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学奠基人” 姜立夫的传奇人生

温州网 2020-11-13 10:56:23

姜立夫和学生杨振宁

姜伯驹(中)和夫人徐川荣(右一)在父亲姜立夫故居留影

温州网讯  今年是数学家姜立夫130周年诞辰。上周,中国数学教育研讨会在姜立夫的故里龙港召开。这一天,龙港双灵社区的姜立夫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姜立夫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携夫人回到了家乡。

“数学家之乡”温州,近百年来,先后走出了200多位数学家。姜立夫先生便是他们中的杰出先驱。在姜立夫故居,宏大的历史被浓缩在展厅空间里,让我们重温这位“现代数学奠基人”的传奇人生,缅怀他为中国现代数学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洋状元”以族产充“学田”,创办爱敬小学

姜立夫(1890~1978),原名姜蒋佐,他的故居原建于1895年(清末光绪年间),其中,有5间二层的走马楼建于1947年。故居总占地面积4200平方,共有房屋25间,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2015年得以重建,2018年12月竣工。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姜植熊是前清的优贡生,父亲姜炳訚是国学生,哥哥是举人。姜立夫早先在家馆(姜訚蒙馆)读书时,就天资过人,深受祖父喜爱。不幸的是,姜立夫6岁丧父,10岁丧母,14岁时,祖父去世。他由哥嫂抚养长大。少年姜立夫在家乡,因受亲戚的影响,对算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07年,姜立夫从平阳县学堂考入杭州府中学堂,这是浙江省最早创办的中等学校(1988年改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是当年浙江、江苏、上海等一带“江南四大名校”之一。120年来,这所名校培养了享有盛誉的杰出校友:徐志摩、郁达夫、潘天寿、丰子恺、金庸等。后来成为院士的校友,更多达52位。1910年,姜立夫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美预备生,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学习;1915年,他考上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同年5月,姜立夫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姜立夫是继胡明复之后我国的第二个数学博士。1936年10月,姜立夫和胡明复的妹妹胡芷华在上海结婚,证婚人是北京大学原校长、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

1919年,因哥哥去世,姜立夫首次回到了家乡。父老乡亲前来争睹这位“洋状元”风采。姜立夫发挥自己所长,为家乡父老办实事,倡议以姜氏族产充作“学田”,创办爱敬小学,受到了家乡父老的一致称赞。此后,他还多次寄钱、寄书给爱敬小学,直到病逝。

开创南开数学系,培育了一批数学名家

在姜立夫故居,南开大学前校长侯自新代表南开大学为姜立夫故居授“百年南开爱国教育实践基地”之牌时,深情致辞:“姜立夫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数学主要播种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也是南开大学数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培育了陈省身、江泽涵等一批国际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顶尖数学名家。”苏步青、华罗庚、杨振宁都受过他的照顾和提携。数学界比较一致的评价是:姜立夫先生是中国现代数学事业最卓有成效的播种者、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是数学家,更是数学教育家。

侯自新介绍:100年前,姜立夫受聘南开大学,创办了算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作为南开数学学科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姜立夫先生曾以一人之力独立承担起全部数学教学工作,以至于被人称为“一人系”,这绝非夸张,而是当年创业艰难的真实写照。他逐年根据学生的情况,需要什么课程就开什么课。姜立夫的教学非常具有吸引力,江泽涵、吴大任正是听了姜立夫的课程,才决定选择数学的。那时学生人数很少,理学院一年级不分系,鼓励高年级学生跨系选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当年在南开读书期间就选了不少数学课。

由于姜立夫先生在教学上的超人付出和卓越的教学水平,早期南开数学系的成才率非常高,涌现出陈省身、江泽涵、申又枨、吴大任、刘晋年、孙本旺等著名数学家。江泽涵、申又枨在上世纪30年代初先后去北京大学任教,江泽涵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晋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回南开任教曾任南开数学系系主任;吴大任去欧洲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任教,抗战胜利后回南开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教务长、副校长等职。

姜立夫还十分关注中国数学发展的基础建设,先后主持编纂了《算学名词汇编》《数学名词》和《数学名词补编》等,为现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姜立夫重视数学文献的搜集工作,力主购置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刊物和图书资料。抗日战争以前的南开大学数学系,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学期刊16种,世界著名数学家的专集35种,同时拥有大量珍贵的绝版图书,其藏书质量可与欧美各大学图书馆相媲美。包括陈省身在内的许多学生都受益于此。到今天为主,南开的数学图书馆仍然是国内高校最好的数学图书馆之一。

南征北战,为中国数学事业呕心沥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在姜立夫故居开放仪式上这样说道:“130年放在历史长河中去看,似乎不是很长。但是如果回看姜立夫先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把他放在现代中国历史和现代中国数学的历史中去看,大家肯定会感到,这真是一段漫长曲折、异常丰富的历史。”

一生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姜立夫,除服务于南开大学外,1926年,姜立夫还应厦门大学邀请赴厦大数学系任教一年,为厦大数学系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他还积极协助北京大学数学系开展教学改革。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随南开大学南迁,姜立夫任教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当时他健康情况不好,但仍克服病痛,投身于筹建工作,做了很多贡献。1948年9月,姜立夫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投身“新中国数学会”活动。他先后服务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开创数学系,使我国华南地区的数学教育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直至1978年在广东病逝。

“今天,姜立夫先生故居对外开放,对于弘扬数学文化,传承中国数学精神,以及吸引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关注数学、爱好数学、投入数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田刚院士如是说。故居同时被北京大学授予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

言传身教,子承父业一门双院士

在姜立夫先生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女们接过了接力棒,都走上了数学家之路。长子姜伯驹,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至199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至2000年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姜伯驹主要研究领域在拓扑学及不动点理论领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次子姜仲騄,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后在国家军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曾多次获得发明创新奖项。

还有在姜立夫夫妇身边长大的侄女姜淑雁,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赴美入哈佛大学拉迪克来夫女校研究院学习,1936年获数学硕士学位。姜淑雁在纪念叔父文章中说:“叔父慈爱之情,无微不至,胜过亲生父亲。”1989年,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姜淑雁和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陈省身教授一起为教学楼捐献姜立夫半身铜像。

来源:温州晚报

江泓 文/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