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温州有两座著名建筑你一定要知道

温州网 2019-08-26 09:50:00
说起温州民国时期的建筑,很多人一定会想到五马街、解放街满满的民国风建筑。

  说起温州民国时期的建筑,很多人一定会想到五马街、解放街满满的民国风建筑。

  要说当时有特色的建筑,老温州王超俊先生特别有感慨:

  1977年我从浙江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分配到温州市房地产管理局修建科工作,修建科老前辈一见面就向我介绍——

  “你们今后将长期从事城市建筑的修缮与管理工作,温州有两座著名的建筑一定要知道,一座是陶永泰钱庄,是温州近代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制作最为精良的建筑;另一座是大众电影院(中央大戏院),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公共建筑,装饰华丽,结构精巧,日本人的炸弹都奈何它不得。

  老人的一番话40多年了,至今我仍清晰记得。

  被日机轰炸过的五马街,到处是断壁残垣,中央大戏院仍然完好。邵度摄

  陶履臣与陶永泰钱庄

  陶永泰钱庄,沿大桥头勤奋河边而筑,是一处砖木结构,内置天井、回廊,中西合璧的高大老屋。值得一提的是,钱庄的门窗都采用了从上海定制的彩色玻璃,在当时非常罕见。

  陶永泰钱庄 林鸿麟供稿

  陶永泰钱庄创办于1909年,房主陶履臣(1883~1949),是温州近代著名金融家、慈善家。陶履臣祖籍台州,出身望族,后家道中落,年幼时母亲携其来到温州。少年时,他在房族“陶永盛”铜钱店(钱庄前身)学生意,勤奋好学。出师后,陶履臣于1909年在市区西门大桥头边,创办“陶永泰钱庄”,由于信誉卓著,眼光独具,生意门庭若市,不久便异军突起,成为温州最具实力的钱庄之一。

  陶永泰钱庄重新修复于石器博物馆的石构件 王超俊摄

  几年前,陶永泰钱庄拆迁时,门台及构件共一百多件物品,被双屿下邻村一个老板买走,安放在山顶别墅。2018年,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青灯先生”张金成得知后,出资将整个门台买下,搬迁到石刻博物馆。

  陶履臣后人参观石文化博物馆,看陶永泰钱庄石构件

  其实陶氏在温州共有三处比较著名的建筑,除了1909年建的陶永泰钱庄外,还有普安施药局(1927年建)、隆泰钱庄(1935年建,位于行前街附近横街现绿景大厦所在地)。1945年陶履臣事业风生水起,又在上海南京东路集益里创办“信和钱庄”,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业界与社会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扬名坊普安施药局旧址老巷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陶履臣牵头创办的普安施药局。积累了财富的陶履臣不忘回馈社会,开创了温州近代慈善事业上的先河,规模、规范程度至今仍为人赞叹。

  当时温州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当时疫病流行,民众生活困难,无力延医买药,情景分外凄惨,陶履臣与好友蔡冠夫、陈子明、林桂生、陶仲华(胞弟)等从1923年开始筹备,他们共同发起出资及向社会募捐,于1927年在信河街扬名坊创办了“温州普安施药局”。

  普安施药局内庭院 王超俊摄

  陶履臣躬身力行,延请名医白仲英、方鼎如、李伯奇、张来峰等人来坐诊负责,为劳苦大众治病施方受惠百姓不计其数。

  普安施药局常务董事会开会时情况

  1949年陶履臣逝世后,上门吊唁者不计其数,既有达官显人,大德高僧,名流士绅,更有劳苦大众,出殡那天来送葬人群比肩接踵,络绎不绝,送丧队伍从西门月湖头新宅一直排队至朔门百里坊口,足有万人之数,这种宏大送葬场面在温州历来是少有的。

  陶履臣在近代建筑发展历程中的创新业绩,体现在:继承传统,创新传统,走的是一条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优化组合的创新之路。他成功将铜钱纹、捲草纹、云纹、回纹、缠枝纹、缠枝牡丹纹、獅子戏球、众亲喜迎贵客等大型人物浮雕引入巴洛克建筑风格。融入程度之高,手法之体贴创下了先河。

  另外,建筑布局上严格功能配置、配套设计。比如扬名坊普安施药局,前设施药局,后作药房,西设鲜药圃,东为储药所,施药与药房连廊,再配假山亭台橘泉杏林,环境极为幽雅,规模也颇为壮观。

  许漱玉与中央大戏院

  大众电影院是温州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之一,坐落于五马街9号,曾被业内人士称作温州电影放映市场演变的“活档案”,当年更以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成为五马街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大众电影院南外墙 王超俊摄

  许漱玉是近代温州著名的实业家、百货业巨擘,瑞安人。15岁时,许漱玉经亲戚介绍,到温州“益大”布店当学徒,此后,做起布贩生意。几年之后,许漱玉倾其积蓄,在五马街曹仙巷租店开设“许云章布店”,当起了老板,遂于1917年买下五马街平屋店面七间,1919年建成温州第一座3层楼商业营业房,门楣上署“许云章”三字,俨然上海大店气派,当即轰动全城。

  后来,他又买下西首一片破屋,拆建改造成4层楼房,取名博瓯百货店,并在四楼平台上设立茶室,供应汽水、啤酒、蛋糕等。

  许漱玉在五马街的举动名震四方,带动了五马街商业和地产的发展。许漱玉在五马街兴建土木和扩张实业上取得的成功,也促进日后五马街兴旺与繁荣,人们都说许漱玉为五马街的首任民间设计师。

  大众电影院的前身为中央大戏院。1932年,许漱玉仿照上海大商场附设游乐场所的方式,在五马街建起欧式高楼。他请壬子巷的建筑师沈阿生,筹划在商场后面三楼以上加建游艺场所,并带沈阿生去上海参观了几家游艺场的建筑。回来之后,沈阿生承包了整个工程。

  许漱玉将五马街原店屋的后半部加高为五层,房屋为钢筋水泥结构,欧式建筑风格新颖气派。第三、四层设为剧院,楼内设有包厢,正厅水泥地上加铺地板,装置近千把活动椅,华灯齐放,甚是富丽堂皇。因坐落于中央镇地段,故取名“中央大戏院”。剧院于1933年开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戏院室内采用旋转式楼梯,内天井还用了玻璃采光顶棚,这在当时都是非常新颖精巧的。

  1933年,许漱玉将店屋后半部分翻造,加高为五层

  1941年4月16日,日本人派出8架飞机轰炸白鹿城,大南门花柳塘至五马街一带都成了日机轰炸目标,五马街沿线建筑被炸满目疮痍,当场炸死6人,一枚炸弹从“云博”百货四楼屋顶穿入中央大戏院,仅毁掉大戏院舞台一角,整体建筑安然无恙。这个消息象闪电一样传开了,人们惊讶不已,竖起大拇指赞誉中央大戏院的质量,以及许漱玉有本事,做事做到极致。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许漱玉将戏院租给“乐群”影片公司放映电影。当时,承租人花了300万元将戏院修葺一新,但开张后不久,有人声言该院曾经被炸,有倒坍危险,要求地方当局查勘。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指派专署郭技士负责检测。郭技士想出一招检测办法:“要检测,只有采用试重的办法。例如,戏院千个座位,每人体重以百磅计,先将椅子、地板搬开,然后搬进十万磅沙袋,堆放两周后如不塌,就没问题。”

  最终事实也证明,中央大戏院确实是一处结构精巧、质量过硬的标志性建筑。

  纵观温州近代建筑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许漱玉在建筑营造方面的创新业绩:

  一是温州系沿海沉积性软土地基,地耐力低下,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使用木结构、砖木结构建造低矮房子,而许漱玉则一改常态,大胆使用砖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多层、大型大跨度百货商场和大戏院,一举创下了先例。

  二是利用桩技术技术性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与不均匀沉降问题。

  三是大规模引进欧陆巴洛克风情建筑,形式规矩,风格鲜明,有效地营造了五马街区的商业氛围。

  用许潄玉的一句话叫做:“人一生一世不过数十年,坚固的楼房比人的寿命长得多。造坟在山上没人见到,造雄伟的高楼大街,千千万万人都知道是谁人所造”。

  从许漱玉的这一番话和在五马街利用新颖技术建造楼房的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侵华日军的炸弹炸为何炸不倒中央大戏院了。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作者:王超俊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