来的。展览馆二楼内介绍了缸窑制作的工艺流程,分别为挖土、捣土、制坯、阴干、修坯、上釉、装窑、烧窑等。尤其是展馆内两幅巨幅照片,记录了缸窑村最后一次烧窑的过程,以及最后一批制缸工匠的影像,尤其让人看了动容。

  据村民介绍,缸窑村李氏由李元清于清康熙年间自江西建昌府松城县迁居黄岗,因黄岗土质适宜烧制陶瓷,故开设缸窑。后从黄岗村分出来,成立了缸窑村。李氏在繁衍生息的同时,依然世代相传烧瓷工艺,由于烧制的胎质较为坚实,造型古朴,受到顾客的好评,鼎盛时期年烧缸达数万只,全村有60多户人家从事制缸行业。可是由于缸泥不足和市场需求减少等原因,该村的制缸者纷纷改行,直至2012年停止。村里的贩缸者则纷纷从外地买进缸制品,再销售其他地方。

  最后一名制缸匠刘世清,

  现参与到古窑修复工作中

  2008年永嘉县文物普查队在碧莲镇普查时发现一保存完整、仍在使用的“活文物”——缸窑。村民称它为“龙窑”“古窑”,因从先祖迁至这里开始,就建设起来,与村里的烧窑历史一样,已有300余年。2012年村里的缸窑制作停止后,这口古窑也就废弃了。在碧莲镇政府的扶持下,村民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对这个缸窑进行修复,现在已经修复完成。

  不久前,我来到现场时,村民们正在积极修复。只见窑体沿山坡15度角而设,平面成方形,中部隆成穹顶,长约60米,宽6.5米,外壁用不规则块石垒砌,中挖窑洞,窑室内宽2.5米,高至1-1.8米不等,沿山势递增。窑体腰部及顶端共挖有四处窑门,以方便搬运缸胚及成品,进柴口位于灶底部,用砖砌成方形,其上置方形通风口。窑就地取材,主要烧制黑釉敞口缸,采用木柴作为燃料,烧制时间为15-16个小时,完成后再凉置24小时后方成品,该窑最多可容1000多只缸胚,烧制完成后销往附近村镇,作为农村的生活用具。

  每当碰到有关古窑的问题时,带队的村干部总会呼喊:“世清伯,这个你了解,你帮忙说一下。”他们口中的刘世清,今年70岁。他从20岁开始拜村里的一位制缸老工匠为师,一直做了44年,是村里制缸时间最长,被视作全温州最后一名缸匠。

  回忆往事,刘师傅说,三年的学徒生涯是艰苦的,从揉泥、制作、进窑、烧窑到成品出窑,过得硬的技艺就是在一道道工序中练成的。

  44年制缸岁月里,刘世清经历了从国有、到集体、到几人合作办厂,再到独自一人制作,见证了缸窑从繁荣到衰落到他手里彻底停止。

  古窑旁边堆积着很多原先从窑址里搬出的缸窑,这些也成为村里唯一剩下的本土缸窑。刘世清的双手摸着这些缸品,向我介绍说,缸窑村制缸业鼎盛时期有60余人参与制缸,为缸业服务的外围人员更是无法计数,缸窑的陶缸远销浙南闽北。为此村里还另修了一处缸窑,如今自是废弃了。当陶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被瓷制品、塑料制品和玻璃不锈钢制品所替代时,刘世清也深感陶缸风光不再。等村里只有他一个人做的时候,他已从原先的做酒缸、水缸等几个品种只剩下做坟缸,因坟缸的烧制有些粗砺,外形不用特别讲究。渐渐地,这些也被外来品取代时,2012年刘世淸停止了他一生的制缸业,同时也表明缸窑村的制缸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很多人认为,由于缸泥不足和市场需求减少等原因,让缸窑村的陶缸无路可走。但刘世清觉得缸窑村还储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黏土,只要陶缸这门土陶制作工艺技艺不失,缸窑村仍随时会是名副其实的缸窑村。“主要是外地已机械化批量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我们还是以人工为主。”

  刘世清说自己老了,身体也不像以前这样利索了。制缸是个体力活,自己现在也可以退休了。当村里办起了展览馆,现在又要修复古窑时。刘世清的内心还是很高兴,并参与其中。现在常常有人找到他家里,叫他帮忙捏个茶壶什么的小物件,刘世清都非常乐意帮忙。

  卖缸60年的李啟安,

  还要继续把买卖做下去

  缸窑村的人从事的事情主要有三种,种田、做生意、制缸卖缸。其中有像刘世清那样专门的制缸者,还有专门销售者。鼎盛时期卖的比制作的人还要多,达100多人。今年79岁的李啟安是村里现在最年长的卖缸者,也是从事时间最长的,到如今已有60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李啟安的个子不高,他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早上挑着缸出门高点,回来就变矮了。18岁时,李啟安选择了跟父亲一样的工作,成为一名卖缸者。回想之前的生活,李啟安坦言非常的艰辛。每次出门前他都会选一个酒缸跟一口水缸,前者重80斤,后者重60斤。碰上好时机,两口缸一起卖出去,若先卖出一只,则要在担子前头绑一块石头,以达平衡。楠溪江的大源小源方向等地都留下他的足迹,最远的时候去仙居,要走上四五天的路程,到了当地,吃住在村民家中,交一定的伙食跟住宿费,直到把缸卖出去为止,再把换来的豆类跟玉米挑回家。李啟安说,那个时候不是直接用钱交换,连粮食都很少。

  有时,李啟安乘着蚱蜢舟,把一个个水缸、酒缸等运出去,一船可以放四五十只,到了渡口再集中放一户人家那里,吃住也在那家,直到把运出去的缸全部卖完。缸是易碎品,尤其是叫卖的地方很多都是交通不发达的山区,李啟安称自己也打碎过,心里自是痛心不已。“村里有个单身汉,挑着缸出去卖,不想到了那村,就打碎了。他当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村里的老人看他可怜,就向村里其他人凑了一些豆子让他带回家。”

  李啟安称,卖缸是个体力活,挑累的时候全身弯曲,连手脚都不能伸直,这个时候他就会找个平坦的草坪,整个人躺在地上,只有这样身体的疲劳才能缓解。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是卖酒缸的旺季,正月、二月份是卖酒酲的旺季,五六月是淡季。对于需养家糊口的他来说,自是一年四季都不曾休息,靠着自己的体力、脚力走村串户养活自己的家庭。

  曾经卖过缸的李宝芳自创了一支《卖缸经》,可谓卖缸者们的真实写照:

  缸窑人,缸窑人

  家中缺啥不愁心

  天亮担缸早出门

  翻山越岭有信心

  六月不怕太阳晒

  腊月不怕冰霜冻

  担东担西不怕肩担痛

  只想钱物担家中

  从前几年开始,李啟安买了辆小货车,雇了司机,继续从事缸制品买卖,主要是卖酒酲,从江苏宜兴市进货。凭着几十年的卖缸经历,李啟安只要敲敲,就能判断出好坏,有没有裂缝。因此很多人都信任他到他这里买。虽然年事已高,但李啟安没有停止的意思。这位老人说,现在做买卖可以坐车,比以前舒坦了,再者还可以贴补家用。好的时候一小货车的酒酲可以在一天内卖出,有着可观的收入。

  不出车的日子,李啟安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着堆满的酒缸、酒酲,或是查看或是装货。对他来说,这个从事了一辈子的工作,他还要继续下去。

  如今,这个村里还有四五十人从事卖缸的行业,在缸窑村的带动下,附近的一些村民也加入其中。

  近年来,缸窑村通过开展一系列新农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委会主任李中策告诉我,未来,他们还要继续传承缸窑文化,通过游客体验、参观展览馆等方式把缸行业恢复起来,打造缸文化旅游事业。让缸窑村因缸而生,更因缸而富,要让“缸文化”成为缸窑村的新名片。

  来源:温州日报

  柳苗苗/文陈胜豪/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