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籍国学书引来刘文典三次题字

温州网 2019-07-11 09:14:50
温籍学者李笠所著的《三订国学用书撰要》现身古籍文献拍买场

李笠所著的《三订国学用书撰要》

  不久前,一部民国著名学者刘文典旧藏、温籍学者李笠所著的《三订国学用书撰要》现身古籍文献拍买场,因是书封面及版权页背面均有刘氏题字,引起众多藏家关注。笔者谨就预展所见,酌加整理标点,转录刘氏题字如下:

  (封面题字)此书虽未尽完善,然颇便初学,姑存校备查可尔。

  (版权页背面题字)民国十八年春购于北平。

  李氏此书繁简失中,所举版本及参考书亦未尽善,且有自己竟未见过而遽列入者。翻检一过,觉其疏漏太多,不适学者之用也。民国廿年十月一日,文典记。峕倭寇正进犯新民,辽沈之陷将半月矣。悲愤忧惶,夜不成眠,挔衣起坐,批阅此书,聊以自遣尔。

  李笠(1894—1962),曾名作孚、雅臣,字雁晴,温州瑞安人,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遂勤奋自学,以温州晚清朴学大师孙诒让其人其著为毕生追崇,誓愿以读书、校书、教书为终生志业。1924年底,由易培基、陈钟凡推荐,出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中文系教授。当时,李著《墨辨止义辨》《国学用书概要》等论文,已经陆续刊载于《东方杂志》,由此受到了学界及社会各界关注。1925年暑假后,他又转赴河南中州大学,从此开始了包括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的大学教授生涯。

  通过细致察看《三订国学用书撰要》,不难发现,刘氏题字分为三种墨色,应为三次题写。版权页背面题字首列为黑色钢笔墨迹,题字内容为购书时间,应为首次题写;封面题字为红色钢笔墨迹,题字内容为初读此书的简要评价,应为第二次题写;版权页背面题字后六列为黑色毛笔墨迹,题字内容为再读此书的学术评判并附有时事与心境的感述,应为第三次题写。

  串联相关历史背景,刘文典自“民国十八年”(1929)春在北平购得此书初读,认为“此书虽未尽完善,然颇便初学,姑存校备查可尔”。两年之后,即“民国廿年”(1931)10月1日夜,再读此书,虽然对此书内容及学术水准的评判与两年前仍基本一致,可读书时的心境却已大变。因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悍然侵占东三省,亡我中华之心已昭然若揭,而当局却以“不抵抗”政策消极对待,拱手相让大好河山。为此,刘氏“悲愤忧惶,夜不成眠”,方才“挔衣起坐,批阅此书,聊以自遣尔”。

  在这样的时局与心境之下,即便以国学研究著称于世,时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的刘文典,也无法静坐书斋,埋首典籍故纸之中了。以其狂傲愤世的个性、特立独行的识见,刘氏绝不能也绝不会再“闭门读书”,这从其三题《三订国学用书撰要》的字里行间,就可以窥见了。

  那么,《三订国学用书撰要》又究竟是怎样一部著述呢?须知李笠比刘氏小5岁,1929年时在学术界不甚知名,尚属“新人”,即便如今,恐怕知者也不多。早年师出章太炎门下,又因撰著《淮南鸿烈集解》而以古籍校订闻名于世的刘文典,过目宋版元椠古本无数,怎会对这样一部新近出版的古籍目录学类著述予以注目,购置之后一读再读呢?

  笔者认为,李笠在当时虽属青年学者,但对新派学者梁启超、胡适等人的学说却并无好感,甚至因梁、胡等批评其师孙诒让所著《墨子间诂》,而发奋著成《定本墨子间诂校补》(商务印书馆1925年初版),以匡补其师学说,并明确指摘梁、胡二人“厚诬”之过,之后续撰《三订国学用书撰要》,其弟子党蕴秀所撰“前叙”中也明确申言,此书发意仍是针对梁、胡,称“近日胡适、梁启超均有书目之定……随手掇拾,颇多荒陋,此雁晴师《国学用书撰要》之所由作也”。

  而在书前李笠自撰的“叙例”中,他也称“近人胡适、梁启超复有‘国学书目’之纂定……而示以应读之书,而不示以关系与旁通之籍,是犹假人以舟,而不助以檝也;故梁、胡撰录,严格论之,仍未适用”。继而李氏自称,在经过三次缜密审慎的修订之后,“本编以索引精神行乎‘配剂式’之间,所以济龙、张、梁、胡之缺点,靳成一‘新配剂式’之目录,学者详之”。言下之意,《三订国学用书撰要》的编制方法与实用价值,是要超越前人所制同类型著述的,尤其是要超越当时流行的胡适所编《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与梁启超所编《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1927年1月,《三订国学用书撰要》由北京朴社印行。两年后,刘文典即购置此书。此书出版之际,李笠时任河南中州大学国文系主任,且从未在北京出任教职,二人应无任何交往。刘氏之所以购置李著,应当纯粹是为了个人研读,别无其它因素。由此看来,李著还是有相当水准,至少能够应当时学者所需,编撰出了一部有相当实用古籍目录学类著述。须加注意的是,梁、胡二人所编“国学书目”乃是应当时的清华大学之邀,专门编给清华学生参考的“入门”级目录,而李著则是专为有志于国学研究的学者所编,实属“专业”级目录。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文典购置李著,应当是要以专业眼光加以研读与评判的,自然不同于学生读者“照单全收”的追随式研读。

  但无论如何,“九一八事变”之后,刘文典从事学术研究的心境大变,即便研读《三订国学用书撰要》这样的古籍目录学类著述,也是“悲愤忧惶”的,无法置身世外的。这就如同德籍犹太裔哲学家阿多诺所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战争的残酷、人性的煎熬、亡国的屈辱,都将使诗人、哲学家、学者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就在三题《三订国学用书撰要》不到半年之后,刘文典毅然决然从书斋走向前台,从案头走向讲台,开始大声疾呼,坚定不移地支持抗战,多次讲演或撰文表明反对侵略、坚决抵抗的态度与见解。这些文章及讲演内容摘要,如今大多已辑入《刘文典全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后世读者可以从中一窥这位著名学者的风骨与见识。

  来源:温州日报

  肖伊绯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