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都转移了,我们就安心了

温州网 2019-08-10 08:48:00
虽然外面风雨交加,但在洞头区市民文体中心,7个月大的李梦琦在妈妈的陪伴下香甜入睡。 陈翔 摄

泰顺县抽调各医疗卫生单位精干力量组成医疗巡诊组,分赴居民避灾安置点开展送医送药。 高林丽 摄

在乐清市体育中心安置点,工人们在简易床铺休憩。 刘伟 摄

平阳麻步华亭村工作人员帮助一名行动不便的村民转移到安置点。 麻步镇供图

瑞安高楼镇龙山村,驻村干部和民兵劝说危房里的住户转移到安置点。 高楼镇供图

  编者按

  超强的风力、充足的水汽,正面直扑温州而来,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挟风裹雨、来势汹汹。

  “转移!转移!!”这是昨日本报多路记者奔走在防台一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抢在台风登陆前,我市紧急动员、上下一心,紧急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台风就是命令,为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次劝说说不动群众转移,就两次、三次上门劝说,不厌其烦,直到群众被党员干部的诚心打动。每次防台防汛,人员转移本来就非常不易,但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宁可十防九空,也不一次放松;宁可事前听骂声,也不要事后听哭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为的就是“群众都转移了,我们就安心了”。

  避灾安置点内

  上万名外来务工者得到妥善安置

  8月9日临近中午时分,地处防御超强台风“利奇马”最前沿的乐清市已是风大雨急。40岁的安徽籍抹灰工人张周,和来自中建一局项目部的3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一道,离开工地工棚,把行李安顿在避灾安置点——地处乐清市城东街道的乐清市体育馆。

  “搬好家”后,张周和另外几位安徽老乡一起到体育馆对面的小饭馆点了几个好菜、要了点酒,开开心心地聚了一次餐。

  “我刚到乐清上岗一周,就遇到台风,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台风,政府把我们安排得很妥当,大家心情都很放松,平时忙着干活,今天正好抽空聚餐。”酒足饭饱后,张周和老乡们步行回到体育馆,在体育馆门口,他撸起袖子,把胳膊放在门口的血压计中,请来自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给自己量了个血压,结果一切正常,张周高高兴兴地说:“不错!看来身体还是杠杠的!”

  正当张周准备在体育馆内准备好的床铺上躺下休息,他突然听工友们说:“温州市长来看我们了。”张周赶紧起身张望……来乐清不久,没想到就和“大领导”面对面了,这让张周有点兴奋。

  与张周的轻松和开心相比,此刻的乐清全体党员干部早已全员上阵、精神紧绷、全力投入到防汛防台的各项工作中。因为长期生活在沿海,他们深知台风可能带来的巨大灾难,而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全力以赴。乐清市相关部门介绍,截至8月9日下午5点,乐清市一万多名居住在工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均已经被安顿到各个避灾安置点。

  党员干部的家

  成了群众躲避风雨的“新家”

  昨天,面对步步逼近的超强台风“利奇马”,洞头区各村的村干部、党员纷纷行动,挨家挨户走访,积极开展防台巡查工作。在巡查中,工作人员也遇到一些不配合转移工作的群众,党员干部便耐心地为其做解释工作,一些党员甚至把自家都变成了避灾安置点。

  洞头区元觉街道沙岗村90岁的陈阿恭是一名独居老人,家在村里一座小山坡的半山腰上,是一座仅10平方米左右的老旧石头房。由于老人岁数较大,没有人陪伴,该村党员志愿者便请老人下山,但老人认为房屋安全,始终不肯撤离。

  沙岗村村干部庄瑞鹏说,为了请老人下山,村干部专门4次登门。“第一次是在8月8日,我们排查中就发现了这位独居老人,当时我们就告知,让他做好准备,明天下山。谁知第二天上午到了他家,他还是拒绝下山。由于当时转移人员较多,村干部们就先转移其他群众。下午3点多,我们找来了老人的儿子以及当地民警,再次上门劝说。面对众人的劝说,老人终于答应,但提出要求,说自己已经做了晚饭,要吃了饭再下山。没办法,村干部们只好先行离去,等老人吃完晚饭后,当天下午5点左右终于将老人接到了他儿子的新房内。”

  洞头区东屏街道寮顶回族村在洞头比较特殊,是一个既没有海岸资源也没有风景旅游资源的小山村。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群众能够就近避灾安置,此次寮顶回族村不少党员,自愿腾出了家里房间来安置避灾人员,让党员的家,成为了群众的避灾安置点。

  东屏寮顶回族村党支部书记陈素娟说:“我们村每个党员家里都成为一个避灾点,而且我们的村民代表都非常踊跃。我家是开民宿的,正好这两天没有客人,我就把15个房间腾出来,被褥被套我都准备好了。其他的党员家里床没这么多,但是他们也都把能用房间都空了出来,让转移的群众居住。”

  为了危房里的8口人

  镇村干部五次上门劝离

  “一组下村督查危旧房,二组督查工地、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发现有危险苗头,坚决做好人员转移,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8月9日上午8点40分,永嘉县大若岩镇的工作微信群里,再次安排台风“利奇马”防御工作。该镇由班子成员带队,建立21个工作组,分赴全镇21个行政村开展上门宣传、隐患排查和人员转移等工作。其中副镇长孙睿带着工作人员,赶往都南村。

  一到村,孙睿向村“两委”干部强调,村里危旧房形势严峻,要求可能有危险的15位村民,必须马上转移。都南村有32栋房屋、共113间,其中80%是危旧房,户籍人口364人,在家人口仅40人。小村依梯田状而建,今年7月的连续雨天,村后山体出现塌方,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村民陈国洪和陈国田兄弟家中共有8人,他们的房屋,上个月屋顶曾被雨“掀”过,院子下方的地基,已经被杵上十几根木棍。白天风雨不大,他们想等等看。镇村工作人员2次劝离,直到下午2点,两家人还没有转移。下午2点多,大若岩镇党委书记胡月珍也来了:“收拾一下这三天换洗的衣物,镇里没通知回屋,绝不能回去。”两家人答应了。

  “这几年村里没有经历过大的台风,这次我们转移人员,大家口头上都应允,但个别村民防范意识还不够,得多劝。”随后,都南村村委会主任陈茂相又去了两次。最终,经过5次劝离,晚饭后,兄弟俩在村“两委”的协助下,背着母亲,转移到了安置点。

  都南村是大若岩镇今年新出现的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今年,该镇原有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完成治理。大元下底西坑泥石流地质灾害点,在2016年台风时发生险情,4间房子被冲毁。今年4月,投资132万元的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堤坝用那么粗的钢筋造的,应该很牢固,能挡住沙石,不过保险起见,一会儿我也搬。”面对工作人员的劝离,村民陈光洁说。

  市区安置点

  吃的睡的都安排好了

  昨天下午3时许,随着今年9号台风“利奇马”的步步逼近,市区大雨如注。记者来到位于鹿城区永东路83号的一处C级危旧房,逐渐增强的大风将雨水拍打在生锈的铁皮与防盗窗外罩上,隆隆作响。

  “老师伯,我们来接你去安置点,那里吃的睡的都安排好了。”在这栋多层多业主的危旧房里,70多岁的市民王先生在江滨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准备转移到紧急避灾安置点。此时距台风预测登陆时间不过8小时,根据市防台防灾会议指示,所有危旧房群众均要在下午5点之前转移至避灾安置点。市住建局工作小组与街道工作人员一起,抓紧时间进行危旧房巡视。

  在市区五马街道温州二中避灾安置点内,记者在校艺体馆里看到,避险须知、安全小常识都张贴在醒目位置。“矿泉水、面包等都准备好了,凉席和空调也已备下。”据安置点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接到通知伊始,就着手准备避灾安置工作,为防止突发情况,他们还特意布置两处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房间。

  此时风雨渐大,记者离开安置点后,又赶往府东路城市中轴线D30地块的工地。在工地上,记者看到所有塔吊、脚手架等均已拆除完毕,所有铁皮工棚都门窗紧闭。在工地安置点内,几位工人正在休息。“每年来台风之前,工地都有一整套避险办法,我们都有经验了。”工地负责人介绍,截至昨天下午4点,该工地439位工人都已经转移完毕。

  记者昨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该局已要求全面加强在建工地、物业小区、危旧房、城中村拆迁地块等领域的安全防范,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并组织全面巡检。截至8月9日下午5时,全市在建工地转移22.5万余人,危房转移5092人,其他房屋转移人员2.7万余人。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李艺杜一川金朝丹章映

  报道组:杨王展

  通讯员:王艺

  见习记者:黄荣杰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