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江几度变桑田,海外桃源别有天——“瓯江山水诗路”采风行之“百岛明珠”篇

温州网 2020-11-25 07:56:00
瓯江,从山中来,到大海去;绵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于瓯江山水之间,写下一首首诗篇,传诵至今,让瓯江山水诗路闪耀千古。

温州网讯 南宋永嘉太守颜延之眼里的“心灵归宿”就在温州这座岛……

瓯江,从山中来,到大海去;绵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于瓯江山水之间,写下一首首诗篇,传诵至今,让瓯江山水诗路闪耀千古。有着“中国诗歌之岛”之称的洞头,因航道通畅,地处险要,渔产丰饶,风光旖旎,历来为人们所倚重。自古以来,文人、官员以诗记之,留下了不少佳作。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诗歌游洞头。

孙新尖 摄

说起洞头,绕不开与谢灵运并称为“颜谢”的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诗人颜延之。公元426年前后,时任永嘉太守的颜延之率属下巡视温州沿海,他对洞头的秀美山水称赞不已,特意在青岙山(今大门岛)筑望海楼,以观赏海景。这也是目前所知我国有史以来最早在东海畔修建的观景楼亭。此后,这个被颜延之视为心灵归宿之地的望海楼就成了海上缥缈仙山间的一座“诗歌航标”。

洞头区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邱国鹰:我们查阅了很多的历史,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实,南北朝的时候颜延之就已经在洞头建望海亭,他与鲍照、谢灵运三个人合在一起史称“元嘉三大家”, 如今这个楼成为了洞头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既是旅游的必经之地,也是洞头的一个地标,不管商标或者宣传都少不了望海楼。

过了400年,唐代著名诗人张又新追寻颜延之的足迹,来到洞头寻找望海楼。张又新,字孔昭,是当时出了名的才子,在“解元”“会元”“状元” 三次大考中“连中三元”, 获得“张三头”的美誉。但他“官运”不济,多次被贬。唐宝历年间被贬到温州任刺史。他本想寻先贤足迹,借“望海楼”排解郁闷。

可惜批时望海楼早已不堪岁月相摧,消融在风霜雨雪中了。张刺史看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青翠欲滴的山峰。感叹之余写下《青岙山》一抒胸臆。“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洞头区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邱国鹰:张又新发现望海楼没了,就做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叫《青岙山》,意思是我来到这里但是先贤的东西没了,整个都是碧浪滔天,后来这首诗被收录到了全唐诗集当中。

洞头乃“外载海洋,内资三江”的海防要地,明清两朝都在较长一段时期实行“禁海”,加之海岛自然条件所限,因而望海楼未能重建,却仍然有人对她心心念念。

一个叫戴文俊的诗人,把心念化入《望海楼》诗中:天风振袂上危亭,蜃市初消海气清。日暮云中君不至,高歌独有老龙听。诗的后面还附上注解:“《名胜志》:青岙山在海中,两山对峙如门。南朝宋永明中,郡守颜延之于此作楼以望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洞头大力发展滨海旅游。1991年洞头景区被列为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作为洞头历史文化的窗口,重建望海楼的呼声越来越大。2003年,洞头决定在与当年的青岙山隔海相望的烟墩山上重建望海楼,邀请了梁思成的弟子、江西滕王阁第29次重建的设计者陈星文主持设计。

2005年1月,在细雨霏霏中,望海楼开工建设,历经两年半的精心施工,主楼于2007年6月7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又连续进行了两期的配套设施工程建设,于2012年6月完成,从而形成了以主楼为核心,前门耸立、三亭护绕、诗廊陪衬的格局。

孙新尖 摄

洞头望海楼景区讲解员江钢:现在望海楼位于我们洞头本岛的最高点,烟墩山顶海拔有227米,望海楼高度有35米,整个明三暗五,看着是三层,其实是五层。

望海楼重建时,十分注重文化的积累和展现。主楼竖匾“望海楼”,系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墨宝。五楼横匾“晋唐远韵”集赵朴初先生书法,以时间的概念,从人文的角度,阐明望海楼历史的悠远,传承的长远。三楼横匾“海日天风”集沙孟海先生书法,以空间的概念,从自然的角度,赞颂望海楼凝山海之奇趣,聚日月之精华。

楼内一层为《帆锚相依》厅,展示闵瓯移民合力开发洞头列岛,二三层分别展示洞头独具特色的海洋民俗文化、渔业生产和渔村生活习俗,四楼陈列洞头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三层和五层设有观景廊,登楼望远,天海宏观、百岛俱现,被誉为“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

2012年11月,中国名楼协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市长论坛及协会第九届年会。会议期间,协会考察组对全国申报入会楼阁做了实地考察汇报,经认真审议,批准洞头望海楼为新的会员单位,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楼”的牌匾。

陈裕法 摄

望海楼正式开放13年来,接待的海内外游客约215万人次;全国最美海岸线摄影大赛、海峡两岸半屏山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书画茶会、浙江海姐大赛、“全国海洋旅游年温州市启动仪式”、中国诗歌之岛暨中国诗人“诗画洞头”行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洞头望海楼的影响,正日益扩大。

这里的渔民不捕鱼

却过上了“小住亦神仙”的生活

洞头列岛开发始于晋,几经兴衰至清代乾隆年间渔业兴起,海产驰名中外,曾出现漕运往来千里不绝之盛况。但洞头不只物资丰饶,在长期泽海而居的生产生活中,洞头人民也诞生了许多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延续至今,见证着洞头人民的创新与创业、智慧与果敢。

去过望海楼的人,都对一楼大厅那幅气势宏大的贝雕作品《帆锚相依》记忆尤深。作为洞头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贝雕于2007年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贝雕的学术名称叫做螺钿,是指将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装饰家具、屏风、盒匣等器物的一种手工艺,属于我国传统漆器工艺的一种。由于奇巧精美,五色陆离,曾经上贡朝廷。宋徽宗曾赞之曰“螺钿珠玑宝盒装,琉璃瓮里建芽香”。

螺钿在中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属于漆器里比较小众的,但会比其它的漆器工艺更难,因为它贝壳首先是要打磨成一张纸这样的一个薄度,干了之后再把它一点一点磨出来。在当时是没有机器和设备的情况下,古人只能靠自己手工来。体现了温州人创新创业的精神。

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馆长陈灿渊:中国螺钿文化的传播也是我们中华文明传播的一个体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整个东亚有做漆的地方都有影响,学术研究显示就有日本、韩国、朝鲜、缅甸、泰国、印度,甚至埃及,我们希望把这些文化都研究出来。

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馆内展出的由贝雕传承人郑大志创作的《满园春色贝雕座屏》贝雕作品获文化部工艺美术奖,是洞头贝雕作品历史以来所获得的最高规格荣誉。

如今,贝雕艺术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并作为洞头特色旅游商品之一颇受好评。“东海贝雕”续写了螺钿今生传奇。

叶欣婷 摄

与螺钿文化一样带着浓烈的海岛特色,并延续至今的还有洞头的海防文化。清朝诗人方鼎锐的《楼船》诗中描述:“三盘(清朝对洞头本岛的称谓)最是逋逃蔽,全赖楼船数往还”。用诗歌把洞头海防要地的形象勾勒出来。从南宋朝廷在洞头鹿西、大门岛设立兵寨,到195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旗插上胜利岙,彻底解放洞头列岛,八百多年间,一场场抢掠与防御、侵略与反抗的斗争没有停歇。

叶凌志 摄

时过境迁,当年重兵把守的百岛洞头,逐渐成为游人如织的“海上花园”, 但尚武之风依然长盛不衰。其中就有一张闻名全国的海防金名片——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作为全国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海岛民兵连,女民兵们秉持“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精神,不仅开展军事训练保家卫国,还积极参与生产造福一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海霞”。60年来,“海霞精神”在女子民兵连代代相传,在洞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海霞”。

叶凌志 摄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现任连长陈盈盈:现在我们的海霞可以在我们洞头岛上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都有体现,包括我们今年的疫情都是一些海霞志愿服务队的,包括我们女子民兵连的,起到带头的作用。

叶凌志 摄

为洞头写诗,职位最高的官员,当推阮元。他在《自丽水县放舟至永嘉县》四首之一写道:“东瓯国在海山边,十里江城万井烟,已见飓风倾蔀屋,谁平鲸浪驾楼船,三盘岛屿参差出,百粤帆樯杂遝连,岂似登州高阁上,碧环千里接辽天”。阮元官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转任多地巡抚、总督,又重视办学兴教、勘书刻本,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这首诗写的写的就是他行舟巡视,途经洞头洋面所见的情景:台风曾经摧毁的草屋,在大浪间巡行的战船;一座座岛屿次第而过,众多来自闽广一带的船只扬帆梭行……这一幕幕场景,为我们展现了200多年前洞头诸岛的风貌:恶劣的自然条件。

诗人们没有想到,曾经的偏远海岛如今会变得游人如织,海岛村庄的生态底色被不断擦亮,洞头打造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海岛样板,洞头村庄旧貌换新颜,过去的渔民们也洗脚上岸,换个方式“靠海吃海”。在离网红打卡地韭菜岙沙滩不远的东屏街道民宿一条街,60多条间的民房,民宿占了一半以上。

潘正凯 摄

浪花谷民宿店主张素萍过去是一名渔嫂,丈夫出海捕鱼时,她负责守在家中做来料加工。后来看到洞头旅游发展的契机,她带着家人转型开民宿。

民宿店主张素萍:2015年的时候,政府引导女性创业,我找到这边空余的房子就装修起来。当时也是抱着一个心态,大家都说洞头旅游这个产业后面会越来越好。现在基本上大家都转变的挺好的。这两年我开了两家民宿,我老公也在家里帮忙,改行做旅游。

“苍江几度变桑田,海外桃源别有天,云满碧山花满谷,此间小住亦神仙”。正如清代诗人王步霄赞美洞头所作的传世佳句那样,历代文人墨客不吝用诗篇连接起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如今,洞头“海上花园”、“中国诗歌之岛”的盛名更是为传颂千古的瓯江山水诗路落下了一个全新的美丽注脚。

来源:温州日报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