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从四种视角把握“双循环”

瓯海区 叶露露 2020-09-08 17:49:45

  如果改革开放前42年,中国致力于打开外循环,实现了从穷到富,那从2020年开始,国际秩序正处在转型时期,变革过程充满风险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做出新的战略性对应——通过布局“双循环”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带动全产业链提升,以击退逆全球化保守退潮,帮助中国实现从大到强。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论是从政府、人民还是企业上看,都至少需要从四种视角把握“双循环”。

  第一种视角:底线视角,需坚持内需为主、做好兜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土地、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加大对外招商引资,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但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国本土化产能不足问题暴露,如: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资源消耗过大,面临着位于贸易循环价值链中低端、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犷等压力,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当其时。通过扩大自身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来优化内循环,是一种壮士断腕、险境求生的自救行为,是一种以我为主、以稳为主的战略定力,也是一种结合实际、与时俱进的兜底措施。

  第二种视角:开放视角,需瞄准开放方向、相互促进。“双循环”不仅仅是“内循环”,还包括“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内循环”也不是要拒绝“外循环”。诸多热议将“双循环”错误理解成“中国发展将向内转”、“中国要停止开放”、“中国要闭关锁国”等,这显然与实事相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支持新开放格局,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对此,我国加大政策扶持,加深改革开放,吸引国外优质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协调解决全球化进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一带一路”等加大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帮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变的开放方向,不变的相互促进,让外循环更有质量、更高水平。

  第三种视角:发展视角,需加强技术创新、增添动能。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靠外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近期,国内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如:华为等科技企业遭“极限施压”,我国企业必须要自力更生、创新发展。如果不尽快解决好关键技术瓶颈,将无法畅通“双循环”,始终受制于人。政府应继续创新支持政策,培育创新型企业、技术型人才,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应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群众应加强学习,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争当创新型人才。三者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加快推进“双循环”发展格局,争取在新的技术层面上与世界经济建立更为紧密、更具活力的连接。

  第四种视角:长线视角,需完善市场体系、常态推进。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最大优势和底气,我国应继续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体系,开拓完善国外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独立高效的国内大市场,深挖市场潜力,开拓市场空间,同时应深度融入国际循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国内国际良性循环、良性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双循环”也是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阶段到“世界工厂”与“世界市场”并举的转变。“双循环”体系下,将看见中国产业升级更快、科技水平更高、布局结构更优、人才聚集更佳,将真正打好打赢中国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持久战”。

  我们坚信,正在塑造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拉动全球经济体系走出历史性困局。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叶双莲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