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藏书楼到城乡“书网” 百年温图七十年腾飞

温州网 2019-07-15 06:49:00
百年温图,七十年腾飞,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温州这方热土对知识的重视和尊重,对温州本土公共文化的逐步投入。

 

 1908年发起建馆1908年,为了纪念逝世的中国经学大师、著名教育家孙诒让,温州六县绅士倡议建“籀园”,并在其中设立公共图书馆。这就是温州市图书馆的前身——旧温属公立图书馆,通称“籀园图书馆”。1919年,籀园图书馆在温州九山河畔正式开馆。

  1953年第一次搬迁1953年5月温州市图书馆迁入新址沧河巷金氏楼房。馆舍从籀园的平房变成三进二层洋房,使用面积约1300平方米。

  1973年第二次搬迁1973年10月,温图进行第二次大搬迁至县前头,新盖四层楼房,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藏书达40万册。

  1998年第三次搬迁1998年,由市政府投资,台胞姚宏影女士赞助,温图搬迁至积谷山麓的新馆,建筑面积达9200平方米,馆存图书近70多万册,且逐步实现电脑化管理。

  2005年第四次搬迁2005年,位于市府路的现代化图书馆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开放。新图书馆建筑总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外形为梭形,如同一艘巨大的飞船停靠在一泓碧水旁。

借书

百元建馆捐资

  温州网讯 从为纪念乡贤、传承文脉民间创办的籀园藏书楼,到今天享誉全国的城市书房;从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小民房,到城市书站、城市书吧、百姓书屋遍地开花,编织出一张遍布城乡的温州书房网;四次搬迁,四易馆舍,百年温图,七十年腾飞,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温州这方热土对知识的重视和尊重,对温州本土公共文化的逐步投入。

  76岁的图书馆前馆长潘旭龙总是会想起30年前自己入职来到图书馆的那个下午。

  外面下大雨

  馆里下小雨

  潘旭龙,1943年生人,1972年入职市图书馆(沧河巷)。能来图书馆工作,对于爱好读书的潘旭龙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潘旭龙在市图书馆,一待就是30年,见证了图书馆的3次搬迁(从沧河巷到县前头再到园西巷)。“职工一次比一次增加,场地一次比一次漂亮,越搬越好了。”潘旭龙说。

  1913年,为纪念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孙诒让,温州学界人士筹资购得九山河畔“依绿园”故址,命名“籀园”,并在籀园内创建旧温属六县公共图书馆。因在籀园内,称为“籀园图书馆”,于1919年5月9日正式开放,这便是温州市图书馆的前身。

  松台山麓、落霞潭畔终于有了一方翰墨馨香的所在。籀园图书馆创立之后,本地文人常在此聚会煮酒论文,普通民众也常在这里读书看报,获取新知。在一众文化先贤的辛勤付出之下,籀园图书馆化为一座普及文化、推动教育的灯塔,恬静地绽放着光辉。籀园图书馆创建伊始,经费十分拮据,主要来自府学田租及戏捐两项,馆藏主要来自社会捐赠。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1950年6月,籀园图书馆改名为温州市立图书馆,经费由政府全额按月拨款。1953年5月迁入沧河巷新址,1955年,正式改名“温州市图书馆”。

  回忆起刚来沧河巷图书馆时,现实的拮据,曾让潘旭龙有些灰心。“每到梅雨季、台风季,屋子就容易漏水,书籍受潮就麻烦了。我们就到处找脸盆去接水。为了防霉防蛀,就书架下面撒上666杀虫剂。”潘旭龙回忆,“那时候技术条件落后,杀虫剂气味很难闻。抗台时期,晚上安排要馆员值夜班,下雨的话要赶紧起来接水,回到家浑身上下都还有味道。”

  每当雨季过后,天晴气燥之时,馆员们都要把受潮的线装书搬到阳光下晾晒。当时,尽管条件有限,图书馆依旧是“书虫”们向往的文化圣地,每天的读者络绎不绝。

  读者排队借书

  馆员走万步找书

  跟今天开放的书架书库不同,上世纪70到80年代读者如要借阅书籍,要到目录柜里翻卡片,找到书籍检索编号,把编号抄好后,排队,交由工作人员从书库里找书。因为读者较多,且翻找书籍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时限额一天一人一本书。

  曾担任新版《汉语大词典》编委、分册主编的温州大学(原温师院)教授陈增杰回忆:“那时候家里、学校图书馆都没有书,唯一有书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所以每天人都很多。运气好的话,排队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借到书。碰到暑假期间,排队要排到门外,延伸到马路上。”

  “书库的馆员一分钟都没闲过,就在上上下下、走来走去地找书,如果当年有计步器,至少有1万步。”潘旭龙打趣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面向所有读者敞开大门,点亮了读者的心灯。这里,有因为家庭成分原因,未能如愿考上大学的失意青年郑张尚芳。凭着对语言学的热爱,他长期埋头在图书馆里坚持自学,1955至1964发表了拼音及方言研究等文章十来篇,1980年获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自称毕业于“温州图书馆大学”;这里,还有自学成才的年轻人沈克成,他在图书馆自学,发明“沈码”,成为文字学家,温州方言学家、汉字编码学家,自称“永远毕业不了的温州图书馆大学学生”;这里,还有参加《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的年轻教育工作者陈增杰,从1977年至1984年,当时没有电脑,他每天在图书馆跑进跑出,天天“咬文嚼字”、上下求索。

  读者掀起

  “百元建馆”浪潮

  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图书馆步入发展快车道。那时温州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图书馆却略显“廉颇老矣”。1992年10月的一次读者座谈会上,图书馆老读者、著名史学家胡珠生说:“有73年历史的温州市图书馆,培育了多少学者名人,如今,温州百业兴旺,却没有一座与之相称的图书馆……听说市政府正在积极筹建新馆,可是资金严重不足。我们作为图书馆的常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都来为建设新图书馆捐上一百元吧……”言罢,掏出两百元递到馆领导手上。到场众人纷纷解囊响应。事后没有与会的读者,如老诗人马骅等,也赶来送上心意。

  1995年,台胞张姚宏影女士慷慨捐资100万美元。同年,市政府决定在积谷山麓、春草池畔的园林管理处原址兴建新图书馆。1998年5月26日园西巷新馆落成。让潘旭龙感动的是,市领导在考察完园西巷新馆之后,当下决定拨款100万元,用于新馆购置新书。在1998年10月至12月之间,温州晚报推出系列报道“为图书馆捐书”,还推出捐书光荣榜,掀起读者的捐书热潮。

  2002年,市图书馆府西路新馆项目立项。2003年,潘旭龙退休,但是关注的目光从未曾停过。

  “温州模式”

  百姓书屋走向全国

  今年,温州市“城市书网”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模式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温州市图书馆在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基础上,建设开放众多的城市书房、城市书站、城市书吧,辅以“书香门递”服务和“城市知网”体系支撑,形成了“温州模式”和温州经验。

  城市书房自2015起,连续5年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5月份,全市已建成75家城市书房,其中市区49家,各县(市、区)26家,总面积1.2万平方米,总藏书69.81万册,累计接待读者704万人次,流通图书480万册,办理借书证6万张,平均日服务时间达20小时,每年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近200场次,服务效益优于一座中型图书馆。75家城市书房中,由社会力量提供场地、参与运行管理的达63家。

  城市书房的做法和经验正在向农村延伸,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正在嬗变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百姓书屋”。截至今年5月份,全市建成45家,服务效能比改建前的乡镇图书馆分馆提升3~5倍。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温州市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6.74册,较2015年增长6.5%。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认为,“全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温州图书馆做得最好,没有之一;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温州图书馆作出了足以载入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发展史册的贡献。”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王乐乐

  图片由受访者、市图书馆提供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