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86岁志愿军老兵孙凤康:期盼战友魂归故里

温州网 2020-10-23 10:13:31

  温州网讯  “他们都变成了数字,谁是谁根本分不出来,但我还是想带他们回家,回家!”86岁的志愿军老兵孙凤康含泪道。“战友何时还”,自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至今,孙凤康的心中就留下了这样一个心愿,希望“留在”朝鲜半岛的战友们都能回家。

  2014年,孙凤康与3位老战友一起前往韩国接回了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10月21日,记者来到孙凤康家中,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70周年之际,聆听这位老人讲述自己的毕生心愿。

  人物名片

  孙凤康,1934年1月出生,1951年2月参加人民解放军21军63师后勤处营房管理科,1952年冬入朝参战,1954年转业回瑞安。

  赴朝韩“看望”战友

  “这边,这边!”在街口,孙凤康一眼看到记者招呼,他穿着西装,满头银发,他带着记者上了位于宿舍4楼的家中。

  孙凤康现在住的房子是当年单位分配下来的,已经住了50多年。他的床头摆放着一台老式的黑白电视机,正播放着央视1台的节目。孙凤康最喜欢看的就是《新闻联播》,每天雷打不动。孙凤康的子女一直想将电视机换掉,但都被他阻止了,都说能用。

  “看着健朗,前几年刚生过一场大病,身体差多了。”孙凤康一边说一边脱下袜子指着脚底的伤说,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的“勋章”,血管被子弹打穿了,年纪越大,腿脚也越使不上力。

  在他家中的墙上,挂着不少的照片,大多是他身穿军装或正装的照片。孙凤康的小儿子告诉记者,与其他老人不同,他父亲经常穿着正装,下楼逛一逛都是一身的正装。

  孙凤康生活很简朴,但是曾多次自费前往朝鲜、韩国去“看望”战友。

  赴韩接战友回家

  在他家中的照片墙上,记者一眼就看到了一张红色刊物被玻璃框裱起来,是丹东市国家“抗美援朝精神研究”编辑部、纪念馆合编刊物2018.18期的内容,文章的标题是《四位志愿军老兵亲赴韩国迎接战友遗骸回国》。这说的是2014年,孙凤康与3位老战友自费赴韩国接回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的事情。

  2014年3月中旬,孙凤康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函,邀请他去韩国参加百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的活动。“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愿,去陪战友们回家。”那年80岁的孙凤康在得到家人们的理解后,与何其芬、吴晓岚(女)、高亚仑三人一同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前往韩国。

  这4位当时的年龄总和已经有326岁。

  3月27日上午,四位老人都换上了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军装,还挂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交还仪式”的标识。那天,他穿着最熟悉的军装,里面是一件天蓝色的衬衫,他将放在行李袋中小心保存的军功章、纪念章拿出来,一枚枚别在军装上,他“戴”满了一身的章出发了。

  在韩为战友守灵

  在韩国,孙凤康等老人先后参观了625战争纪念馆、仁川登陆地等地方,还接受了韩国记者的采访。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砥平里(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在砥平里地区实施的进攻战斗)还碰到了美国驻韩国军队,一起合影留念。

  “带队的克里斯丁将军还竖起大拇指,对我们说,‘中国志愿军精神实在了不起’。”孙凤康回忆道。

  这一场韩国之行,有回忆,有安慰。在仁川机场,他们接到了437位战友的遗骸,并提出为他们守灵,四人每人值守一两个小时,陪伴即将回国的烈士度过在外的最后一夜。

  当夜,孙凤康守灵时突发胆囊炎,几乎无法站立。工作人员急忙将老人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当他清醒后发现自己身在医院,便提出出院继续为战友守灵。而后经过劝说,孙凤康在医院过了一夜,治疗还未完全结束,他再次要求出院,和3名老战友一同前往仁川国际机场参与交接仪式。“他们都变成了数字,谁是谁根本分不出来,但我还是想带他们回家,回家。”提起当时,孙凤康眼圈红了。

  “立正,敬礼!”3月28日当地时间7点半,437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方礼兵护送登上回国专机,孙凤康与其他老兵目送他们回家。

  相关链接

  在这场持续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768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2014年到2020年,七年时间里,共有71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魂归故里。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 傅芳芳 实习生 姜磊珏

  摄影 张啸龙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