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疤田”变粮食区 温州“美丽田园”有颜值更增产值

2020-07-03 09:51:18
仅仅因为“美丽田园”创建,全市就新增早稻面积8700亩,预计增收3480吨稻谷。

  成片的早稻田原先都是“伤疤田”

  “颗粒饱满,过几天就可以收割了。”7月2日,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道吟州村的田园里,种粮大户黄小克蹲在田埂边,抓起一把土捏了捏,看看稻田里的水是否排干。黄小克盘算着,今年新增了300亩水稻田,应该能增收120吨左右的稻谷。

  扩种增收、“伤疤田”里种稻谷,像黄小克这样的种粮大户在温州还有不少。记者从温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仅仅因为“美丽田园”创建,全市就新增早稻面积8700亩,预计增收3480吨稻谷。田园实现增颜值、更有产值。

  对于“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仅0.3亩的温州来说,田地资源更为珍贵。这些年,也面临田间管理单薄、农业低小散经营等短板。像黄小克所在的七都街道是一个典型的侨乡,上世纪90年代,许多村民外出,田地无人耕种,便被堆放了垃圾,有的地上搭建了瓜棚。户均土地体量小、农田抛荒、农业垃圾随意丢弃等情况较为严重。

  “我们紧紧抓住疫情期间,许多华侨返乡,大家对环境更加重视的有利时机,开展‘美丽田园’创建。”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从今年3月份开始,温州提出“清、理、拆、改、建、种”六字诀,即清理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影响美观的简易竹棚等;拆除违法设施建筑,更新、维修、设施大棚、生产管理用房。

  于是,全市上下挂图作战,全面整治田间疤点。“我们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全市重点地段46万亩农田进行全方位排摸,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对529个田块日常巡航检查。”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干部季旭仁说,许多乡镇发挥科技优势,“查一处、灭一处”。为抓好长效管理,温州还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县、乡镇、村级、户级田长9172名。

  “眼看着田间的垃圾少了,可种植的面积多了,我们就统一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然后承包给像黄小克这样的种粮大户。”吟州村村委会主任金德义说,在村里向黄小克这样的种粮大户还有两户。由于他们规模较大、种植更专业,可以提高种植效益,大片水稻田成熟时,村里风景也更美,还能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环境变好了,种粮面积增加了,发展也更有底气。目前,温州全市共整治各类田间疤点13.1万个,整治失管农田1.12万亩。利用整治“伤疤田”的契机,温州各地还紧抓土地流转,纷纷引进农业项目。鹿城区通过“转包、租赁、置换、调剂、托管、入股”6种方式,招引落地生态产业项目28个。乐清市雁荡镇环山村,利用整治的土地,引进乡贤,成立村级旅游公司,瑞安陶山甘蔗园,创新“乡贤+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推进省级果蔗数字化产业基地建设。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应忠彭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