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湾归国华侨自筹资金创办图书馆 已成为当地村民最喜爱去的地方

龙湾归国华侨自筹资金创办图书馆 已成为当地村民最喜爱去的地方

温州网 2019-09-28 10:33:00

在永昌堡文化驿站内,马振忠向人介绍羽毛艺术馆的作品。

  温州网讯 在龙湾区永兴街道沙园村,有一间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名叫吉夫)。2008年以来,该馆以茶文化、书画社、羽毛艺术馆为载体,每天为当地村民提供精神食粮。它是由意大利回国华侨马振忠创办的。昨天,本报记者采访这位已是84岁高龄的公益人物,了解他创办草根图书馆时的心路历程。

  离开意大利回国筹办图书馆

  马振忠,1937年出生,自称“老马”。上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进浙南大地时,马振忠就领风气之先,创办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只有小学毕业的他,愈发体会到知识短缺带来的弊端,在村内创办图书馆的想法便开始萌发。

  在马振忠56岁时,他率子女远赴意大利米兰创办服装厂。即使远在意大利,他仍念念不忘回家乡创办图书馆。在意大利的日子,除经商、探亲,他多次专门为创办图书馆的事回国。每次回国,他总是忙着跑土地、跑规划,拜访专业人士商讨办图书馆事宜。

  2006年,沙园村要建立文体休闲中心,会专门划出一块场地创办图书馆。远在意大利的马振忠得知消息后,兴奋异常,回乡办图书馆的愿望也越发强烈。

  自筹资金凡事亲力亲为

  2008年,马振忠辞去国外服装设计工作,回到家乡捐资60万元,引领马氏族人注资100多万元创办了“吉夫图书馆”。“我尝过没文化的苦,多看书多好啊,可以多长见识。”这是马振忠创办图书馆的初衷。

  自创办以来,马振忠做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为建好图书馆上下奔波。几年来,他累计购买书籍3.5万册,购置20多台电脑建立电子阅览室。在他的努力下,吉夫图书馆形成一定的规模,图书馆现已占地380平方米,分为图书室、报刊阅览室、电子多媒体阅览区、展览厅等功能区,馆藏书籍3万多册,并收藏《四部丛刊》《史记》《资治通鉴》等珍贵书籍。馆内有阅览座位50个,展览厅收藏了名人镜框160多个,联词名画200多幅,布置得古色古香。吉夫图书馆获得了浙江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颁发的“农家书屋”、浙江省文化厅颁发的“三级综合文化站”等荣誉。

  2009年7月,吉夫图书馆被正式命名为温州市图书馆吉夫图书馆,成为温州市图书馆阵地建设的村级终端,读者可凭借阅证享受全市11个图书馆“一卡通”服务,通借通还。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图书馆改善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并得到如此多的肯定,老马欣慰不已。“文化的食粮不能断,我这匹老马,想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这个图书馆。”

  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获好评

  吉夫图书馆的建成,为当地的文化和村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图书馆边有一所民办学校,有800多名学生,其中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马振忠说:“办这个图书馆,有很大原因是为了这些学生。以前看到他们放学后没有地方可去,要么在马路上打打闹闹,要么溜到河里游泳,很不安全。有了这个图书馆,他们可以到这里来看书、上网,对他们敞开大门,一切都是免费的。”如今图书馆一天最多有七八十名孩子在此看书。孩子们见到马振忠,都亲切地叫“马爷爷”。村里老人原来以打麻将为消遣,而今也来图书馆翻翻自己喜爱的书籍。这么多年来,吉夫图书馆已成为村民爱去的地方。

  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图书馆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并得到社会的肯定,马老欣慰不已。图书馆一年维持经费需要近8万元,马老一点也不心疼,老伴和家人也很支持。

  在奉献的道路上永不停歇。2017年底,马振忠又干了一件“大事”。由他主导的龙湾图书馆分馆在永昌堡正式开馆,紧接着他又在永昌堡文化驿站成立了羽毛艺术馆、陶瓷体验基地等,主要弘扬龙湾区非遗文化,还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让孩子们体验。“这些已经成为遗产了,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艺术。”马振忠如是说。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董吉妮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