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从前慢”的作家木心背后有两位温州文化巨匠的学术滋养和支撑

2019-11-04 09:35:05
木心和温州人有着特殊的缘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木心

  近几年来,作家、画家木心逐渐被世人广泛熟知。特别是一首《从前慢》,让他成为很多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

  文艺青年津津乐道木心的散文跟海明威、福克纳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木心曾在哈佛大学举办画展;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

  木心

  而很少有人知道,木心和温州人有着特殊的缘分。

  木心受到温州人的学术滋养——

  他与“一代词宗”夏承焘是忘年之交,有过多年的交往,木心曾说是因为与夏先生的“诗词往还,我才野性稍戢”;

  夏承焘先生

  郑振铎

  他的《文学回忆录》参考温籍文化巨匠郑振铎先生所著的《文学大纲》,木心曾提到自己“十三四岁时,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后来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几乎全凭当年记忆”。

  木心还有不少温州同学——

  木心上世纪40年代曾在上海美专就读,这所学校有不少温州教师和温州学生,他与夏子颐、陈沙兵、葛克俭、张怀江等人都是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与夏承焘先生是“忘年之交”

  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浙江乌镇东栅人。他是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木心从小受教于私塾,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年少时,他常去邻居茅盾家看藏书。青少年时期,他浸润在大量西方文学与哲学著作中,精通文史与音乐绘画。“文革”期间写下65万字笔记。1982年旅居纽约。1984年,他以五十六岁之龄重启写作,重拾对文学的渴望,终于取得成就,被誉为“文学的鲁滨逊”。

  木心唯一的全家福

  木心十五岁离开乌镇,报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杭州,木心结识了一批对他影响很大的志趣相投的文师艺友,其中,尤以夏承焘影响最大。

  木心与夏承焘的交往,起于何时,因何机缘,不得而知。但据其本人所言,与夏承焘后来成为了忘年之交。当时的木心,与夏承焘之间,无论年龄还是学识、名望,均悬殊巨大:年龄上,木心小夏承焘27岁;名望上,彼时的木心默默无闻,而夏承焘已是浙江大学的知名教授,并一度出任系主任。但这并未影响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十九岁办画展时的木心

  抗战胜利,夏承焘回到杭州的浙江大学师范学院继续教书。校址设在木心常去的罗苑,夏承焘就住在学院的宿舍里。据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记录,1947年4月6日与木心“讲庄子游于不得遁而皆存及佛家悲智双修”。日记中只说是“牧心来,与讲……”,看来是面对面的单独授课。日后,木心在纽约为一帮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时,也涉及庄子和佛教的内容,料想还有夏承焘的影子在。

  讲学之外,木心和学友们还有过陪夏承焘出游的经历。夏承焘在日记中记载,1947年4月5日:午后,与牧心、子颐、君量游紫云洞。其实,夏承焘的交游甚广,除了本校师生,还有各地的文化名流,其中有一批非浙江大学的学生,比如与木心交往,夏承焘亦能一视同仁、诲人不倦。

  青年时期的木心

  木心在上海美专读书期间,与夏承焘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夏承焘的日记中就有给木心发信的记录。据木心追忆,夏承焘在信文启首会写“木心仁兄大人阁下”,每次寄作品来都写“木心仁兄指正”。木心则称呼夏承焘为“夏丈”,这是一个既含敬意又不失亲切的称谓。彼此之间的交往甚为融洽而和美,亦是民国那一代文人间交往的实录。

  这几年间,木心及其同学时常往来于杭州、上海之间。借着回杭州的机会,木心常常前去探望夏承焘。数十年后,木心漂泊海外,想起这些充满温情的往事,不由感叹“浮光世事,草草劳劳,荏苒四十年,夫子自道声犹在耳。”

  木心对夏承焘一直念念不忘,他曾说过,是因为与夏先生的“诗词往还,我才野性稍戢。”

  到上海后,木心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是上海美专的学生会骨干。由于时局动荡,他最终失去了与夏承焘的联系。

  参考郑振铎先生的《文学大纲》

  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丹青根据木心讲课笔记整理的《文学回忆录》。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著名画家陈丹青旅居美国纽约,与当时一众年轻艺术家邀请木心为他们开设文学沙龙,将世界文学史从希腊神话一直贯通到当代,断断续续讲了五年。

  《文学回忆录》一经出版,便引起文学市场的关注,长时间登上热销书排行榜前几名,这中国的图书市场并不多见。

  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木心本人在《文学回忆录》中曾提到:“十三四岁时,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后来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几乎全凭当年记忆。”

  生长于温州的郑振铎(1898-1958),是中国现代文化界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大师”:他集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文献学家、藏书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等等于一身,在众多领域作出了有开拓性的巨大贡献。

  1927年,郑振铎完成《文学大纲》,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

  木心的学生陈丹青说:“木心所参考的郑振铎《文学大纲》,最早出版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想必是少年木心的启蒙读物之一。前年得到这两册书的新版,全书体例与部分资料,大致为木心所借取。”

  木心的文学课,右一为陈丹青

  上海美专的温州同学

  2017年,一份署名“孙牧心”记录的《美专学生自治会第二次干事会议录》流于市面。该“记录”为毛笔手写,字迹隽秀。这张薄薄的旧纸条,甫一露面,便被人以两万元拍走。

  会议纪录上标明开会“地点”“时间”“出席者”和“讨论事项”。地点为“本校图书室”,时间为“十月十五日上午八时”(据相关史料后人断定是1946年)。出席者有九人,分别为:林克松、贺鸣声、夏子颐、沈新民、陈沙兵、孙牧心、沈开逸、张怀江、崔奋波。其中夏子颐、陈沙兵、张怀江等都是温州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温州版画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是当时求学于上海美专众多学生中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上海美专的温州师生相关情况,点击:刘海粟任校长的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学校,当年竟集聚这么多温州教师——

  孙牧心即木心,他于194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学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会的民主运动。

  就读上海美专时的木心

  木心的美专同学中,以陈沙兵、葛克俭和夏子颐最为活跃,而这三人都是温州人。三人早年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还从事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进入上海美专后又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46年四月一起成立了中共上海美专党小组。1946年至1948年期间上海美专的多数学生运动,就是在这个党小组的领导下展开的,其中就包括组织美专学生参加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到万国公墓祭扫鲁迅墓,上述两个活动,木心都积极参加。

  孙牧心、葛克俭、张怀江等人的合影

  夏子颐,就是与木心有着忘年之交的“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的侄子。木心与夏子颐在上海美专求学期间交往甚密。据上海档案馆所藏上海美专档案显示,1948年两人均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而被上海美专勒令退学。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参考资料:

  《木心与夏承焘的“忘年交”》 、《新发现一份木心手写的会议记录》、《照片里的木心与王伯敏》夏春锦

  《陈丹青曾受温州学人的学术滋养,结识一打以上温州朋友》金智宽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