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张旧契穿越千年潘岙300年

2019-09-18 11:25:00
那是一个古村落近300年来,祖辈们的生活生产实志记录:委任状、买卖、典当、借贷、雇用、租赁、婚嫁……

  零星的民间契约“老纸头”,在古玩市场、淘宝网上并不稀见。但上百张同出于一个自然村,且时间跨度达300来年的,则十分少见。去年,笔者就有幸收藏到了这么一批。

  那是一个初夏的午间,微信群里一个卖家突然抛出一堆“破纸”,配发了三张照片。我迫不及待地放大图片,猎搜最有用的信息。不出5秒,拨通了对方的微信语音电话,问价。“XX”,对方要价很干脆。“好,一抢打!”我也十分爽快。5秒钟后,对方收到了“红包”,叫我发上地址、姓名和手机号码。

  次日午,快件到,速开。一堆“破烂”占满了我的大半桌子。先拣好的放在一边,第一时间快速浏览落款时间、人名和字的好坏……。都是潘姓,清到民国,最早乾隆,最迟民国;大多完品,也有不少虫蛀、脆化了的,还有民国课本、账簿……

  历史的余温扑面而来——那是一个古村落近300年来,祖辈们的生活生产实志记录:委任状、买卖、典当、借贷、雇用、租赁、婚嫁……

  这是一个什么村?为什么这么一批东西出于潘姓一家?史考的惯性,让我三番五次地打电话给卖家,想方设法地“挤”出点信息。“文成的一个村”,除此之外,闭口不谈。无奈,不得不尊重卖买的“潜规则”。“文成”“村”“潘姓”,循着这三个关键词,只能求助于同事、朋友了解。“潘岙”!飞云江上游珊溪镇相邻巨屿镇的一个村。有了同事朋友的帮助,目标锁定“潘岙”。从百度中查到,这是一个千年古村,800多年前,因社会动荡从青田迁徙而来。原名桃花村,后因迁徙人群“姓潘”,遂改名为潘岙,一直沿用至今。

  潘岙,一定得走一趟。

  今年4月,在同事朋友的帮助下,我们一行5人如约到访。这是一个现代生态文明村,整个村朝南,面溪靠山。一条小溪贯穿村落,潺潺细流,直奔飞云江。站在桥上凉风习习,俯视桥下白鸭戏水,煞成风景。桥的那头“潘岙村文化礼堂”豁然在目,文化礼堂边即为村两委办公楼。三五个老人,头戴棉帽,放松地坐在竹圈椅上,享受着和煦的阳光。

  在村干部和村民的热心帮助下,我们很顺利地查阅到了不同时代的二本家谱。其中有一本明确记载着潘姓人氏(一个甲长)祖孙四代的“宗脉”。随着话题的打开,个别村民“欲说又止”的表情告诉我,不可追究得太多太深。些许社会的变迁,家族的兴衰,后人的状况……可能存在着某些“东西”。

  当问及村落是否还存在古宅、遗迹时,村民带我们去了老屋所在地,可惜前几年已经造了大楼。从面积来看,当年老宅范围不小,足有几亩。在宗祠厨房的灶台上,发现了一块横放着的大匾。古老而沉重。一起抬到大厅,在光亮处拍了照,依稀可见“德润耆英”四个大字。匾额长有2米,宽达1米,重超百斤。据村民反映,该匾曾立过大功。当年日本兵经过大屋时看到此匾,就没有进去,也没有烧掳。前几年文成博物馆曾想征集该匾,村民没有同意。在我们的建议下,他们将大匾抬到了楼上,干燥、防火也防偷。

  大厅的中央靠墙处,放着一张旧的八仙桌,桌子上方悬挂着7幅老人像。一看就是清朝的,可惜只2幅是布质原绘的,其余几幅是现代喷绘的,每幅高约1米多,宽约半米。“真像在我家里。”村民从楼上取来一个装饰长盒,放在地上,翻出了5幅清朝的布质老人像,并与族谱和契约上的人进行一一号对。

  潘岙,现在是文明生态村。昔日的老宅、娘娘宫均已不复存在,繁华的船埠头已找不到影子,旧契约中的村落前后田地早已成了宽敞的道坦、道路和新建的房子。村子里的很多年青人外出经商打工。潘姓仍占据着全村人口的99%以上。

  这些旧契约,实质上是当年的民间文书,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在城市化大踏步迈进的今天,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大拆大美”的推进,这些“老纸头”也愈显珍贵,值得关注。

  采访回来后,我曾试想,把这100张“老纸头”装裱一下,放到村文化礼堂展示一次;也曾试想,给这100张“老纸头”整理一下,加上那宅那匾那埠头的故事,出本书送给乡亲;还曾试想,把这100张“老纸头”留给这个千年古村——“潘岙”。

  作者:张春校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