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科创大平台增量有突破 全国招才机制逐步完善

温州网 2019-12-09 08:49:00
院士为什么愿意来集聚区企业工作?

2019年“智汇温州,才聚两区”人才双选会上,一名应聘者在企业摊位前交谈。

  温州网讯 今年,已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设立院士工作站。院士为什么愿意来集聚区企业工作?因为企业发展到当前阶段,已需要有院士级的指点人来“把脉开方”;同时,适合院士的创新平台,一个个在集聚区“拔地而起”。

  “巢”筑好了,“凤凰”自然愿意来,哪怕来试一试又何妨呢?

  近日,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管委会相关部门透露,目前,集聚区拥有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17家省级企业研究院,以及37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今年,重点创建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引进德国工业4.0技术和专家,对接本地企业;同时,高标准推进“海创园”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开拓人才集聚的新空间。

  在打造人才平台的同时,集聚区相关人才招引部门,今年组织辖区225家知名企业,赶浙大、川大、武大、西安理工、昆明理工等全国各地高校,举办24场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近1000人。而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与辖区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对接,设立3个产业学院,建立37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形成人才“蓄水池”效应。

  筑巢 院士工作站等高能级平台增多

  好事成双。今年1月,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受聘入驻。这是浙南产业集聚区首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0月,浙江医鼎医用敷料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受邀加盟。一年引进了2名院士,成绩喜人。

  引进院士的这两家企业,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办时间在10年以上,在市场上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产品,发展潜力大。通俗地说,在类似上述的企业,院士级专家已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由此可见,要“引凤”,“巢”很重要,平台很重要。

  因此,集聚区的一个引才思路,就是搭建更多的高能级平台。今年,集聚区与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联合总会(BWA)合作,成立了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推动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利用德国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产、学、研、用优势资源,为辖区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支撑。11月28日,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承办2019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合作海创论坛,召集德国产业研究的顶尖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知名大学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德国一流智能制造咨询机构UNITY的专家,聚焦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实践,与温州企业家畅谈智能化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企业践行工业4.0的实践案例。研究院组织德国专家深入经开区企业调研,完成了3家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诊断方案,先后推荐了德国两位高端专家对接企业、开展研究院海外工作站筹建及开启项目池建设等工作。在海创论坛上,用集聚区企业家的话说,就是论坛“高大上”,同声传译,讲解的都是国际上工业制造最先进的案例,开了眼界。

  此外,集聚区今年也在高标准推进海创园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完善人才公寓的生活设施,将招引人才的巢筑得更好一些。

  引凤 技工管理人才各有招聘法宝

  目前,企业招人,主要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则可细分为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招聘。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招聘,集聚区各相关部门全年举办相应的招聘会,助力企业招才。

  11月26日,集聚区组织长江汽车电子等59家用工紧缺企业及7家博士后工作站,参加2019年“智汇温州,才聚两区”温州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双选会。这批企业提供紧缺岗位314个,涉及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类和激光电子类等多个热门行业。招聘会现场接收各类高校毕业生简历35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6人,现场直接录用20人。

  类似的招聘活动,集聚区今年举办了24场。前后组织区内知名企业225家,分赴武汉、西安、南京、成都、杭州、昆明、厦门和宁波等地知名高校,开展校园招聘系列活动,共提供岗位数3115个,接收简历2733份。

  为促进企业与高校学子的相互了解,今年7月,集聚区主办了2019“双一流高校学子经开区行”活动,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等全国30余所双一流高校40名学生干部,对集聚区就业创业环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同时分组参观工厂自动化生产线。

  而对本地企业需求量大的技能型人才,集聚区与区内高职院校,探索“产教协同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建立浙南产教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在龙头企业内分别成立了汽车、电器、模具等3个产业学院,为企业输送科技技能人才建立快速渠道。截至目前,集聚区设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37家。

  对社会人才,集聚区率全市之先举办大型人力资源公益招聘会33场次,进场招聘单位数达1029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招聘普工以上1.28万余人。

  集聚区行政事务服务中心人才处谢德荣介绍,招聘活动很多,确实招到了不少人,但也说明企业招人难,才需要频繁出去招聘。

  思索 产业升级人才招引两手都抓

  应该说,最近几年,包括集聚区在内的温州各地,招引人才的意识越来越强,市一级也出台了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如,集聚区以温州市人才新政四十条办法为基础,不断完善区相关人才政策,重点打造人才荣誉、人才专项奖励、人才经补贴、用人单位奖励、创新创业补助、平台建设补助等方面的优势,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初步显现。截至12月,集聚区申报市人才住房租赁补贴146人,发放2019年人才工作经费合计512万元,其中申请招才引智奖励9人共发放奖励81.1万元,补贴人才公寓租金288.4万元,完成12个批次人才公寓的申请,共有226人入住。

  但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层面反馈的信息看,目前,集聚区的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集聚能力还不强,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相对薄弱。集聚区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龙头骨干企业相对较少,科研院所和科技孵化器缺乏,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不足。

  谢德荣表示,辖区企业招才难,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在技能人才一块,东中西部目前处在产业转移阶段,中西部用工岗位增加,往东部流动的人就少了;二是部分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地企业招来了、培养了,之后面临着一线城市的竞争,本地的软环境很可能留不住人;三是辖区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本身员工流动性较大,在股权激励措施缺乏的情况下,留住关键核心人才就比较难;四是本地企业处于转型升级中,目前主要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低环节,各方面与中高级人才还处于不匹配的阶段。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还是要形成导向明确、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产业和人才是相互促进、扶持的关系,要齐头并进,才能产生正循环的良好态势,助推经开区产业升级。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胡荣恩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