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颖颖”家道 扬“朗朗”清风

张楚舒 2019-08-21 11:07:37

  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资料图

  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就曾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前有四川“严书记”夫人“实力坑夫”,今又有重庆“童所长”爱人驾保时捷高调“撒泼”,不禁让人感叹官夫人们已然成为现下的“反腐先锋”。从这些鲜活的案例中不难看出问题干部普遍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祸起萧墙”,才导致部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频发,家风之重要,可见一斑。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一家仁,一国兴仁”,家风建设是关乎党风政风社会民风向善向上的大事,它是锻造品行的“熔炉”,更是抵御贪腐的隐形“防火墙”,良好家风以润物无声之势为国家和社会送来朗朗清风,对子孙后代的精神风貌具有沾溉浸濡的意义。

  优良家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家风是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精神气质,是沉淀在骨髓里的道德品格,是立德立言立世的行为规范,更是培育文化理念和文化人生的源头活水。“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的曾国藩,身体力行去展现家风,时刻勉励子女要读书明理为君子,让曾氏家风如兰薰桂馥,绵延后世。金华浦江的“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以涵盖生活学习、为人处世各方面168条家规的《郑氏规范》,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使郑氏家族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不分家,以孝义传家闻名于世。《颜氏家训》等一批家训家规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用无声教诲感召后人,使其甘之如饴,代代受益,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灿烂不息。

  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是家庭的文化氛围,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体现了民众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良好的家风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提供有效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酝酿并激荡成时代新风尚和历史大潮流,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的“小德”、国家的“大德”,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精神力量。

  优良家风与党风廉政建设息息相关。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的重要原因。江西“父子厅官”姚迪明、姚蔚双双“落马”,通报直指“家教不严、家风不正”问题。苏荣落马后曾这样忏悔:“正常的同志关系,完全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等皆因家风不正而招致祸患,最终造成“全家覆”,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风、维护好家教,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要成为建设良好家风的领头雁,时刻正己身,为“齐家”树立标杆,更不忘督家人,以免“后院起火”、养痈遗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小家”同“大家”从来都同源同根,当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才能让“严书记”、“童所长”夫人之流停止“狐假虎威”的闹剧,万家灯火中闪烁的幸福和美之光才能映照出一个愈加和谐、安定的国家,一个奋发、团结的民族。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