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温州市委做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

2019-07-19 09:30:32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省“四大”建设决策部署,加速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建设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推动温州都市区高质量发展,中共温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进行了深入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全省实施“四大”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重点,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目的,着力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强化城市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奋力建设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极具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温州都市区,努力打造浙江坚实“铁三角”。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引领。紧扣国务院明确温州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定位,主动融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各个重大国家战略在温州落地实施,推进“两个健康”示范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不断提升温州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统筹抓好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进一步把中心城区规模做大、经济做强、交通做畅、功能做优、环境做美,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崛起,不断放大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引领带动全域整体转型、协同联动、全面发展。

  ——坚持以功能提升为根本。切实把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环节来抓,大力推进城市硬件和软件系统更新升级,全面提升城市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提供服务的功能。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始终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有效破除影响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城市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坚持以共享发展为目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城市真正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发展目标。围绕建设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到2025年要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全面对接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南大门”和对接闽台的“桥头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人,真正发挥全省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要作用。温州都市区框架进一步拉开,“一主两副三轴四带”空间格局基本构建,城市化水平达72%。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代化山水文化名城、全方位对外开放高地、海内外温州人精神家园。

  ——中心城区首位度明显提升。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实现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度集聚。城市开发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城市经济体系,中心城区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45%以上,经济富裕度跻身全省先进行列。医疗教育集聚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利度、社会文明度和公共安全度大幅提升,核心功能更加凸显,辐射功能更为显著。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保持人口净流入,推动“百万人才聚温州”,实现人口加快集聚和结构持续优化。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两港”“两高”建设全面推进,“521”高铁时空圈和都市区、市域、城区三个“1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两主一辅”铁路枢纽基本建成,机场旅客吞吐量力争突破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2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加快建设开放畅达高效领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网”“基础交通网”“公共交通网”加快打造,便捷高效的都市区通勤体系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交通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全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提高至10‰,外贸依存度达30%。跨区域产业合作有效推进,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发展的典型示范。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产业集聚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加快创新提升,成为引领周边地区、对接长三角、融入“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城市宜居品质显著提高。“两线三片”等亮点区块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一批标志性、功能性、特色性项目建成投用,具有温州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系统加快形成。地下综合管网、供水排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更加完备,防灾减灾应急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现代滨水城市品质充分彰显,“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品牌全面打响。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推进城市主中心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空间战略研究和管理,科学划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城市布局形态,提升城市的通透性,有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破除现有行政区划分割,统筹谋划和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公共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拓展环大罗山区域发展空间,构建北跨瓯江与永嘉沿江片一体化发展,南联温瑞平原、飞云江与瑞安组团式发展,向东与洞头、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协同化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优先打造204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核心区,对“大拆大整”后城市空间进行全域谋划开发,加快推进功能性区块、标志性项目、地标性景观建设,打造最能体现温州核心竞争力、最能彰显温州特色、最能代表现代化水平的城市核心区。加快中心城区城市化进程,发挥城郊片区的传承梯度作用,因地制宜,做精做特,为中心城区发展预留空间。

  推动中心城区向东面海发展。优化调整城市东部空间和功能布局,依托温州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城市化发展和新城区开发建设,使其成为温州未来都市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加强以乐清湾、瓯江口、洞头列岛等为重点的湾区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加快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洞头设区过渡期后转型发展,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统筹瓯江口和洞头规划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打造全省大湾区建设样板区。科学推进海涂围垦和开发利用,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加强南北副中心建设。乐清柳市、北白象、乐成等温州北部地区依托港口优势,狠抓临港重大优质项目招引建设,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港产城”联动发展格局。加快雁楠一体化发展,打造温州“诗画山水北大门”。建立平苍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坚持规划政策相衔接、基础设施相联通、产业发展相融合、公共服务相均衡,推动鳌江流域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浙江南大门”。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加强温州南北两翼与中心城区联系,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联动齐飞。

  打造西部重要发展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西部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重点镇、中心镇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中等城市—小城市—特色镇”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用地节约的组团式城镇体系,有效发挥联结城乡、吸纳农村人口的纽带作用。以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抓手,重点支持文成、泰顺发挥生态环境、人文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一批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康养体育等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培育和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推动都市区生态功能板块后发崛起,率先成为全省美丽大花园示范区和全国“两山”转化样板区。

  (二)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提升城市规划管控水平。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产业、交通等专项规划之间统筹对接,加快城市控规和专项规划修编,构建城乡一体、“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抓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人口有序集疏、产业合理集聚、空间高效集约。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管治制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高标准建设重点功能区块。从提升现代城市功能、加强设施服务供给、优化城市治理方面着手,全力抓好都市区“十五个1”选配要素建设。结合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滨江商务区、中央绿轴、高铁新城、高教新区、东部综合交通枢纽、瓯江口新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滨海新区、瓯江北岸城市新区、温州北高铁枢纽等为核心节点,着力推进城市重点功能板块建设,促进城市布局调整和功能提升。以“两线三片”5个市级亮点区块为建设重点,着力开发和改造一批对内认同度高、经得起检验的传世精品之作,使其成为温州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地标。高水平推进七都区块开发建设,加快打造成为环境最美、产业最优、人气最旺的地标性区域。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拆后土地,突出重点区块品质提升,全力打造“大建大美”示范性平台。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试点,至2022年培育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社区。

  持续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强势推进整村“清零”“清场”,实现整村连片成网改造,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市区新一轮“安置提速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市场化手段和多种形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住房产品设计和建设品质,不断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加快构建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租购双渠道解决住房问题的供应模式。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开展城市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提升行动,持续打造一批整治样板道路,提升城市道路品质和形象。

  (三)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提升城市设计水平。树立“城市定制”理念,制定出台城市设计导则,引进国际国内一流设计团队,分层分类推进城市设计全覆盖,确保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并向小城镇延伸推广。超前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设施网络,注重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留白增绿,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界面。强化城市天际线规划与管理,建立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形态和色彩管控体系,打造一批富含时代气息兼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重大建筑要根据城市设计,落实区域风貌及公共空间、联通空间要求,实现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与周边环境协调,大力弘扬城市美学、建筑美学、景观美学。

  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以“温州学”为牵引,深入挖掘瓯越文化深厚底蕴,大力弘扬永嘉学派“义利并举”文化精神。积极培育温州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好中心城区“两线三片”建设中的文化融入,加强江心屿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推进五马街、蝉街等沿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加快塑造能充分展现历史文化风貌的传统空间形态。积极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温州路径,推进“老字号”、传统工艺保护振兴,努力营造集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城市形象。组织创作有影响力的“温州故事”,全方位展示温州城市新形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打响“大爱城市、诚信社会、道德高地”品牌,大力弘扬温州发展正能量。

  擦亮宜居城市金名片。充分发挥国家气候标志品牌效应,推进环大罗山—三垟湿地公园、东海滨海带、瓯江—塘河城市生命带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生态福地。整合串联城市各类自然、人文和当代建造等特色资源,加快建设城市生态隔离带,积极推广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百米见园”,着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公园城市”。以环境保护和修复为目标,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水生态文明城市和美丽河湖创建,加快塘河沿线绿道建设,努力让温州大地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

  (四)着力发展壮大城市经济

  优化提升城市产业平台。集中力量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三大主平台建设,推动“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建。按照“搬迁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要求,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工业园区进行分类改造提升,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化都市型工业园区,为都市型工业集聚发展搭建好平台。聚焦数字经济“外引内培”,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专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平台。新谋划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为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成长空间。高效盘活利用现有商务楼宇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大气的现代商务楼宇,形成高集聚高效益高水平的楼宇经济体系。依托城市产业平台的建设和提升,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加快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后劲。

  搭建区域科技创新载体。聚力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步伐,深入开展“八大专项行动”,把温州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充分集聚、科技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基础,依托科教资源优势,高起点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推进国科大温州研究院、浙大温州研究院、华科大温州研究院、北斗产业基地、“中国眼谷”、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筹建中国(温州)技术产权交易所,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发展。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建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积极争取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在温落地,实现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最大限度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完善落实人才新政“40条”,打好“人才净流入攻坚战”,全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着力打造浙南“人才高地”。

  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加快国家(温州)物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以海港物流为龙头、空港物流为突破、公路物流为主体、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物流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推动一批高品质的特色商圈、时尚地标、购物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商贸服务中心。推动国内外优质企业和温商企业在温设立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营销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大力引进金融业、物流企业及工业设计等机构总部,着力打造“总部温州”。推进滨江商务区、科技金融港等金融平台建设,加快打造成为新兴金融中心,推动温州现代金融业集聚发展。推动会展业与我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办好一批具有国际性、全国性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展会,着力将温州打造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大力提升文化创意园发展水平,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千亿级产业。

  大力培育“月光经济”。聚焦一江(瓯江)、一河(塘河)、一岛(江心屿)、一路(瓯海大道)、一街区(五马历史街区)等关键节点,加快打造月光经济休闲街区和产业带。做好城市夜间灯光景观设计,对城区重点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标志性建筑和“月光经济”重点区域、特色街区集中资源进行美化亮化,打造美丽城市夜景。积极发展夜市、夜景、夜购、夜娱、夜休闲等旅游业态,完善功能布局,多方位刺激休闲消费,塑造24小时生活圈,打造“不夜温州”。突出品牌带动效应,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市内外消费者参观游览,打响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月光经济”旅游品牌。

  (五)着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加快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第二跑道和T3航站楼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建设立温州本地航空公司,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增强机场国际国内通达性。优化港区功能定位,建设成为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重要枢纽港。加速推进杭温高铁一期建设,谋划新建甬台温福高铁、温武吉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构建“521”高铁时空圈。进一步加密高速公路网,形成“一环一绕九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区域一体的立体交通走廊。加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S+M”网络,加快“七横七纵”城市快速路网建设,重点抓好滨海大道、温瑞大道等快速路项目,健全都市区通勤体系。协调推进主次干路和支路建设,持续开展“十大堵点”专项治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便捷性、可达性。大力推行绿色公共交通,加强城市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普通公交的有效衔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结合城市绿地系统与河网水系,构建比较完善的城市慢行系统。

  强化开放带动功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依托海内外华商优势,全力建设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抓住国家扩大进口机遇,高水平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区域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大力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以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为平台,积极创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坚持“立足浙闽赣、融入长三角”,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科创资源、产业平台、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互联互融,不断加深区域交流合作。全面加强世界温州人联络,加快推进温州南怀瑾书院二期建设,优化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世界温州人云社区等功能,把世界温州人家园打造成为精神家园和情感地标。

  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坚持“高端服务集聚成板块、基层服务全覆盖”理念,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养老、家政、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完善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物流配送等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优先规划配套建设教育设施,持续实施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确保全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每年分别增加0.75平方米以上。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创办一批优质品牌学校。完善市区教育办学体制,推进市区教育一体化高品质发展。推动本地高校内涵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交流,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建设浙南闽北赣东教育高地。加快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照明、污水管网配套、防洪排涝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瓯江引水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公厕建设服务品质,中心城区公厕基本达到旅游厕所标准。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基层延伸和倾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强化医疗康养功能。充分发挥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创新“医疗、康养、科教、智造”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建成辐射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加大优质卫生资源供给和整合开发,积极推动医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培育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龙头的医疗服务集群。推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温州特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建设一批森林、海岛等康养基地,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深化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建设,加快建成温州奥体中心、瓯海龙舟运动基地等一批重大体育设施,完善群众性、社会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

  强化旅游休闲功能。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休闲旅游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充分发挥温州山水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温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市旅游化改造,把旅游元素、景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建成一批休闲旅游街区、主题酒店、示范基地,不断强化城市旅游配套功能,推动温州都市休闲旅游创新特色、领先发展。加强旅游城市品牌营销,围绕“诗画山水、温润之州”主题定位,着力打造“时尚都市”“休闲乡村”“活力海洋”“文化温州”等城市旅游金名片。

  (六)着力加强城市精细管理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以建立健全基层行政执法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市为主导、区为主体、街道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网格管理模式。梳理城市管理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逐步理顺跨行业跨领域管理职责。出台城市管理条例,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逐步健全城市管理法制体系。加强和改进文明城市创建管理,突出创建育民惠民,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公开,畅通公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渠道,形成人人参与城市治理的良好氛围。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按照“道路平整、标志规范、城市家具整洁、店招整齐、停车有序”要求,深入开展综合环境提升整治攻坚行动,推进卫生脏乱等城市顽疾治理,着力补齐公共环境、市政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实施违法建筑“禁新化旧”,增强区域防控联动,坚决制止各类新增违法建筑。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继续加大乱停车整治力度,规范路面停车秩序。开展城市家具治理,从严整治“小广告”、占道经营等违法乱象。

  提升智慧管理水平。以列入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十大智慧应用示范工程,深化“城市大脑”在交通、平安、健康、政务、教育、旅游、海洋、防灾减灾、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场景应用,着力打造支撑相关行业发展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光纤网络城市,加快城市互联网出口扩容,力争到2022年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5T。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推动城市工作。建立健全中心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完善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城市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地要切实履行属地职责,市直有关单位要加强指导服务,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推共促的强大合力。

  (二)深化体制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牵引,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事权下放力度,发挥基层在城市建设管理和项目推进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都市区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跨行政区新型协调管理和合作激励机制,加强规划编制、项目推进、资源调配、资金平衡、生态补偿等方面统筹,确保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降低人口落户门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外来人口来温创业就业。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与国家和省里的工作对接,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申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规划计划盘子。深化“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探索土地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低效用地开发,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优化指标分配利用,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完善市区经营性用地“做地、收储、出让”统筹计划制度,确保土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国债资金和商业银行支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城市建设投入机制。整合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四)狠抓推进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凝聚合力抓落实,制定实施新一轮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阶段目标、阶段重点和阶段步骤,建立责任分解机制,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督察考核机制,相关任务纳入“温州擂台·六比竞赛”,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将考绩结果作为相关单位奖惩和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通过倒逼机制,激发创业激情和干事活力。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参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来源:温州日报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