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打破“信用孤岛” 让信用成为温州发展“硬通货”

永嘉县 叶树材 2019-10-22 09:31:00

  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广场,5000双温州“1日鞋”“晨昏鞋”被市民扔进熊熊大火,一把火烧醒了温州人的诚信意识。30年后,温州名列全国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第三位,并成为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诚信,已然成为温州的一张金名片。

  但是,“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2011年,民间借贷危机席卷温州,90多家老板逃跑、企业倒闭,大量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的民间借贷收不回债,导致信用危机,对温州发展造成严重性打击。这些年来,一些怪现象也不绝于耳:一些老板欠债不还,竟还能开个网店继续唬人;一些企业被曝光偷税漏税,却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一些个人在一些部门“失信”、却在一些部门“得信”;倒地的老人“扶不起”、掉地的钱包“捡不得”、判决的官司“行不得”……说到底,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还是在于信用没有实现“一张网管控”,“信用孤岛”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唯“制度信用”方可催生“信用温州”。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如何用“制度天网恢恢”去做到“诚信疏而不漏”,是当下信用温州建设的时代命题。过往数十年间,各地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信用评价体系、独自的评级方法乃至独享的资源数据库,这就像一道道“屏障”一般,让公开的信息没法公开,上网的数据没法上网,信用只能躺在“功劳簿”上,成为了“信息群岛”中的一个“虚词”。打破各部门“只求独乐乐、不求众乐乐”的“信用孤岛”,必须以“最多跑一次”的标准和力度,把“信用”建设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固有制度”,如此才能让信用多“跑路”、老板才能少“跑路”。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不仅事关个人,也是温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温州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民营经济、职业招聘还是线上买卖、小本经营,方方面面都与信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看不见”的珍贵资源,站在更大的范围来讲,“一言之美,能贵于千金”。在陌生人交易频繁的当下,打破“信用孤岛”是营造温州“两个健康”清朗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是避免大数据“杀熟”、遏制“刷单炒信”的“妙手一棋”,是打破信息的不平衡、不对称的“画睛一笔”。

  打破“信用孤岛”,就是要打破政府部门和各单位间的藩藩篱篱,打通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各单元之间、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堵点”“痛点”和“难点”,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如此方可加速建设“信用温州”,让信用成为温州发展的“硬通货”,从而为全市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提供“信用力量”。

评委点评:

“联”则兼济天下 “通”则信用温州

       有信者,行天下。30年前,温州用“一把火”烧出了“信用温州”,30年后,历经民间借贷危机、金融危机的温州,虽然征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瞩目成果,但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该文用“孤岛”“硬通货”二个简朴的比喻,深刻指出了当下信用温州建设的时代命题,通俗易懂,一两胜拨千斤。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温州,“群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能贯通信用“硬通货”的“码头”修建起来,如何将“孤岛”联成“群岛”,这篇文章都一一作了解答。内容厚实,点赞!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