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血站】医药“回扣”何时休?对症下药方解忧

温州市中心血站 焦千城 2019-07-17 16:05:40

  医药行业医生吃“回扣”问题几乎成为了老百姓痛恨并怨声载道的“对象”,更有文章将医生列为了十大黑心企业榜首,虽是偏激误判,可又何尝不是民意的映射?“以药养医”由来已久。

  近日,海南一医生实名举报自己拿回扣,又一次将大众的视线拉到医药回扣的问题上来。事实上,民众一边对“看病贵,贵在药价”的问题深恶痛绝,一边又无可奈何,早已见怪不怪了。自我举报的行为也被同行视为异类,似乎“回扣”这一非法名词,越来越有一丝“理所当然”的意味在了。而举报事件也绝非个例,前有博士生举报导师乱装支架,后有妻子举报丈夫收受回扣,更有专家型领导权力寻租打造小金库……从国家到地方卫健委及巡视组无不雷霆出击、严肃整治、整顿“行风”。2017年9月起,我国更是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然而,重拳打击、多措并举之下,医药回扣这个“白骨精”却依然一次又一次躲过医药改革的“金箍棒”,“吃回扣”俨然一副业内“潜规则”的姿态继续游走在医药行业的灰色地带。至此,不由让人深思,医药回扣为何屡禁不止?到底是商业贿赂诱惑下的利益熏心?还是收入问题导致的此消彼长?不可否认的是现有医疗制度体制下,确实存在着灰色收入赖以生存的温床。医药“回扣”何时休?对症下药方解忧。

  切断药品采购与权力寻租的利益链是治根之策。医疗保障的“公益性”需求与医院“盈利性”目的为医药回扣提供了土壤。医院为了维持基本运转,提升医院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通过高强度高负荷的医护劳动力、全方面医药救治费用等途径实现其盈利目的。而医改则是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等方式,提供医保基金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以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医疗机制。于是,在取消药品加成以后,无论是药厂、药企、医院都看中了的医保基金这块大蛋糕。“新瓶装旧酒”的戏码不断上演。同一药品,往往换个马甲再上市,价格不知翻了多少翻,招投标越招越高,而医院权力正恰恰把控着医药产品选择的风向,在高价医疗费利润的背后,“回扣”恰恰实现了供、销多方的利益均沾。“回扣”成本仍然存在,即使国家想通过“两票制”等一系列财政税收手段,把控医药行业的利益空间,以杜绝医药“回扣”。但当成本费用披上“学术会议”、“科研投入”的外衣时,就变成了算不清的糊涂账。也就不难理解整风行动和医药改革整治下,单方控制药品使用者为何犹如隔靴搔痒。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是根治劣币驱良币的长远之策。“昂贵”医药费用与“低廉”劳动力的现实为医药回扣提供了可乘之机。“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中国式医疗的弊病,医药费用昂贵,在面对重大疾病面前,普通老百姓倾家荡产的事例比比皆是。而高价医药费并未让医生获得体面的收入。相反,医生群体往往自嘲“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高强度的专业学习任务及工作负荷量之下,既无合理的休息时间也无合理对等的收入。回扣问题似乎成了对现有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冷漠的“报复”,不仅医药回扣屡禁不止,医患矛盾也会愈发激化,甚至于使民众怀疑整个医疗体系。

  健全事先管控、事中监督与事后处置的法律制度是治本之策。医生“主导”诊治与病人“被动”接受的不对等诊疗模式为医药回扣提供了空间。同一种药品,不同厂家价格差异大,治疗效果却差异不大,选择权在医生和医院手中。病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便不存在监管一说,这就为医药回扣提供了肆意生长提供了的空间。没有约束,光靠业内的举报自然是力不从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举报吃“回扣”事件虽让人心寒,但也可以看到仍有许多有良知有责任心的医务人员,在同医药回扣作斗争。不妨以举报事件为抓手,深入挖掘,以消除“回扣”生存空间,还医药市场良性生态,树医药行业健康之躯。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