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政”乐加楠:跋山涉水为51位烈士正名

温州网 2019-09-05 07:01:53
他曾花7年时间,走遍瑞安市各个乡镇,询问数人,翻阅无数材料,只为做一件事——追认烈士,为英雄正名。

参加革命烈士追认活动
参加红军失散人员座谈会
 编辑的书籍

  温州网讯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本期“最美家乡人”栏目,为你讲述瑞安市民政局一名退休干部乐加楠。

  乐加楠今年85岁。1962年,他在瑞安市民政局工作那天起,便扎根瑞安。他曾花7年时间,走遍瑞安市各个乡镇,询问数人,翻阅无数材料,只为做一件事——追认烈士,为英雄正名。

  用了7年时间

  他取得2000多份旁证

  1948年,15岁的乐加楠从宁波老家来到温州,在解放街上的中英药店当一名学徒。1949年8月,受解放军战士鼓舞,乐加楠投身革命。在参加革命的一段时间里,他对烈士们有了特殊的情感。

  乐加楠的“追认烈士”工作要从刚接手民政事务说起。

  “追认革命烈士,首先需要找到跟烈士同一党支部、同一连队或同一赤卫队的人,核实取证。”乐加楠说,找人成了最大的难题。他需要一个个整理归纳,再调查核实,繁琐细致的工作,乐加楠一干就是7年,漫长的7年时光,他走遍仙降、陶山、湖岭、高楼等老区,取得了2000多份旁证,上报到省里,最终经过核实,51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当记者问道,在开展初期有没有想到会是一项长期又麻烦的工作?乐加楠回答,“当然知道!但是群众要求迫切,他们祖父辈为革命牺牲,我们要给他们一个交代。”乐加楠说。

  宣讲革命故事

  他将烈士故事编写成书

  这段“追认”经历也让乐加楠收获颇多。“那几年的走访,让我对瑞安这个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史、革命党史和英雄事迹有了全面了解,更深刻感受到烈士们的那种无私奉献。”说起往事,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红了眼睛。

  乐加楠说,在原高楼镇石龙乡张基村老岭自然村,有一门三烈士,郑作乾、郑作顺和郑作仕三兄弟。当时,郑氏三兄弟所在村正好是游击作战地,三兄弟对革命同志胜过亲人,他们为游击队站岗、放哨、送信、刺探情报,为伤病员买药。

  但因消息走漏,敌人发现了游击队的藏身地,大家赶紧往平阳方向撤退。为了掩护大家安全撤退,郑氏三兄弟请求留下来,消除遗留痕迹。由于时间紧迫,敌人很快就抓住了三兄弟。但他们守口如瓶,恼羞成怒的敌人于1949年2月将三人枪杀在溪滩边。他们三人的牺牲保卫了游击队和平阳县委机关的安全。

  正是抱着弘扬英雄事迹,宣传革命精神的态度,乐加楠联合市党史办,与别人合撰、编辑出版了20多万字的《瑞安英烈》。后来,他又陆续出版《瑞安革命斗争故事》《瑞安市革命故事选——云江星火》等书,又在各大学校、单位等宣讲革命故事。

  重建烈士陵园

  他踩烂了4双皮鞋

  除了追认烈士,乐加楠对烈士的安身地也是念念不忘。

  上世纪90年代,瑞安市烈士陵园年久失修,乐加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0年,他在瑞安市政协会议上提出重建烈士陵园的建议。

  很快,乐加楠被委任为重建小组负责人,他带着组织给的500元经费和一名年轻干部就上了西山。当时西山陵园需要扩建,可是附近全是违章建筑,乐加楠就挨家挨户劝说他们拆掉房子。乐加楠笑着说:“有一户人家我至今记得,我去了他们家23次,苦口婆心终于说服了他们。”

  在陵园工作的第一年,乐加楠踩烂了4双皮鞋。“那时候,几天都看不到他人影。”乐加楠老婆包曼霞说。1993年,瑞安革命烈士陵园落成。新的瑞安烈士陵园面积扩大到1万多平方米,包括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碑廊、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堂、集资碑廊等设施,当时在温州市属于一流的烈士陵园。

  如今,瑞安烈士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市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缅怀先烈,以英烈为楷模,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此激励大家。”乐加楠说,这是他重建陵园的初心。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薛样洋文/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