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温州人是助力郑和下西洋的“后勤部长” 告老还乡时带回郑和船模

2020-06-23 10:06:49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温州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尽皆知的一件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启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为古代中国的贸易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等人。英国前海军舰长加文·孟席斯在他的《1421:中国人发现世界》一书中称,郑和曾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书中这样描述: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温州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温州人杨景衡时任福建左参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主管财政、民政,在福建施政30年,历经郑和六次下西洋,为其筹划奔忙,调集财力物力,是郑和航队名副其实的“后勤部长”。

  下西洋“后勤部长”杨景衡

  杨景衡(1359-1444),名南,字景衡,温州瑞安汀湾(今飞云街道上埠村)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会试中副榜进士。永乐元年(1403),杨景衡调任福建左参政,主管财政、民政。

  杨景衡与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温州人黄淮,明朝著名学者、任首辅二十一年的杨士奇等同时代的名人都有交往,明代大儒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记载时任吏部郎中的杨景衡为时名大夫,报父母之恩,名其所居为“草心堂”。

  杨景衡画像

  郑和其次下西洋的时间跨度,从明永乐三年至五年(1405—1407)第一次下西洋,到明宣德六年至九年(1431—1434)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而这恰恰也贯穿了杨景衡在福建的30年仕途。

  杨景衡几乎全程参与了郑和下西洋行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历经郑和六次下西洋,为其筹划奔忙,调集财力物力。

  郑和船队分工非常科学精细:有运载分送各国的名贵礼品和通商物资的宝船;有支撑船员后勤供应的粮船;有装运马匹、便于船员登陆后使用的马船;有专门储藏淡水的水船……这些后勤装备,很大部分要在福建就地取材,可见后勤调度难度之大。

  永乐十年,杨景衡已经为郑和下西洋筹划了三次下西洋的财力和物力,福建经济正有待复苏,有人又提出在长乐航海基地的南山扩建大型的“天妃行宫”,供出海祭祀用。杨景衡对此提出异议,竟遭贬官。但他离任前,已经为第四次下西洋做好了筹划。

  回乡后,杨景衡过了一段清闲日子。明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朱棣因蒙古漠西瓦剌首领马哈木犯境,决定御驾亲征,当时朝廷急需一位为军队调征粮草物资、精干得力的人选。杨景衡在户部尚书夏元吉、吏部尚书方宾的推荐下重新被起用。明军得胜还朝后,福建群民联名上书,举荐杨景衡复闽主政,明成祖抚慰:“福建民望汝如饥渴,亟往无怠”。

  永乐十四年(1416),杨景衡复任福建左参政。次年,又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此后又有第六次。接踵“遣中贵偕公卿大臣,率海艘,奉敕,往劳供输之费动以亿万计,公从容筹划适中肯事,集而民而不废业营。”

  宣德三年(1428),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诏命下达。杨景衡为此多次亲临长乐,实地巡视检査物资筹备情况。他夜宿天妃宫时,与住持杨一初道人商议,在宫前立碑记朝廷下西洋之壮举。此建议得以采纳,终于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揭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天妃灵应之记》,俗称“郑和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刻拓片

  碑文详细记录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时间、到达地及各国贸易交流的史实。此碑几经兵灾历劫,几次沉沦于荒山野林之中,1930年一农民挖土时发现深藏已久的石碑,一直保存至今。由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于成化年间毁灭,研究这一段历史几近空白,仅凭稗官野史。这一碑文重见天日,成为郑和下西洋史料和实物的依据,现为福建省重点保护文物。

  直到第七次下西洋供给方案落实后,朝廷才批准杨景衡告老还乡,那时他已年逾古稀。

  临行之际,杨一初道人还将一艘曾随郑和下过西洋的船模赠送给杨景衡。回乡后,杨景衡将船模供奉在瑞安镇海门天后宫内。不久,杨一初道长又将《天妃灵应之记》碑刻拓片,派人专程送给杨景衡。

  相传船模到达瑞安入天后宫之时,当地举行了十分隆重的仪式,一路鞭炮迎送,香案迭接。此后,晚年的杨景衡每年都定期到天后宫拜祭,并将天后宫的龙舟尊名为“金龙”,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明王振鹏《龙舟竞渡图》

  杨景衡晚年在瑞安城东北隅造了一幢“归田别墅”(在今瑞安城区公园路),作为自己养老的居所,时人称之为“杨衙里”。

  随行医生陈良绍

  值得一提的是,史载随同郑和下西洋的,还有一位来自温州的随行医生陈良绍。

  陈良绍(1387-1438),祖籍温州,后定居苏州行医。根据出土的陈良绍墓志记载:“永乐中膺荐使海外诸国。凡所经历触目感怀,辄形诸赋咏。所著又有《遐观集》,因别号海樵。”

  陈良绍墓志铭

  陈良绍的前六代祖先是南宋时从温州前往苏州负责茶盐专卖的官员,“世居永嘉”,后全家迁至苏州。陈良绍的高祖陈天佑、曾祖陈原善都曾在苏州做医官,他的父亲也是位医生,陈良绍继承了家族行医的衣钵,成为苏州城里的一位名医。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史籍记载,随船队下西洋的医生有144名。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在江苏太仓刘家港征召随行名医,陈良绍大约就是那时成为其中一员。

  征召随郑和下西洋的医生有一个特点,他们很多都来自江南水乡,这与下西洋的特殊环境有关。这些随船医生为确保船员战胜各种疾病立下汗马功劳。

  参考资料:

  《郑和航队的温籍“后勤部长”》李秉钧,原载于《温州日报》

  《一片繁华海上头 温州与海上丝绸之路》金柏东金丹霞编著

  《随郑和下西洋的苏州医生》作者谭金土,原载于《姑苏晚报》

  《瑞安历史名人列传》马邦城编著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