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前辈丨王谢家族最出名的两大人物 据说都当过温州太守

2020-05-15 09:42:00
《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孙绰、谢灵运、颜延之、裴松之、萧逸、王筠、丘迟等,都担任过永嘉郡太守。

  很多年以前,年纪在个位数的司马绍(晋明帝)坐在父皇膝上,与之争辩“太阳与长安孰近”哲学问题并获胜,被朝臣视为“天才辩手”。司马绍23岁(322年)即位,第二年析临海郡南部四县置永嘉郡,建郡治于瓯江南岸(今鹿城区),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此为温州建郡之始。

  《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孙绰、谢灵运、颜延之、裴松之、萧逸、王筠、丘迟等,都担任过永嘉郡太守。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两大家族的最出名的两位人物,都有过治理温州的经历。更有渊源的是,论起来,谢灵运是王羲之的重外孙,他的母亲刘氏,是王羲之的亲外孙女。而谢灵运的姑婆,也就是爷爷谢玄的妹妹谢道韫,没错,就是那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著名才女,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当年,谢灵运沿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温州,想必心中另有一番感慨。

  在温州期间,王羲之以书法名世,为温州留下了一件早年人家不可或缺的“家具”鹅兜;而谢灵运不仅诗名蜚声还是旅游时尚达人,在积谷山下留下了处处踪迹,留给后人凭吊。谢池巷、池上楼、康乐坊……这些与谢灵运相关的遗迹名称,至今仍然生活在温州人的身边。

  写字最有名的温州太守

  在温州留下了一件早年人家不可或缺的“家具”

  温州设郡24年后,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天下行书第一的王羲之来到温州当太守。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其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在不长的温州任期里,王右军时常乘着五匹骏马拉着的车四处巡查。从“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一诗,可见书法家太守在温州颇有政声得民意。除“五马巡街”,王右军“登舟游塘河赏荷花”、“墨池挥毫洗砚”等都是温州百姓津津乐道的典故,并留下“五马”、“墨池”等名沿袭至今。温州书法近几年声名鹊起,据说与“右军遗风”似有关联。

  永和九年,王右军微醺时写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行书为什么写得这么好?据说与家宠大白鹅有关。

  右军先生爱鹅、养鹅、悟鹅、以鹅为神形练字的故事很多。据说他来温州当太守时也是带着鹅来的。但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一路颠簸到温州后,大白鹅毛色凌乱、萎靡不堪。而当时的温州城河道纵横,河水清冽。河里放养有鹅之类的家禽,清洁白皙的羽毛,额上高高的鲜艳红冠,昂首挺胸、非常精神。在温州的日子,右军先生自然少不了对鹅下笔练字。坊间传闻,右军先生写字、洗笔,把一池水都洗黑了,聪明又勤奋的人果然“挡不牢”啊。

  右军离温后,时人为纪念他,就请圆木老司以鹅形制作成木质家用器具——鹅兜。

  鹅兜相当于学名,塘河沿岸百姓一般称之为“汤挈”,两扇翅膀合抱成桶状,长长的脖子成了把手,上面还点缀着扁扁的嘴和高高的冠,因是木头所制,有很好的保温作用,泡脚最适宜。

  鹅兜是以前大姑娘出嫁时重要的嫁妆之一,与尿盆、花鼓筒等圆木家具不可或缺。除了装热水洗脚外,小媳妇还会用胳膊挽起“鹅颈”到河边去洗衣服,绝对是温州河埠头的一道独特风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此大概都会有所记忆吧。

  写诗最有名的温州太守

  在市区积谷山留下印迹处处

  422年,永嘉设郡近100年后的一个多事之秋,谢灵运被贬至温州做太守。

  谢灵运名公义(385年-433年),以字行,浙江会稽人(今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谢灵运没想到的是,温州百姓非常欢迎他的到来。温州市区有竹马坊,据说因为“谢灵运出守,儿童骑竹马迎,故名”。为不辜负百姓厚爱,在短短一年间,谢灵运也推行过讲书、种桑、行田等几件民生实事项目。

  而从南京掉进温州山水窟,谢灵运惊喜得乐不思蜀。大把大把的时间被他掷向温州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佳作迭出。按我们的说法,老谢在温州有点不务正业,他是在温州留下“到此一游”记录最多的一位温州太守。除郊县外,积谷山一带是他“盘桓复盘桓”的地方。

  谢灵运为什么对积谷山情有独钟?

  积谷山位于斗城东南隅,今市区中山公园南端,高38.7米,面积达1.2万平方米,呈圆锥形小山丘。其与华盖、海坛、郭公、松台、巽吉、黄土、仁王(东屿)、灵官(西屿)合称为温州"九山"。相传东晋郭璞奉命来温督造郡城时,曾指着积谷山预言:“内有积谷,虽其不饥……”据《永嘉县志》载:晋、刘根,字君安,永嘉人,隐居积谷山洞堑中,后来道成,乘赤霞飞往天台,后人因名洞飞霞洞,又名飞霞山。而如今,山附近还有飞霞路、飞霞桥等名称因袭。

  积谷山因名胜古迹多,为温州九山之冠。这样一个神仙之地,对南朝刘宋名士谢灵运来说,自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据载,谢灵运还在附近建屋,并凿池于积谷山下,迎其母定居于此。侍母之余,登积谷山成老谢当时的一大癖好,不知道他当时是不是穿着自己设计的“登山鞋”步步攀援而上?不过,山上留下的谢客岩,或称谢岩、谢公岩、康乐岩,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山上的“谢公岩”三字还是清晰可辨。清代袁枚曾有诗曰:“相传岩上篆,犹是谢公书”。此外,山下有谢公池、春草池、谢池坊、谢村等遗迹。

  一年后的秋天,谢灵运托病辞官,在江滨的北亭与温州百姓告别,“康乐乘舟从此去,何方再觅谢公屐”。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整理:陈复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