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际线”不断被刷新 温州这些楼曾是“浙江第一高楼”

温州网 2019-06-04 07:50:00
温州城市“天际线”更迭的背后,可以说是一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简史,也是温州人“敢为人先”精神的最佳见证。

  温州网讯 昨天,记者报道的设计高度339米的超高层商业大厦君康中心在瓯海动工建设的消息,引发市民广泛关注。2022年君康中心建成后,将刷新温州世贸中心大厦保持10多年的温州“最高纪录”,成为温州乃至浙南第一高楼。

  温州城市“天际线”更迭的背后,可以说是一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简史,也是温州人“敢为人先”精神的最佳见证。

  从“十三层”到“浙江第一高楼

  说起温州的高层建筑,很多温州人会说起望江路的“十三层”——东瓯大厦。2014年,在鹿城建区30周年之际,望江路崛起“十三层”被选入“影响鹿城30事”之一。由此可见,“十三层”在温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1979年,由温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东瓯大厦,层数13层、总高53.1米、建筑面积7370平方米。

  上世纪70年代之前,温州各类建筑多为3至5层。1985年1月,东瓯大厦建成后,53.1米的高度在温州城区一览众“房”小,不仅成为温州第一高楼,也是当时的浙江第一高楼,还引进温州第一座高楼电梯。于是,温州人把这栋楼叫做“十三层”。

  对于当时仍然较为落后的温州来说,东瓯大厦的建成意义重大。它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往来温州船只的航标和灯塔,也是温州的对外形象窗口。它曾于2007年经过一次大规模的装修。

  如今,东瓯大厦依然矗立在瓯江边。但“浙江第一高楼”“温州第一高楼”早已不是它,但此后“浙江第一高楼”多次出现在温州。

  1988年建成,位于市区人民东路、飞霞桥交叉口的工商银行大厦以17层、63.8米的高度,成为上世纪80年代温州地区的最高建筑。随着人民路改建工程的实施,沿着人民路陆续建起了江南大厦、环球大厦、开太天厦、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高层建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温州电信大楼以158米、28层高,接过“浙江第一高楼”和“温州第一高楼”的桂冠。

  进入21世纪,2006年建成、高度为168米的华盟商务广场(上),与2008年主体结顶、高度为333米的温州世贸中心大厦(下),先后成为温州第一高楼,温州世贸中心大厦更是多年来一直位居浙江第一高楼,成为温州的城市地标。

  温州的高楼越建越高,也有更多的超高层建筑亮相温州。在建和已建的超高层建筑有255米高的置信广场、288米高的温州中心、287米高的永嘉世贸中心等。

  今年5月成功出让的滨江商务区老港区二期地块,按照对外公布的出让条件,该地块将建设330米超高层。

  高楼孕育楼宇经济,“撬动”城市发展

  高楼不在于求其高,某种意义上,是市场需求推动着高楼的拔地而起,做大温州的楼宇经济。

  2019年,鹿城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坚持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做大做强现代金融、楼宇经济、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生、建筑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税收‘亿元楼’6幢”。楼宇经济依然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动能。

  楼宇经济是指隐藏在商用楼宇中的经济形态——以商务商贸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引进各类企业,增加税收。有人形象地把“楼宇经济”比作都市里的“垂直印钞机”。

  前天开工的温州君康健康产业中心项目,更是提出要打造一座多业态集聚发展的超高层商业大厦和税收10亿元楼。

  对于寸土寸金的温州而言,发展“楼宇经济”是人口多、土地资源短缺状态下的一种选择,而占地少、污染少、产出高则是楼宇经济备受青睐的重要因素。

  2013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建设总部集聚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规划布局,加快总部楼宇的开发建设和功能改造。按照市经信部门的介绍,到2018年,我市基本形成了杨府山滨江商务区、鹿城老城区、浙南科技城、瓯海中心区等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集聚区。根据《温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市争取形成税收超千万元楼宇40幢、超亿元楼宇10幢。

  “建设超高层商业体,能吸引一批高附加值的企业入驻,它的存在可以为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大平台,为城市发展创造巨额的税收。”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潘安平认为,建设超高层建筑也是城市形象打造的一部分,“高度决定影响力。我们最早对于国外大城市的认知,就是摩天大楼,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发达程度。可以说,这是一种摩登的国际范儿。”

  超高层建筑的运营成本、建设难度,决定了它的建造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如果设计建造得好,它必然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和品牌,正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楼。

  如何最大发挥高楼的效益?

  高楼,特别是超高层,如果可以充分发挥其效益,那么它的回报也是相当惊人的。以媒体公开报道的广州天河CBD为例,该CBD目前投入使用甲级写字楼118栋,税收超1亿元的楼宇48栋,其中有15栋税收超10亿元。14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河设立了184个项目机构,很多就落户在亿元楼宇中。在亮眼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亿元楼宇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精于业务的企业家。

  近年来,温州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众多高楼拔地而起,但这些高楼多为住宅。从楼宇经济的需要来看,温州办公楼宇的发展非常滞后。有调查显示,现有在温州的公司70%以上租在商住楼里办公,10%在酒店中办公,只有不到20%的公司在纯写字楼办公。

  市政协委员刘建亮认为,温州办公楼宇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杭州、宁波等省内发达城市,更无法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在硬件设施配置、软性配套服务功能、智能化建设等方面更是没有完全达到等级写字楼的发展水平。温州对纯商务型写字楼的规划很少,绝大部分楼宇消费都在商住两用型房产里,甚至很多租在居民区里,而从商住楼的市场供应角度来看,纯商务型大厦、酒店公寓等多属于中低档写字楼,整体品质不高。这也是制约温州楼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建设超高层建筑,就要考虑它对城市发展的领头羊作用,毕竟它都是花巨资建设,如果没办法发挥楼宇经济的作用,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大缩小。”潘安平认为,温州需要超高层建筑,但超高层建筑也需要好的规划和设计。

  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杨克明说,用于商业、商务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实力体现。很多企业愿意入驻超高层建筑,是考虑其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加分效应。超高层建筑体量大,对周边配套要求高,因此在规划、建设超高层建筑时,都需要审慎,要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建设。

  他主要有三方面建议:一是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说,超高层建筑要统筹布局,分散布置、四处开花对于城市景观提升的效果一般;二是从市场的承载能力来看,超高层建筑建成后,会对现有的中高端商务楼形成竞争,如果市场本身的需求不足,那么四处开花的超高层建筑,反过来会影响其他商务楼的运营;三是相比建设,超高层建筑的后续运营更为关键。超高层建筑如果运营不善,反过来对城市形象的伤害,也比一般的商务楼要大。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吕进科/文郑鹏/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