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勇: 守护两项非遗的人

温州网 2019-07-10 09:31:50
驿头格橱龙彩扎技艺、温州修谱习俗

 

 程海勇在制作格橱龙。

  忙忙碌碌扎制龙灯的场景在鹿城区山福镇驿头村已演绎了上百年。

  温州网讯 “圣旨亭路52号”的门牌贴在程家二层小楼门前。乍一看,这不过是座普普通通的农家小楼——道坦里撑出的铁架上晾着长长短短的衣物,绿色菜干摊开在水泥台阶上。

  走近了,才看出这小楼的与众不同处——门厅里架着一只五彩的龙头,还有一个形如橱柜、四周覆以镂空刻纸和各色人物的龙身。搭着棚子的后院更热闹,十几只龙灯已摆开架势,进入最后的装饰、安装阶段。

  四五个帮忙的村民分工干着各自的活,有的在给龙身上色,有的在扎制龙珠,他们口中的“大师傅”程海勇则将已软化成型的纸葫芦从锅里捞出来,进行烘焙。他说每只龙头上要装五对纸葫芦,但这纸葫芦现在已经没人做了,因为费时费力,做一个起码要半天。

  程海勇的妈妈和儿子程敬淏坐在道坦里,围着一个大大的竹编箩,也在帮忙。竹编箩里放着浆糊和已经刻好的绿色、红色、白色纸片,他们熟练地将三色纸片粘在一起,做龙头和龙身上用的刺花。读小学三年级的程敬淏说自己完成五十个刺花的任务,就可以去玩了。

  这忙忙碌碌扎制龙灯的场景在鹿城区山福镇驿头村已演绎了上百年。

  壹

  驿头村坐落在瓯江边。清澈的长溪穿村而过,潺潺水声伴着鸡鸣狗吠的应和,一路汇入瓯江。岸边斜倚的老树,近旁古朴的石桥,远处苍郁的青山,共同勾勒了一幅驿头田园山居图。

  驿头人十有八九姓程,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会自豪地说:我们程家和张阁老是两亲家。

  老人们口中的张阁老是明代内阁首辅张璁,他与驿头十二世祖程智是同窗。程智(1474-1538),字惟道,号半闲。张阁老称许他“公负异才,隐居不仕”,常沿着水路驾一叶扁舟至驿头访程智,切磋学问。后来张璁长子逊志,娶了程智的次女为媳,两大家族结为姻亲,关系更加密切,诗歌唱和,留下了《题驿山万松山房》《登驿峰》等诗。张璁还为程氏写了谱序,盛赞亲家家族积德行善的义举,并表露心迹:“极想驿山泉石之胜,不获如早年驾扁舟相访,坐流云亭,登放鹤楼,与翁痛饮联吟。”

  这些故事和诗文如今都收录在2008年新修订的程氏家谱中。担任修订家谱主编的正是程海勇——他不仅是驿头格橱龙的传人,还承续了温州修谱习俗,是身兼两项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程海勇十几岁时跟村里的程志仪老先生学书法,由此爱上了书法碑刻,对地方文化及家族渊源也兴趣浓厚。

  由于十年动乱期间程氏族谱被烧掉了,1997年,20多岁的程海勇就开始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家族历史的追根溯源中。他到处搜寻、采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房谱、小谱、家谱,十年功夫,搜集了十多本老谱。“如果不是出于对家族的情感,这个耗时费力的活是干不下来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十年的基础,后来的程氏族谱重修时请他担任主编,在村里一些老先生们的支持和努力下,重修族谱的任务只用了八个月时间便完成了,而一般情况下修大谱起码要三年。“有些人以为这是很方便的事,才干了八个月就干好了嘛,其实他们不知道前期的工作有多不易。”

  程海勇在重修序中写道:吾族鼻祖大中公乃伊川夫子之四世孙,宝庆二年司铎于瓯,后遂家焉。世经人繁诗书继美,迄今凡三十世矣。

  原来,驿头程氏身世不凡,是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二程”的后人。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程颐(1033-1107,字正叔,号伊川),“二程”兄弟皆为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伊洛道学的创立者。有意思的是,温州的文脉恰和伊洛之学关系密切,有清末温籍学者孙依言题写在会文书院的名联为证: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

  据程氏宗谱记载,温州程氏始祖程大中,名澥(1161-1255),系程颐的四世孙。南宋时任温州儒学学正,讲学兴教。当时北方已陷落异族之手,归家路途艰险,于是晚年定居温州,八十五岁高龄寿终正寝。客居他乡的大中公,常思念故土,作《怀洛诗》十八首,因此自号怀洛。

  程氏一脉从此定居瓯江之滨。然而他们念念不忘来处,牵系着遥远的伊洛故地。这从三世祖的名讳字号中可见一斑。三世祖名宗洛,字继儒,正是驿头始创之祖。他承继了儒学家风,爱读书,好恬静。游历廿六都峄阳(即驿头,元明清属永嘉廿六都)时,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之胜、风俗之美,于是置业安家。

  此后,岁月更迭,子孙繁衍,人文蔚盛,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2005年8月,含圣旨碑、义官桥、程奕墓、外新屋等在内的程氏古民居被列为温州市文保单位。

  贰

  程海勇喜欢把附近的村落称为“古临江一带”,他家已传承了四代的格橱龙制作就是“古临江一带”特有的民间工艺。

  江,指的是瓯江。发源于丽水的瓯江,八百里长途,一路奔腾,进入温州,始为下游。流经温州的第一站——“临江”之名即由此而来。驿头古村原辖属临江境内。

  “驿头人甚能兴,正月初三划龙灯”,每年正月至元宵,驿头人就开始划一种特殊的龙灯“格橱龙”,因龙颈上驮一神龛像橱柜,故名。

  这种龙灯到底哪年哪辈传下来,好像谁也说不清。据说最鼎盛的时候,全村有18家制作格橱龙,如今只剩下了已传承四代的程海勇一家。

  程海勇做格橱龙的手艺是和父亲程明统学的,其实并没有特意学,从小跟在旁边看,给父亲打下手,不知不觉间那一套削篾、搓纸、画稿、刻板、拓印、刻纸、扎龙骨、糊纸、描彩、点睛等等繁复的工序都学会了。特别是刻龙纸花,是制作格橱龙中最重要最费时的工序。龙纸花,俗称凿纸花,通体装饰于龙灯上。每张都要先凿刻印花再手绘人物图案,这些人物既有《三国演义》《水浒》等故事中的英雄好汉,也有孔子、杜甫等文化名人,还有老寿星、八仙等民间传说中的神仙。

  2002年,父子联手精心制作了一只格橱龙,收藏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龙头约2米高、1米多宽,颈负神龛,口吐龙珠。神龛是7层格橱,由300余张戏曲人物龙纸花装饰而成,每层都不同。龙头、龙身和龙尾共有36盏灯,到了夜间,内置的烛光映出图案,晶莹剔透,远看是条龙,近看层层景。

  父亲最多时一年做过十五只格橱龙,程海勇现在一年也有十几只的订单,都是附近“古临江”一带的村子,包括江对岸的永嘉,甚至更远些的青田。做一只灯1万元。

  “以前龙纸花上的人物是一笔笔画出来的,现在可以通过电脑排版打印。”科技带来的改变,还包括原先龙灯里放置的蜡烛,现在都换成了灯泡、电池。

  “但刻花还得手工刻,很费时,刻一幅要一天半。”大量刻纸花的手工活,只能自己一个人干,因此程海勇上半年就要开始忙碌了。等10月份开始接单,在院子里搭棚扎制的时候,这些准备的活必须得干完。每年底,几位相熟的村民会来帮忙,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叹气说:年轻人不会做,他们不愿学这个。

  龙灯扎好了是用来舞的。在驿头人看来,舞格橱龙无疑也是个技术活,俗称“跳档儿”,需强壮成人11人。随着龙船鼓的韵调舞动起来,上下翻滚,跳跃腾挪,恍似蛟龙出海,十分壮观。

  正月初三,驿头村民开始铆足了劲舞起来。从祠堂、庙宇出发,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直到正月十八。最后一天,在临江一带已“游走”了半个月的格橱龙灯,必须“行垟”,经过耕作的田野,回到出发地,在鼓乐、鞭炮的喧闹中,化作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俗称“龙上天”,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全村平安。

  舞格橱龙一定要有乐器配合,鼓、钵、大锣、小锣,热闹非凡,驿头人都说打这个乐器最好的还是驿头,“和别的地方都不同,一听那旋律就知道是驿头的,特别好听。”不过会打这乐器的人也都七老八十了,程海勇怅然地说:“再过几年怕是要失传了。”

  土生土长的程海勇们执着地守护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物事,他们一刀刀刻下的龙纸花,一年年舞动的格橱龙,一支支奏起的龙船调,都是播撒在乡人心中的种子。这颗种子,春风化雨,恰逢时日,便会破土而出。

  2016年4月,温州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件趣事: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一家百货店内,摆放着一只迷你版“格橱龙”,吸引了不少当地客人的目光。

  那格橱龙一头一尾,里面装着电池,夜晚可以亮灯。制作者是这家百货店的主人——来自驿头的32岁的程凡。当他在手机视频中看到唐人街新春游行的热闹场景后,勾起了种种回忆,开始强烈地怀念起家乡的风俗。然后,他硬是凭着少年时在程海勇家帮忙扎龙灯的记忆,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费尽各种周折,完成了迷你版格橱龙的制作——这位18岁就离开家乡的年轻人,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来源:温州日报

  金丹霞/文 王超俊/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