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的“集”

温州网 2019-08-26 09:30:30
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泰顺是山城,青山削翠,碧蚰堆云,目光所抵之处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峰。也正因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使这座外表硬朗的质朴县城,却有着人间烟火的小温暖。各个乡镇还保留着赶集的传统,但赶集的日子都不一样。农历每个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是筱村赶集的日子。在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齐聚筱村,各式各样的商品应有尽有,赶集逛集向来是筱村人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直到今天,即便是大大小小的超市近在咫尺,交通便利,城市与乡郊一步之遥,很多地方撤乡并镇,村庄没有了,庄稼没有了,但“集”还有,还在,它以五谷的温度,感知时光的流逝。

  童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赶集。我一向对时间没什么概念,却能牢牢记住赶集的日子,赶集前几天我帮忙烧火,扫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力求在奶奶面前有一个好的表现而达到让她带我去赶集的目的。赶集前一天注定是睡不着的,躺在床上数着时间,规划着赶集的路程,时不时地抬头望着黑乎乎的窗外,害怕自己睡过头,错过了赶集。

  天刚蒙蒙亮,当我听到奶奶烧火吹火筒的声音时,便迅速从床上爬起来,风驰电掣般地刷牙洗脸,然后坐在门口等奶奶。我记得当时有一种铁皮包起来的车,两排木制的座位,司机踩一脚发动机,发出“噗噗”的声音,车尾就开始冒烟儿,一车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行驶在马路上。我已经忘记这车的名字,因为安全系数,现在也没有这种车了,但当时这却是我最爱坐的车。

  到了集市上,我就变得安静了,拽着奶奶的衣角,眼睛东张西望,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些摆在地摊上的衣服怎么那么漂亮,那个发卡上的小蝴蝶是不是要飞起来了,是不是吃一串冰糖葫芦就可以像张无忌一样一瞬间就长大……

  外出求学后在家的时间也少了,偶尔回家,爷爷奶奶还是在凌晨四五点起床赶集,我恍然大悟:“筱村还有赶集吗,还没取消,怎么现在还有人去赶集?”

  “怎么会取消呢,集一直在啊,明天筱村又赶集了,你爷爷呀只要去赶集,啥毛病都没了,集不散,他还不回来呢。”奶奶笑呵呵地说。

  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名牌商品,已经让我忘了“集”的存在。

  我甚至以为,“集”不在了。

  可原来,不是。

  你热衷,或者你轻视,

  “集”就在那里。

  不喜不悲,

  你念,或者不念,

  “集”也在那里,

  不来不去。

  几番辗转,我回到筱村工作。同事每次都会在排班表上用鲜红的字体标出赶集的日子,偶尔还能撞上休息的日子与赶集的日子同一天,内心竟隐隐有些激动,早早地就开始盘算要去集市上买些什么。

  三九寒冬北风呼啸,出了门,裹着大衣依然瑟瑟发抖,然而只要你一旦步入集市的地界,就会被其间的氛围感染,兴奋得浑身发热、脸现红光。丰盛的物品,低廉的价格,卖家的热情,买者的质朴,伴着蓝天白云,那是山的味道,水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瞬间便可抚慰荒芜的心灵。这味道就像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一头在他乡,一头在故乡。

  许多人来赶集一是觉得东西便宜,而更多的只是想寻找久违的感觉,就像我。血液里流淌的血液依然是对故土的热爱与执着。

  泰顺的“集”,已不是简单的满足生活之需,俨然已是时代发展民众富足的晴雨表,更是泰顺人民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协奏曲。

  热闹如春风,繁荣如夏蝉,丰盛如秋收,温暖如冬阳,这就是泰顺的那个“集”啊!

  来源:温州日报

  尤静静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