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水厂、智慧监管!温州这样让农村百姓“喝好水”

温州网 2019-12-30 09:06:00
在瓯越大地全面打响,推动农村群众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八亩后村供水站

  温州网12月30日讯(记者 潘涌燚)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温州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从2018年开始,一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在瓯越大地全面打响,推动农村群众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在这场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的达标提标行动中,温州建、管、治同步发力,探索出了一套“县级统管+美丽水厂+智慧管护”模式,建成美丽水厂52处,各县(市、区)建立统管机构,县域内所有农饮水工程实现统一管理、智慧管护,有效破解建设难、管理难瓶颈。

  全面改造提升

  全市建成美丽水厂52座

  一走进瑞安马屿新水厂,这里干净整洁,自动先进的制水工艺呈现眼前。来自一级饮用水源地赵山渡水库的原水,经管道进入马屿新水厂后,需闯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道道关卡”,并经18项水质检测,确保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满足国标后,才能进入马屿周边103个村约13万村民家中。

  无独有偶,在浙闽交界山区的苍南县桥墩镇八亩后村的一片茶园里,围墙上绘制着精美的彩绘、供水站里绿草茵茵,经过提标改造后的八亩后村供水站正式通水,近千位村民喝上了优质的自来水。

  今年以来,全市共建设各类农村饮用水水源工程560处,新增原水管道长度453公里,有效改善了我市农村地区季节性、工程性缺水现象。

  通过全面提标,建设美丽水厂成了温州农饮水达标提标的一大亮点举措。目前,全市已创成建成美丽水厂52处,其中28处被列为全省最美单村水厂。

  同时,温州通过制定实施《温州市农村饮用水工程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办法》《温州市农村单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管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单村水厂标准,有力提高山区农村供水保证率和饮用水水质。今年以来,全市提标改造单村水厂478处,安装消毒、净化、监控等配套设施设备1113套。

  打造“最强大脑”

  实现24小时智慧管护

  三分建、七分管,对农饮水工程来说,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管护尤为重要。

  如今,全市按照“一县一策”的方针,建立了县级农村饮用水工程统管机构,借助技术专业、运营成熟、人员强大的国有公司,组建专业化管理队伍,分组分片负责农村饮用水工程相关巡查、运行、管护、维修、收费以及水质监测等工作,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在苍南县新城水厂二楼管理大厅,一个约10米宽、由24块屏组成的智慧水利监管系统正实时、全方位监控、监测着苍南县20个下属镇级水厂日常运行情况,监测水质、水压、水量变化。

  以此为导向,全市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智慧管护创新格局。温州率全省之先,打造温州“最强大脑”,在每县部署、建立一个统管“智慧大厅”,通过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将农村饮用水从“工程联网、管理联网”发展到“信息联网”。

  该平台将单村水厂、末梢管网等纳入到农村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可实现实时上传水量、水质信息,并由专人全方位在线监控反冲洗、加药等环节,对水的浊度、余氯、PH值等水质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平台可实现实时预警,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通过“智慧管护”,不仅可以实现供水工程远程集中控制、统一高效管理,还有效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创造“从源头到龙头”安全水环境

  2018年以来,温州市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947处,新增受益人口111.7万人,三年行动完成总量排名浙江省第一,频频受到各方点赞。

  事实上,作为一项民生项目,农饮水工程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建、管、治升级永远在路上。

  下一步,温州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努力创造“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水环境。

  其中包括,深化“智慧大厅”建设,逐步完善单村水厂的监控设施安装和数据接入,强化在线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偏远山区人工管护成本,进一步提升统管质量和效率。

  与此同时,温州还将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抓好“规划设计、资金投入、实施进度、质量检验、通水验收”5个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加快构建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水厂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

  喝好水、用好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如今,温州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的目标正稳步实现。这不断传递出浓浓的民生初心,为温州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