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外交家王鸿年吗?他是近代温州最早的留日学生
前几年,龙湾曾评选过历史文化名人,入选15位龙湾历史文化名人名单的,除了温州人比较熟悉的宋代状元赵建大、明代书法家姜立纲、明代礼部尚书王瓒、明代内阁首辅张璁等人物之外,近代爱国外交家王鸿年却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王鸿年是近代温州最早走出国门的留日学生,在积贫积弱的中国,他为保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的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成功处置中日“庙街交涉”案,挫败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挑起战争,侵占东北的野心;
他曾被任命为专门委员,赴华盛顿参加太平洋会议,签订《九国公约》,在有关对日交涉及收回胶州湾主权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因此获得了三等文虎勋章;
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法学家,出版的《宪法法理要义》是中国最早撰写的宪法学著作。
近代温州最早走出国门的留日学生
王鸿年(1870-1946),字世玙,号鲁璠,永嘉县三甲(今龙湾区天河镇西前村)人。
王鸿年像
王鸿年出身官宦人家,父亲王焕熙是清同治年间拔贡,历官安徽省含山、芜湖知县,颇多善政。继母贤淑能诗,著有《翠薇山房诗稿》。王鸿年为长子,弟弟王荣年人称“梅庵先生”,为我市著名书法家,有“东南一支笔”之称。
王鸿年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秀才,1897年春考入湖北武备学堂。
王鸿年是近代温州最早走出国门的留日学生。史料记载,中国正式确定派生留日政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8月。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维新运动迅速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改革呼声的渐起,各种新式学堂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派学生留学日本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年10月,王鸿年作为使馆官费生抵达日本。
湖北武备学堂学生王鸿年,为什么会东渡日本求学呢?原来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清廷禁止新学,当时29岁的王鸿年血气方刚,喜欢议论时事,被人告密,遭到点名缉捕。为避灾祸,王鸿年便考上了使馆官费生前往日本。1904年,他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回国后应聘四川将弁学堂和山东法政学堂、济南皇华馆法政学堂。
温州市图书馆藏王鸿年《南华词存前集》《南华词存中集》
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1905年7月,清政府举行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内容按理化、经史分别命题,结果有13名留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文凭和官职的奖励。王鸿年参加了1906年的第二次留学生考试,考取法政科举人,以内阁中书任用,供职学部兼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教席。
根据史料记载,1906年的这场归国留学生考试竞争激烈,主考官由第一批留学生詹天佑、严复、唐绍仪等担任,共录取32名,其中最优9名,优等5名,中等18名。说句题外话,参加过清政府留学生考试成绩最为突出的当属温州瑞安人项骧。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举办留学生考试,次年殿试,项骧取得第一名,被誉为“洋状元”,授翰林编修、参议厅行走。
对日交涉屡建奇功
1907年,王鸿年调任外务部丞参厅主事,随考察宪政大臣赴日本考察。
1912年民国成立,共设立九部,王鸿年被任命为外交部佥事,真正开始了他一生传奇的外交生涯。
北洋政府曾修订《陆海军勋章令》,其中设置了文虎勋章、嘉禾勋章等奖章,各分一等到九等,分别授予有功劳于社会或有功绩于事业者。王鸿年一生曾多次获得嘉禾章、文虎章。
1913年,他调充奉天营口交涉员,并多次受外交部委派,历任汉口、福州、铁岭等地外事特派交涉员,办理与日交涉,均能据理力争,迫使日方让步。
1919年,王鸿年暂署中华民国驻朝鲜总领事。
1926年法政专门学校浙江同乡合影,前排中为王鸿年,右三为刘景晨
1920年8月,中日发生了“庙街交涉案”。庙街地处前苏联鞑靼海峡萨哈林附近,中日侨商众多。当时苏联国内战争尚在进行,为保护侨民权益,北洋政府派遣松花江舰队停泊在那里。一天,当地的苏联居民与日本商人发生了矛盾,引发斗殴事件,苏联人用大炮轰击,使日侨蒙受损失。
日本政府竟然派出战舰开赴庙街,强说苏方大炮来自中国舰队,是中苏联合排日,转而向中方挑衅。中日双方舰队海上对峙,形势紧急。
王鸿年奉命代表外交部,会同海军、参谋两部组成交涉团,与日本舰队司令官共同到现场会审,进行交涉和谈判。王鸿年通过慎重调查,掌握情况。他先做好苏联地方居民的工作,要他们否认向我方借炮事件,又向当地日侨申明中日睦邻友好的道理。因此,在正式会审时,苏日双方民众提供的证词都有利于中方。日方代表理屈词穷,只得作罢。一场风波,遂告平息。
王鸿年回国后,受到外交部的奖励,晋授二等嘉禾章,并调任驻日方使馆参事官,代理驻日全权公使。
1921年11月,王鸿年被任命为专门委员,去美国华盛顿参加太平洋九国会议,最后签订了九国公约。会议期间,王鸿年在有关对日交涉及收回胶州湾主权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因此获得了三等文虎勋章。
1924年王鸿年为人题写“梁孟齐眉”寿堂匾
1922年,王鸿年被派驻前苏联远东共和国外交代表兼驻赤塔总领事,再获三等宝光嘉禾章。1923年,王鸿年任外交部事,以全权公使记名;1926年任外交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33年,任驻日本横滨总领事。在此期间,东京帝国大学曾授以他博士学位,因当时中日关系已非常紧张,他拒绝接受。
爱国爱乡气节高尚
1936年,王鸿年卸任回国,寓居北平。
王鸿年故居门台方舟摄
1936年2月26日,日本爆发举世震惊的“二·二六”事件,进入军人专政时代。事件后,日本组成了广田弘毅内阁,实际上是以法西斯军阀为核心的新内阁,大大加速了发动全面侵略的战争步伐。
王鸿年回国后不久,被蒋介石召问日方情况。王鸿年于是将日本情况据实陈述,慷慨陈词“日本侵华战争,势所难免,望我国早作应战准备”。
果然,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失陷。王鸿年时已68岁,由于遍地烽火,路途多艰,不能回故里温州,就寓居北平。日本人知道他在外交事务上的名声,多方诱胁,要他出来为敌伪工作。王鸿年始终不为所动,借口腿疾闭门不出。
王鸿年故里王氏宗祠前双石碣方舟摄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王鸿年无比高兴,赋诗祝贺:
八年息影故都城,老眼欣教见太平。
卧榻惊残鼾睡梦,凯歌听遍受降声。
辽阳华表迎归鹤,澎岛灵湖识旧鲸。
寄语天骄须猛省,自来义战胜穷兵。
次年1月,王鸿年病逝于北平家中,葬于今北京市西山福田公墓。温州乡人闻讯深感惋惜,132位知名人士联合发起,于当年5月5日在永嘉县党部大礼堂(今中山公园纪念堂)召开追悼会。
出版最早的宪法学著作
王鸿年还是一位出色的法学家。他在1902年出版的《宪法法理要义》是中国最早撰写的宪法学著作。而他的《内阁制度刍议》对研究我国近代法制史,特别是民国时期法制史有重要意义,对现在我国法律制定也有借鉴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大量国际交涉,随着一系列条约的签定,了解国际法成为当务之急。为此,1904年王鸿年编纂《国际中立法则提纲》《战时现行国际法规》等,正好与当时的趋势相适应。
由于各种各样的外国法律与法学的引进,使封闭的传统法典《大清律例》的地位产生了动摇,1902年王鸿年刊行《国际公法总纲》等几部国际法著作,从开始翻译外国国际法著作到国人自己撰写国际法著作,开始了国际法本土化的工作,对国际法学在中国传播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表明了中国在构建自己的国际法学体系。
至今许多政法院校仍在研究和使用王鸿年的著作,如北大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和博士生论文中都引用了他的相关法学著作。西南法政大学还专门有课题组研究他的《内阁制度刍议》。
王鸿年还编纂了《日本语言文字指南》、《日华会话》等著作。他认为“日本文中或语言中所用之字,如沙汰、马鹿等,骤见时觉其甚奇,及细按之,则仍原于汉籍,特流传既久,以讹传讹,或与汉籍原义不同者有之”。为了“究古今,辨雅俗,正讹匡谬”,他编纂《日本语言文字指南》,成为清末主要日语教材。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参考资料:
《挂满勋章的外交官》张祖桐
《外交法学兼修爱国名节双馨纪念温籍历史文化名人王鸿年诞辰140周年》方舟
《清末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措施》赖晨
《清末的归国留学生考试》李喜所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